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熊钧平 收藏:0 回复:6 点击:4181 发表时间: 2005.08.12 22:24:40

喜事


   父亲安详的躺着,医生说,他最多只有一天的时间了。儿子说,这时候他一定在做着属于他自己的梦。
   心痛,撕肝裂肺的心痛。看着父亲的慈容,我流干了眼泪,没有了思想,只是想就这么静静的陪着他,直到地老天荒。
   妻在两位热心人的帮助下清点父亲的遗物:两口木箱,几床棉絮,还有一直到现在都还播放欢快音乐的小收音机,谁都没想去关掉它。箱子父亲上了锁,钥匙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一妇女找来斧头叮叮当当的锤。我默默的看着他们,他们也似乎觉得在父亲身边做这样的事情不合适,讪讪的说,这是没办法的,要为父亲装老。装老,就是为死者穿上他一生中最后的礼服,好让死者在另一个国度里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习俗我知道,但是心里还是疙疙瘩瘩。
   天很黑,还下着雨。妻在那两个人的陪同下敲开商家的门,买来了黄表纸和一大扎白线。黄表纸是用来烧落气纸的,据说,这样能把人世的红尘带给老人,也就是说老人的下辈子我们还能陪伴他,这想法很让我受鼓舞。白线是按照老人的年纪买的,一共有七十八根。在他们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给亲人们打了电话。
   夜很深了,妻本来是准备和我一起陪伴老人的,帮忙的人用明天有客人来的理由劝走了她。
   雨一直没停过,风越刮越大。再后来,停电了,整个房间漆黑一团。黑暗中,看不到父亲爬满皱纹古褐苍苍的脸,也看不到他常挂在脸上的笑容,只能听到他若有若无,时急时缓的呼吸,想象着他长驻嘴角的笑意。父亲小时候只读过半年私塾,放过牛,当过兵打过仗,也过立功,后来复员种地,经历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十年社会动乱,苦没少受,亏没少吃,但是他一直乐观,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无论再苦再累都笑对生活。直到他发病前几个小时,还挪动着双脚逡巡在大街小巷,下午吃饭的时候还说,等到晚上还去看他喜爱的皮影戏。
   我平时忙工作忙生活,除了吃饭很少陪过父亲。黑暗中,我紧紧抱着父亲的温热的双手,好想拉住他渐行渐远的生命,好想挽住不肯片刻停留的时间!
   天刚刚亮,得到讯息的两个堂哥就来了,再后来父亲的两个妹妹--我的姑姑也来了。两个姑姑在父亲榻前哽哽咽咽的哭,悲悲戚戚。他们一声高一声低的哭诉着父亲经历的磨难,颂扬着父亲的美德,也在忏悔着在父亲生前少有亲近的过失。
   父亲还是那样安详的躺着,只是脸上失去了昨日的红晕而变的乌紫。医生告诉我,父亲已经失去了知觉,即使我们把嗓子哭破,心儿撕开他也不能感受到了。我想这样也好,人间的苦难和尘世的烦恼再也不会缀上父亲的眉头,更不会蒙上他老人家的心头了。
   正午,妻端来一碗素饭,劝吃下,对着即将撒手人寰的父亲,我哪里吃的下去啊!妻说,你已经两天没吃没睡了,要再是这样会累垮的,亲戚们也竭力劝着,我深深的看了父亲一眼,端起碗从房子里走出去。
   天阴沉沉的,厚重的雨雾中夹着翩跹的雪花。我准备往嘴里扒几口饭,一阵撕声裂肺的哭声震落了手中的饭碗!我飞奔到父亲的身边,却再也没有了我熟悉的父亲那绵长而有力的心跳。我的心跳也似乎停止了,拉着父亲的手沉沉的跪了下身子。。。。。。
   这一刻是2004年12月22日12点15分,阴历甲申年冬月十一午时!
   随即请来一老者为父亲整理遗容。那人脱去身上的棉衣,捋起袖子,解除父亲身上的衣服,操起早已经准备好的一条新毛巾在父亲脸上、胸前、背后和四肢上揩搽,再为父亲穿上装老的服装。衣服都是父亲生前穿过一两次的,上衣是一件瓦白色的内衣,一件青棉絮和一件父亲外衣,颜色是父亲喜爱的军绿;裤子有三条,一条秋裤和两条青裤子。这些衣服首先由我穿,然后一件件脱下来往父亲身上套。
   接下来是烧落气纸,在一个容器中烧完,再把纸灰包起,系好,安放在父亲手边,父亲的另一只手也放有东西--用手帕包裹好的馒头和饼干。堂哥说,这是到阴间以后糊弄野狗的。
   父亲和我都不相信人有来生,乡俗如此,这样做也无妨。
   下午,我和堂哥穿上一身孝衣,我还戴着孝帽,腰里还捆着一根粗大的草要子,乘坐一辆专车回老家接请丧夫。临近老家,不禁悲从中来,一年前,父亲看着身子日渐衰弱,在乡邻们一再劝说下岁我居住,临行前,左邻右舍的叔叔伯伯和侄子后辈们都来为父亲送行,时下父亲大去,我结草衔环,再来接请他们去为父亲守灵,送葬!此刻,老家在大雪的笼罩下显得祥和静穆,我们曾经居住的老屋,已被新主人翻新,盖上了楼房,很是亲切,又很是陌生。
   逐家敲开乡亲们的门,然后站在门外,无言而虔诚的乞请。在这样的天气里,乡邻们或是在红泥小火炉前对酌,或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抹麻将打纸牌娱乐。见到披麻带孝的我,都放下手中的活,诚心诚意的安慰我,尽管言语不多,尽管有的人和我一样不说一句话,但是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了失落、遗憾和对我的劝慰。
   父亲的灵堂就设在他生前居住的房间里,灵牌是堂哥做的:用一个大白罗卜削成长方形,上面插两根筷子,再拿红纸对接成圆筒套在上面。红纸上写着:新逝显考熊门讳玉万老大人之灵位。它的前面是香碗燃着一柱清香,旁边是一盏青灯。这青灯正是父亲一辈子清苦生活的写照。父亲除了和我们在一起的这一年多,其他时间,尤其是在母亲去世后,何尝不是过的青灯相伴的孤苦的日子。想来就在这一年多里,我又尽了几多孝?又和父亲真正坐下来交流过几回?其间父亲的孤单与寂寞我又能知道多少?
   晚上,丧夫们就在父亲下榻处灵堂前打起了麻将纸牌。我默默的看着父亲,守着灵位,等一柱香烧完了再上一柱。丧夫们吆三喝五的吵闹声很是刺耳,我时不时拿了眼睛去看他们,其间一位年长者读出了眼中的反感,偷空走近我,拍着我的肩膀说,老人去世不是坏事,要想的开,他老人家无痛无灾的走了,这是前生修来的福气,也没拖累活着的人,这是老人家给你的福气,是好事!还要我替他抹上几回合,众人也都来劝,我局不过,只好坐在了牌桌前,也许是父亲赐福保佑,也许是牌友们相让,我居然连和几盘。
   有朋友打电话安慰我,听到麻将声,就说道,我情绪稳定,要我继续保持这样的心理状态。这稳定的情绪是父亲给的,是乡亲们给的,我诚心诚意的感谢他们。
   父亲发病后,我们单位的领导就十分关心,每天几次三番的派人来关照,还给了我一周的假处理父亲的丧事。亲朋好友陆续前来吊唁,送来了不少的花圈。说到花圈,这也是父亲生前的一个心愿,他总是在有人老去的时候唠叨哪家花圈多,哪家就只一个。说花圈多的人家人丁兴旺,亲友和谐,人缘好;说花圈少的人家后辈凋零,子孙苦寒。到为父亲发丧的时候,老家里管丧事事务的人告诉我,一共收到百十来个花圈!想着父亲处世一生老实厚道,没什么向别人说道的,这一回总算让他老人家风光了一回,然而这一切他看不到了!
   丧事准备中很重要的一项是筹备父亲的追悼会。起初,我想父亲和我一样都是一介平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没必要开什么追悼会。但是亲友一再撺掇,说父亲是一位老军人,至今还享受民政津贴,还是一位老党员,宽以待人,踏实处世,生活简朴本身就是高风亮节,应该也值得举行仪式。但是和我们单位的领导一联系,他们说,父亲虽然是在我们单位去世的,但由于不是本单位的职工,名不正言不顺,无能为力。单位可提供帮助,也可参加,但是不能主持,更不能致悼词。话说到这份上,也就只好作罢。
   第二天,也就是父亲出丧的这天清早,单位领导再一次找到我,向我解释,希望我能理解原谅。我感谢领导细心的关照,同时也失落于父亲丧事的缺憾。于是我就去找政府部门分管组织的同学,希望他能到民政部门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举行仪式的必要,那同学看出了我的心愿,就说,谁都不要找了,我去念悼词!至于主持的问题,我就致电给老家村民委员会,村长很爽利的答应了。
   虽然仪式准备仓促,好在我的同学好友中不乏才子,悼词是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写的,横幅是地方上第一笔杆子写的,字体古朴庄重,爬高安装是学校的一位体育老师和年轻的同事,不到两小时一切都安排就绪,只等着发丧了!
   灵车停下来,丧夫们抬下灵柩,然后拉开围着父亲痛苦的亲人。我抱着父亲的头,两个堂哥,一个捧着父亲的脚,一个托着父亲的腰,在灵柩中安放好父亲。我木然的脱下衣服,把穿在最里面贴肉的衬衣交给丧夫扯烂,然后垫在父亲的遗体下面,木然的看着丧夫们用一块黑色的布覆盖在父亲的遗体上,木然的看着年块厚厚的木板把我和父亲隔开--从此父亲和我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了!亲人们呼天抢地的哭,观礼的人们也默默的陪着流泪。
   雪昨天就没下了,但满世界都是一片刺眼的苍白,像送葬人的脸,树枝上挑着,屋瓦上卧着的白雪和我身上的孝衣一样让人心情沉重。
   雪满众峰山山孝,雨洒群林树树哭!天地同悲!
   风不停的刮着,凄厉无比,传送着为父亲而致的悼词,也招展着友人为父亲书写的挽联:放牛、当兵、援朝抗美,种地、入党、尽责唯忠。悼词和挽联浓缩了父亲平凡的人生和在我心中可谓高山仰止的高风亮节,也深深的传达了后辈对一位老军人、老党员,一位好父亲的崇高的敬意!
   父亲身经磨难而始终乐观,满眼繁华而固守清贫。我一直信奉的是父亲那句话:耐的寂寞,忍的住清贫方可傲然处世!父亲性子刚烈,正是由于他一生于人无所求,于事能尽心,才在地方上有其声望。从父亲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无欲则刚中反映的人生哲理!
   灵车缓缓的从铺满白雪的大街上碾过,为父亲送行的腰鼓队极有节奏的敲着,雄壮的军乐也为父亲高亢的奏起,人们在寒风中目送着一位长者,一位值得信赖,能以心换心的老朋友。
   灵车从我滴血的心头碾过,我虔诚的抱着父亲的灵牌,跪送着至亲至爱的父亲,父亲匆忙的走了,他的养育大恩我还没来得及报答其万一,他就撒手人寰,这哀痛痛彻心肺。传说中的王祥卧冰,孟宗哭竹,是人间的至孝,衔环结草也只能道出一种心愿了!
   父亲的遗体火化后,送到老家安葬。尽管天色已经很晚,老家的父老乡亲还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来为父亲送行,腰鼓对队也依然欢快的敲着。我默默的和儿子用衣襟兜起一朴黄土撒在父亲的骨灰盒上,然后跪在一旁,看着冰天雪地里,在父亲生活劳动的田野上长出了一座属于父亲自己的坟茔。这坟茔,将是他永远的天堂,也是我魂牵梦绕的所在了!
   等从墓地回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门前横放着一条长凳,妻双手托着一个盘子等在那里。我将父亲的灵牌放进去,然后安放在灵位上。
   这一夜,我没有睡,继续为父亲守灵。
   这一夜是平安夜。据说在两千年前一位神灵诞辰,而就在这一夜,我的父亲永远的告别了人间!
   乡亲、亲人、朋友、同事说这是好事,是喜事,可我只有悲,没有一点喜的感觉!
  


文坛.心路心语收录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方央 Re:喜事 回复时间: 2005.08.28 19:54

    以喜事为题,把心底的悲哀和对父亲逐步消失的场景融入一腔倾泻的文字中。悲中有爱,爱中有思。
   本文特别是风俗的描写到位,读出了一个不屈的老人,不屈的灵魂在文字中回荡的震撼!

回    复    

回复人: 阿辽申卡 Re:喜事 回复时间: 2005.08.28 21:44

    字字句句里,读出对父亲的爱.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喜事 回复时间: 2005.08.29 10:50

    做自己能够做并尽力做的事不会遗憾

回    复    

回复人: 林子里的依米花 Re:喜事 回复时间: 2005.08.29 20:02

    是喜。
  祝好。

回    复    

回复人: 女人香 Re:喜事 回复时间: 2005.08.30 12:59

    我想这样也好,人间的苦难和尘世的烦恼再也不会缀上父亲的眉头,更不会蒙上他老人家的心头了。
  从这点上看,是真该喜吧!

回    复    

回复人: 依然爱你 Re:喜事 回复时间: 2005.09.04 01:42

    心痛的感觉。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