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近日苦读《汉书》和《后汉书》,当然不曾全篇通读,只是有选择的进行阅读。而汉代的风云人物也是众多,但为什么就单单先说这个王莽,这是因为:一、首先,如果包括西汉东汉一起来算,汉代是中国历史上自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以来的时间跨度最长的朝代,一共四百多年历史,而恰恰是这个王莽让西汉和东汉中间中断了15年,若不是他,我们倒也可以假设一下,未必汉朝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二、王莽这个人自身就是一个充满迷团的人物,中国历代一直把他作为篡权夺位的贼臣逆子来对待,但当时也曾经有过很多的人来支持和追随他,他也曾经拥有不低的名声,而如今也有部分人认为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没有成功的改革家。三、他从权利的顶端到最后身首异处,也是短短若干年,那么他究竟是如何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取代西汉创立新朝,而他最后到底为什么失败?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王莽吧。
说起王莽,很有必要提起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来,《史记》中记载,刘邦斩杀一条巨蟒,而这个巨蟒曾经扬言,斩杀在前,则乱前,在后,则乱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刘邦一刀子下去,砍在蟒蛇的前半部分,则巨蟒的化身就要破坏汉朝在它的前期,而斩在后半部分的话,就是要在汉朝的后期来破坏。而刘邦呢?他既不是斩前,也没有斩后,而是斩在中间,于是民间呢就传说王莽是这个巨蟒的化身,在汉朝的中间时期作乱。刘邦杀过蟒蛇,或许是真实的,但是要说蟒蛇有化身,这个一般来说就是一种人们的假设,因为那个时候科学技术并不发达,这些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从时间上来看,西汉自公元前256年(另一说法公元前247年)到公元8年孺子婴“禅让”皇位给王莽,共231年,而东汉从光武帝公元25年起到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丕,共196年,基本上王莽作乱是在中间的时间段上。
王莽是谁呢?他怎么一步步走到皇帝的位置上?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皇后的侄子,这个汉元帝喜欢儒生,一天到晚没事就大赦天下,结果弄得坏人们倒有恃无恐,西汉的情况便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个汉元帝不光对儒生有兴趣,还喜欢几个太监,就是不喜欢自己这个太太,这让这位皇后很是不满,结果汉元帝死了以后,太太升级成为皇太后,儿子汉成帝就完全成了傀儡,借此发泄一下自己以前的不满,这个儿子倒也乐得省心,把自各的力气就全花在女人身上,其中有个皇后便是赵飞燕。但是一个老太太到底不懂多少国家大事,也没有如来佛的能力,自然是需要帮手,于是便把自己家的兄弟逐个提拔起来,都是大司马、大将军等等的官职,也就是全国政府的头脑一级。可这个老太太自己虽然长寿,但她娘家这些个弟弟却不怎么高寿,等到自己的最后一个主持政府工作的弟弟王根病得快死的时候,把她的侄子王莽升成大司马。这老太太就是通过自己的几个弟弟和这个侄儿,成为了全国的主宰,王莽就是她最后一个提拔起来的娘家人,她的侄子。
王莽这个人,有一首诗深刻准确的刻画了他的一生。“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用这首诗来刻画王莽的一生就一个字:伪!为什么呢?因为王莽早年并没有和自己的几个叔叔一样早早被封候拜将,而是在家过着比较起几个叔叔来清苦得多的日子,而他本人,也是一种尊孔敬孟的面孔,引得许多的儒生投到他的门下,封建统治体制下无法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他也思考过,并且依照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所说的“百亩之田,树之以桑,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为自己的理想。孔孟之徒,一向保存着土地改革的理想,而王莽的朋友中更是不乏这样的人物。他后来逐步高升,也并没有多少改变,把朝廷的赏金都分给部下或者门客;自己的儿子卷入一件人命官司,他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杀死,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的确为其获得了不低的名声和威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因为当时的学术界和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以为汉朝是火德,大舜是土德,火能生土,代替汉朝的一个朝代,必为大舜的苗裔所创。而王莽他自己就认为王家是战国齐王之后,也就是大舜之后,该轮到他当皇帝。当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婴当了三年的傀儡之后,王莽以他的名义,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自己。他进宫问老太太索取汉朝的传国玉玺,老太太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觉得自己的地位是靠了嫁给姓刘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娘家姓王,大哭大闹,骂王莽是奸臣拒绝要求。虽然最后不得不交出来,还是出了一口气,把李斯所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摔坏了一角。
王莽建立了新朝,但为什么短短十几年工夫,就以失败而告终呢?
王莽当初的许多做法,尤其是给他带来不少人气的做法,在他当上了皇帝之后,他便慢慢显露出自己的无能和自私来,而不再按照儒生所提的方法来做。比方说前面提到的土地兼并问题,还有奴隶问题,他都是马虎了事,不仅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而且因为种种苛法严刑,反而增加了不少奴隶的数目。他发行了很多大钱,定值很高,而实际的含量却不够,对人民又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匈奴自汉武帝的武力讨伐政策以后,也算是安稳了若干年,而他偏偏要收了他们的印信,换成小的,降低他们的称号,逼他们造反,为什么呢?因为他想自己耀武扬威,打几个胜仗,来为自己留下可书的历史功绩,结果匈奴果然动起刀兵来,王莽动员了全国的兵,却一个胜仗都没打成。劳民伤财,使得国内盗匪成患,流民庞大。而这些流民在一些汉朝遗老和刘姓子孙的领导下,终于形成了质变,两大力量终于成为埋葬王莽的最后势力,这就是“赤眉”和“绿林”。王莽内外交困,而他却不觉得是自己的错,总是怪别人这也不少是那也不对,最后还怪老天不公。觉得是老天遗弃了他,于是率领文武百官和老百姓向天大哭,妄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挽回局面,哭的好的人封官加爵,为此好多人都成为了官爵,无奈的很,老天丝毫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他便在这样一个局面中自私的死去,死后尸身还被老百姓差不多可以算是锉骨扬灰。
读了《汉书.王莽列传》以后,突然想到《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时说过的一句话:盖国家之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论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干事情、扎扎实实做事的人,非夸夸其谈之人,这些人虽然口号喊得响亮,旗号打的漂亮,名声或许也明亮,但却只知道粉饰自己,凡事却都无真正之韬略和措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终还是躲不开一个天下耻笑的结局。
|
|
被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河里一条鱼 |
Re: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5.08.22 19:16 |
|
现代人中间仍然有当年这样的“王莽”存在着,或许,这也是人性的一种。
有才无德,喜欢出祸端的人,便是这个社会的“恶人”!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5.08.22 23:35 |
|
关于王莽的故事看了不少.对他这个人既恨又惋惜.其实,对他夺位篡权的行为并无多大反感.本来那时的东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宦官皇戚相互争斗,把百姓置于水生火热而不顾.百姓之所以拥戴王莽加冕,需要的就是一个和平的社会.而那时也是确实看上王莽是德才兼备之人.关键是王莽在以后的日子里横征暴敛,加之他的地位本来也不牢固,又有外敌侵入.才使他落得可悲的下场.所惋惜他的是因为他在太贪太急了.否则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样.
|
|
回复人: |
徐博达 |
Re: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5.08.23 08:46 |
|
我记得王莽尚有容人雅量,不杀士人,单此点,古今帝王,便无几人做到。正如心会所言,操之过急,以致落得成王败寇的可悲结局。
|
|
回复人: |
凌晨三点 |
Re: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5.09.15 01:21 |
|
很耐心细致的,由浅入深的向我们讲解千古伪人王莽,比那种传统的说教文章强多了。
|
|
回复人: |
寒鸦 |
Re: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5.09.15 07:53 |
|
非常喜欢,欣赏着.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可惜没多时间评论了.
|
|
回复人: |
闲云孤鹤 |
Re:读书笔记之千古伪人王莽(读《汉书》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5.09.15 19:16 |
|
好文啊,佩服。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