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雪堂 收藏:0 回复:5 点击:4796 发表时间: 2005.08.08 15:54:31

焚书


  6月的一个下午,我正安稳地坐在街边的长椅上,看街景,天气还很热,来往的车辆和数不清各种昆虫嗡嗡地飞来飞去,快睡着了。突然,从路边的中学里跑出一群年轻人,围着行人们又叫又闹,载歌载舞,眼睛血红,精神极度亢奋;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围成一圈儿,喊一二三一起把手中的书扔向空中,于是就散成无数的纸片,随风飞扬四处,飘飘洒洒……人们都很吃惊,后来才知道是刚高考完的学生。
  等到天色渐暗,人群慢慢散去,最初爆炸式的发泄之后,那些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聊起天来,一边就开始焚书。那些溢满丰富知识的书籍刚一点着,立即就是一片整齐的掌声,旁若无人。火光忽闪忽闪就像鬼火。这种景象就和门摩教徒作布道时一样,又或者像是守灵,不过送走的是残酷的学生时代。他们都不愿回家,以为一上大学,自己就不再是中古时代的知识分子了,可能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囚禁他们这样的年轻人的灵魂了。
  一会儿,所有的百科知识都成了纸灰,作古。看到这些,作为一个路人,我心情复杂,但都是愉悦之情。因为这种场面唤起了我们自己关于这个时期的作这件事的回忆,多年前的快感好像又回来了;一方面也真心替他们这些人感到高兴,在这种年纪和这种封闭之下,他们竟然完全懂得什么是知识,什么又是镣铐,内心是如此自由。那么,所谓那些形式上的东西现在就成了十足的废品和垃圾。这就为将来可能成为现代一门新兴的学科提供很多宝贵的史料。这门新的学科就是“机构失败学”,机构失败,多么振奋人心的概念!
  提到了焚书,自然就想起了后面的“坑儒”,即使我不说,有人立刻就会帮忙来补充,接上这个下句。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英格兰的工人师傅们先是怪羊吃了人,后来又恨先进的机器让他们买不起奶粉。于是就偷偷地把雪白的绵羊投入浑浊的湖水之中,用工具撬坏设备的齿轮,使其不能运转。这都是不理智的行为。并不是什么从“自发”到“自觉”的升华,而是被折腾地到了再也受不了的程度才出现的过激行动。这决不是理性。心中永远有一种策反的冲动和刺激感,这才叫做理性。同理,“坑儒”不是什么好念头——这些可怜的人在行业内混得也很苦。我们应该看见,他们身后一个庞大的、越级的、未经授权的组织,正在按照他们既定的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影响巨大,牵连甚广。尽管他们抛出各式各样的噱头,却绝不会有任何本质的改变。这种事业就叫做绞杀,目标是人们的天性和心灵。
  凭心而论,现在的书生同志们的确是中古时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现代的知识阶层,不如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不如近代曾经高扬公正、理性之旗的学生们。他们觉得无路可走,就安心卧在教育体制的怀中,然后走向学业。通过训练,他们开始觉得这可能是他们人生的辉煌之处。在这个体制内,他们掌握了一些价值标准,按图索骥,于是将百科知识转换成各种符号,马上得到了体制内的一片好评;立刻就自信起来,属于傻横傻横的那种。
  因此,上述焚书场面其实在今天是没有发生过的,这个场景使我们的回忆,属于我们那一代人的事。如果说这是一种荣誉,一种行为上的等级高下,今天的书生们,还真别不服气,你们真的没有过那种快感,或者,并不觉得那是种快感。很多人都觉得精神压迫,才是和谐的人生。越压迫,生活越自然。
  不然,就请你们,做些事情来表达那压抑在心灵深处的怒不可遏的烈火!
  
  2005.06.16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闲云孤鹤 Re:焚书 回复时间: 2005.08.09 09:44

    学生焚书,反映了教育的弊病,应试的牢笼,把学生反抗精神激起来了,可悲。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焚书 回复时间: 2005.08.09 09:54

    中国式的读书:
  越是功利性的书,越是父母、老师一再强调的书,越是不肯去读。
  越是与功利无关,有情有理,有益有趣的书,越是喜欢去读。
  
  以前上中学时,课本上的孟子,孔子,我不喜读,却偏偏喜欢读竖排繁体的《庄子》、《论语》、《史记》。虽然其中的篇章段落并无二致,但我就是耐不下心去看。
  
  文学一旦与功利与浮躁挂钩,再好的书也让我失去了阅读的欲望。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焚书 回复时间: 2005.08.09 18:08

    前段时间,林子里有人贴了一小文章,大概意思是,中学时代已经结束了,可中学的课本不知道怎么处理.据说可以捐献出去,可苦于找不到捐献的门路.
  我家的书柜里有很多过去的课本,一直不舍得处理,但摆在房间也确实令人头疼.
  能把这些书捐献出去,捐给最需要这些书的学生,想应该是件好事情吧,可门路在哪里啊.
  

回    复    

回复人: jjssqqpp Re:焚书 回复时间: 2005.08.11 22:18

    也曾经历过那一个疯狂的年代,发泄的渠道未必是焚,也许是撕,是卖,是扔,或者埋,总之,天真的以为从此以后告别了那段恶梦,告别了书本的框框,可以真的自由。
  其实呢,毁灭得了书本的形式,改变不了体制的束缚。我们毁灭的是曾经支撑我们通向高处的阶梯。蔑视阶梯,却又离不开阶梯;不能磨灭阶梯却想人为的隐藏阶梯,卸磨杀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而当我们又需要晋升的时候,我们还会重新为自己设置新的阶梯也就是新的枷锁,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直至最后,站在那顶端,高处不胜寒。

回    复    

回复人: 彼岸罄城 Re:焚书 回复时间: 2006.05.02 20:37

    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行为,只是为了发泄。现在虽然还是没有告别学生时代,但已经做不出那样的举动了。
  毕竟,内心已经经历过痛苦了,只剩形式而已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