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建筑 无声的文字 |
有人说,林徽音选择了梁思成,把自己给了建筑,这是徐志摩的悲哀,也是对诗和文字的不屑一顾,我不这样认为。
林徽音是实实在在的走了,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而她分明又是轻轻的留下了,把心给了今晚的康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灵是无声的文字,建筑是无声的诗。我们赞美无声的建筑,也是在呤叹心灵的文字。纵横千年,建筑和文字又何曾分开?
试想,万里长城如果没有它的沧桑,又何来孟姜女的悲壮传奇?杭州西湖如果没有白娘娘的断桥,又何有《论雷峰塔的倒掉》?成都如果没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何来少陵草堂的景观?湖南如果没有岳阳楼,又何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佳句?
由此道来,不朽的文字和千古的建筑是相辅相成的。文字是心灵的轨迹,文字是感性的幻想,人们需要用文字来让身体里的激情飞升。建筑是心灵的迹化,建筑是理性的现实,人们需要用建筑来抚慰飘浮的灵魂。
生活也是这样, 我们在品尝着浓郁的河,也在寻找着清淡的茶水。我们沉醉在茅台的醇香,又在寻找着醒酒的清汤。
而不可饶恕的是,人们在享受着建筑的给予,又给了文字无情的践踏。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爱到荼靡 |
Re:心灵的建筑 |
回复时间: |
2005.08.25 13:00 |
|
所有的过程都是建筑和坍塌的过程 我们在雄伟和颓废中 感觉世态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心灵的建筑 |
回复时间: |
2005.08.25 17:27 |
|
建筑是真实的
文字是想象的
建筑一旦坍塌了,再好的建筑也没有实际用处.除非历史学家用与考古之用.
而文字则能通过想象把已经坍塌的建筑恢复起来,甚至可以比原有的建筑更加完美.
完美的不是建筑本身,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的心灵.
|
|
回复人: |
徐博达 |
Re:心灵的建筑 |
回复时间: |
2005.08.25 21:21 |
|
文字是心灵的轨迹,文字是感性的幻想。
建筑是心灵的迹化,建筑是理性的现实。
|
|
回复人: |
雪克 |
Re:心灵的建筑 |
回复时间: |
2005.08.26 13:28 |
|
有道理!
|
|
回复人: |
迎风吹絮 |
Re:心灵的建筑 |
回复时间: |
2005.09.10 23:51 |
|
理性,让我又见识了方央文字的另一面的光亮。关于建筑与心灵的阐述,有精妙之处,予人回味。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