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豆花村版主:  借借  纳兰亓儿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寻梦之旅 收藏:0 回复:7 点击:831 发表时间: 2005.06.29 22:02:21

蛐蛐儿


  小时候特别喜欢蛐蛐儿,乌油油的身子,翅儿黑黝黝,那圆溜溜的头上两根长须就像舞台上穆桂英头上那两根雉鸡翎,不停的上下左右的摇动,忽而温柔,忽而翔动。修长的大腿结实有力,往哪里一站,稳稳的撑住身子,意气奋发。遇到同性狠斗,“瞿、瞿”不休。遇到异性缠绵,“滴铃、滴铃”弹琴不止。
  
  最精彩的是看蛐蛐之间的争斗,有的蛐蛐一进斗盆就撩起一对大牙,将身子到处乱转,虚张声势,有的则只管把头低着,拼杀时径往对手脖子上咬去。相较之下,那些低头咬上前去的更具杀手本色。
  也有的蛐蛐还未上阵,就拼命的振翅大叫,想收吓唬对手功效,可惜很少管用。还有一种一边叫还不时抖上几抖,摆明了是想给自己壮胆。懂行的人说,这蛐蛐是败军之将,打哆索呢。
  真正好蛐蛐可是应那“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的话,上得斗场,往往只要那长须一搭上,不声不响,冲上去就咬,两腿死命的撑着把对手推的一路的往后,最后对手终于落荒而逃。此时那蛐蛐才有限的叫上一二声,以示自己的胜利。
  也有的蛐蛐极其彪悍,虽然三番五次被对手扔出盆外,转身又跳进去继续拼杀,最后以气势压倒对手成为胜利者。最喜欢看这样的蛐蛐斗,一来厮杀的时间长,二来看着激动人心。
  
  小时候常与一些邻居小孩们结伙捉蛐蛐。
  捉蛐蛐的装备比较简单,一根长铁钎子(长柄起子也行),一个蛐蛐罩,如果是晚上,则带上一个手电简。有条件的带上一个军用水壶,必要的时候水漫金山,把蛐蛐给灌出来。
  白天,蛐蛐大多休眠,除了个别的躲在草荫里谈情,只有一两只不甘寂寞的虫子偶而会叫唤一两声。所以,白天我们大都到城墙边或乡下一些残破的房屋旁翻那些砖头,残垣碎瓦掩没在草丛中,在一些拉拉藤都有着细细的剌,一不小心就会将手臂上划上一道道血痕,后来捉蛐蛐都不忘穿上长袖的衣服。
  看准一堆砖头,也不管有没有蛐蛐叫声,一块一块小心的翻将过去,总能看到在某块砖下有这么一只或一对蛐蛐儿,乘蛐蛐见光一愣神的机会,一下罩住,再装入备好的纸卷。
  有时,不小心也会翻出一只大蜈蚣,赤红的身子大多有半尺多长,受惊之下,几十只呈金黄色小爪子飞快的游动着,到处乱窜。
  虽然我们出来捉蛐蛐的时大人一再教训要注意别遇上蛇与蜈蚣,可是在害怕之余心里却有一种遇见它们渴望。因为听大人们说,有蛇或蜈蚣护着的蛐蛐才是最厉害的蛐蛐。只是蜈蚣遇过不少,由蜈蚣看护的蛐蛐一个也没见到,无法印证大人所说的真实性。
  有时也到一些土坡与坟包周围去掏蛐蛐。这里土质比较疏松,蛐蛐会在里面打上不少通道。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捉它们其实很容易,在它所居洞口不远,找到出口把蛐蛐罩儿罩上,在前面拿钎子轻轻一掏,蛐蛐玩命的从后门蹦出,自动的落入罗网。也有漏网之蛐蛐,不过没关系,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另一处听到蛐蛐相斗的声音,原来是它侵犯到了其它蛐蛐的领地。顺着声音过去,我们可以很消停的坐地观虫斗。等有了胜利者之后,再请君入罩。
  
  捉回家的蛐蛐先要进行甄别,先将所抓到的蛐蛐一只只的放到罐里,看看品像,大凡那些须尾一点不缺的或有残疾的为上品。须尾不缺,我们称为全须全尾,这个蛐蛐肯定没有与别人争斗过,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还有一种带有残疾的,如前面少一爪子的,我们称为五爪金龙。是因为残疾后心理有点暴虐倾向呢,还是因为太过勇猛而导之缺腿不得而知,不过这种蛐蛐非常肯斗。
  常常会对几个被咬破的纸卷可惜,一些勇猛的蛐蛐竟然在回家途中咬破牢笼给溜了。所以后来特地做了一些竹筒带着,遇上有大而猛的虫子就装在竹筒里,看它还往哪儿逃。
  小时是买不起专门养蛐蛐的瓦盆的。大多找一些罐头盒子或漏水不能用的搪瓷杯,在里面垫一层薄土,不过这土有些讲究,是用蚯蚓拉出来的那些泥做的,因为那些泥很细腻,蛐蛐没事喜欢咬上几个磨磨牙。
  
  捉回的蛐蛐养了一天后就开始拼斗,几个小伙伴将选定的蛐蛐一罐罐捧出来,轮流进行打斗,斗到酣时,也不讲究规矩了。败了的蛐蛐仍捉进去逼它去斗,只是那蛐蛐见了对手就逃。于是,主人就把它捉将出来,握在手里摇上几摇,或颠它七八下筋斗再放进罐内去斗,此时它晕头转向家都认不识了,别说认清面前是哪只虫了。虽没喝酒也就醉了一样,此时天王老子就它狠。
  
  一般斗败的蛐蛐大多是随手放掉,所以家里小庭园中到处都闻蛐蛐之声。原来园里也有一些蛐蛐的,只是家花没有野花香,家蛐蛐不如野蛐蛐厉害。园中蛐蛐一般是不捉的。不过有一次半夜醒来,忽然听得园中有蛐蛐叫声宏亮,先还不想理会,只是后来听得叫声诱人,竟然无法成眠,结果还是朦胧着双眼,带上电筒摸到园中,一阵好找,把那蛐蛐擒拿到手,再一细看:“呸,都少了一条大腿了,还这么神气!”
  
  毕竟是小孩子心性,斗腻了蛐蛐后,就开始想一些其它的花样折腾蛐蛐了,有一次我找了一尺见方的木盒,填满黄泥,并在里面做了许多通道,上下几层,有隐蔽有开放,洞洞相连洞洞不通,整一个地道战工事。在上面蒙上玻璃。可以看清里面发生的事情。然后把蛐蛐与螋(蛐蛐的雌虫)都放了进去。开头两天地盘没有划定里面不断发生争战,“瞿、瞿”声不息,到后来,各自安家立业后,“瞿、瞿”声被滴铃铃、滴铃铃的谈情说爱声代替了。可见和平与爱情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长大以后,每当听到蛐蛐叫总是心痒痒的,只是无法放下身份去抓蛐蛐。到现在心里常懊悔,要是生个儿子就好了,这样可以陪儿子玩为名,过一把抓蛐蛐、斗蛐蛐的瘾了。

------------------------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海蓝宝石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5.06.29 23:18

    呵呵~~沙G可以带着大侄女去抓嘛~~~
  沙G这篇写得很形象哦~~俺看的时候都能看到孩子斗蛐蛐的画面~~

回    复    

回复人: 火山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5.06.30 05:44

    "可见和平与爱情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
  非常有意思。:)

回    复    

回复人: 闲云孤鹤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5.06.30 20:17

    水漫金山何须带水壶啊。嘿嘿。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春风话语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5.07.01 12:26

    童年趣事---斗蛐蛐

回    复    

回复人: free_me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5.07.02 05:00

    蛐蛐儿——其实也是虫子的一种。。处理方法。。如上。。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5.07.02 13:40

    蛐蛐小传,收下!

回    复    

回复人: ususus Re:蛐蛐儿 回复时间: 2006.06.17 15:06

    中国蟋蟀网的论坛上还能找到这种乐趣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