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新疆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半路一把刀 收藏:3 回复:48 点击:7953 发表时间: 2005.09.05 23:55:31

走近博格达


  博格达成为了徒步者的一个象征。
  换句话说,如果你自称是一个户外运动的驴,那么你就应该至少去一趟博格达。
  博格达是一座雪峰,立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是东天山的最高峰。
  博格达海拔5445。乌鲁木齐的一家户外店就叫这个名字,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个店的名字是什么密码。另外,在乌鲁木齐,以博格达命名的东西很多,比如新疆军区的一个宾馆就叫“博格达宾馆”、在新疆以前还有一个啤酒叫“博峰”等等。
  其实博格达一直就是乌鲁木齐的一个象征。
  晴朗的天气下,站在乌鲁木齐,抬头就能看到这个雪峰,白色的峰顶泛着蓝色的光泽,不近不远的俯视着脚下这座杂乱无章的城市,沉默而高贵。
  新疆境内有很多著名的雪峰,光海拔超过7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座,如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7509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435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649米的公格尔峰、海拔7295的皇冠峰等等,当然还有海拔6973的木孜塔格峰和6995的王中之王汗腾格里峰。几乎每一个峰都有一大堆典故,在世界上赫赫有名。但是,对乌鲁木齐来说,博格达是这座城市跟前的唯一一座著名雪峰。
  而且,还有那个现在被开发的不成样子的天山天池,事实上就是从博格达上面流下去的雪水化成的。
  8月,我决定也去一次博格达,这是一个盘算了很久的计划。
  
  一
  今年,乌鲁木齐的徒步运动抽了风似的大热,而博格达这条线也成了乌鲁木齐徒步者的超级热门线路,据说每逢周末周日,从通往博格达的路上直至走下博格达的路上,各色队伍走成一团,人欢马叫,光是在博格达峰下大本营扎营的帐篷都能达到近百顶。
  对我来说,旅游可绝不是为了去找菜市场的感觉,看到旅游的地方人头攒动我就有杀人放火的冲动,但是现实总是这么无奈,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被事物选择的份而没有选择事物的权力。好在进入8月下旬后,去博格达的团队比七月略有减少。
  7月是登博格达最好的时候。
  那时候据说是雪莲盛开,而现在,只要人能爬到的地方,雪莲都被采摘殆尽。山上的哈萨克牧民以两块钱一朵的价格把雪莲批发给草药贩子,零售价是五块。而全国唯有博格达生长的雪莲药效最高。
  关于雪莲被破坏的话题这两年每到7月就是乌鲁木齐各媒体的热门话题,各户外网站也是发贴无数,跟贴如云,每个人都在义愤填膺的高呼保护雪莲。
  雪莲是这样的,长在雪线之上的是雪莲,而雪线之下的一部分是石莲。按照中医的说法,对一种草药的采摘,时辰不同药效都不同,何况雪线之上和之下的差别?所以雪莲、石莲虽然是一种植物的两种形态,但药效就的差别就不止千里了。
  但是无论雪莲石莲,现在统统采光,有些甚至是连根拔。最严重的地方在于,这个玩意四五年才开一次花,而且其根部的土壤非常重要,是经过几百年才形成的一点“雪莲专用土”,换句话说,雪莲就是靠这点可怜巴巴的土活着的。如果连根拔,这个地方就从此不再会有雪莲。
  博格达上面还有着不少的动物。当然,这也是指从前。据说这个上面有雪豹、棕熊、马鹿、石貂、盘羊、暗腹、雪鸡、狼、野猪什么的动物,但是现在你只能看到一些乌鸦。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动物都会跑,而不是像雪莲一样挪不了窝。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我可以重点说一下狼。现在在天山里,狼并不少,但是你就是见不到。狼在山里只要一见到了我们这种两足行走的动物,会在第一时间四驱发动,落荒而逃。因为现在的一头狼太他妈值钱了,狼牙、狼胃、狼皮、狼油都大有市场,尤其是狼髀石,也就是狼后腿的两个关节的骨头,真货可以达到RMB两千圆,是驱魔避邪、打牌翻本的上等用品。
  
  二
  按照路程,穿越博格达为50公里的路程。虽说曾有超强的徒步者22小时不间断穿越过博格达,但一般人还是要走两天多一点,就是说只靠周六、周日两天是走不完的,这就要在周五走一段时间的夜路。
  博格达在乌鲁木齐的东边,要穿越博格达,首先是乘车2个多小时略微偏东向南行至达坂城的柴窝堡,从三个山上山,第二天从南面抵达博格达峰下,第三天再从博格达的北面出来经天池抵达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市后返回乌鲁木齐。

   

文坛.在 路 上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5 23:59

    8月19日,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是个周五。
  我选择的是这一天去博格达溜达。
  拉我们的车在走到柴窝堡通往三个山的荒滩上爆了一个胎。
  司机换胎,我们下车放风,顺手也帮帮忙。
  荒滩,也就是戈壁滩上,只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梭梭柴之类生存能力巨牛的植物在劲烈的风中抖动,坚定不移。西面,夕阳方下,在天际留下最后一抹暗红而浓烈的晚霞,在荒原上愈发显得苍凉和寂廖。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1

    东面,地平线上突然冒出了一个橙红色物体,像是从炼钢炉里跑出的钢块,有人说那是落日,靠!落日已经从西边落下去了。细看,是月亮从地平线上缓慢升起。
  从荒野上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月亮,在一派浓稠的黑色中发出怪异夺目的色泽,令所有人诧异。
  在我们的身后,是暗红而浓烈的晚霞,而在我们的面前,则是一轮橙红的圆月,使当时的场景十分诡异。
  一车有相机的人都亢奋起来,没有三脚架,就趴在地上、支在石头上拍。月亮在镜头中不露声色的很快升高,随着升高暖色逐渐的褪去。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1

    23点30分左右,队伍抵达出发地,下车。众人戴上头灯依次登山前行,但很快,大家就发现根本没有开灯的必要。月亮像是一个巨大的探照灯将大地照射的一片明亮,我们,仿佛是在一个辽阔的舞台上徒步而行。
  队伍沿着一条河流的东侧缓慢上升,忽而离河近,忽而离河远,耳边一直是河水湍急的咆哮,伴随着队伍在树林、石滩和草丛中穿行,如巨轮在半空中碾过,更像是暗夜中的巨兽在狰狞的呼吼。
  在皎洁的的月色中,阵雨袭来,寒意骤生。凌晨2点,队伍经过一号羊圈,抵达大石头附近扎营。
  所谓羊圈,并非是真的羊圈,而是徒步者所起的地名。在这条上博格达的路上,一共有一号、二号、三号三个羊圈,事实上是三个可以宿营的地方,而大石头也是一处安营扎寨之地,得名于这里的一块巨石。
  第一天晚上的夜路,是上博格达最好走的,平缓、水草丰茂,一丛丛草像是巨大的豪猪趴卧在地上。抵达二号羊圈后,穿越博格达的真正难度才会开始显现。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2

    8点,所有人起床,或者说是出睡袋,准备出发。
  在山中,太阳一落,气温就落,太阳一升,气温就升。海拔越高越是如此,温差之大就如从冰柜里窜进了烤炉。
  营地在阳光的沐浴下开始活跃。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3

    营地的周围四处生长着荨麻,这种有着极强自卫能力的植物,碰上就像电击,然后仿佛扎进了无数的细刺,蜇的人又疼又麻。野猪挨上了也能被蜇一跟头。在头一天,我便被野蛮而阴狠的荨麻一共收拾了三次。在清晨的阳光中,我看见它们在自负的舒展。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3

    9点半,队伍出发,经过那块巨大的石头后开始缓慢的上坡。
  才走了半个小时,队伍中已经有人“劈叉”,也就是走趴窝,挪不动了。只得雇上牧民的马匹上山。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5

    11点,抵达二号羊圈。
  二号羊圈附近巨石成堆,好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一般,野鸟在巨石间自由的翱翔。在二号羊圈,抬头便可望见小珠峰。小珠峰是博格达峰西南侧的一座雪峰,海拔4613米,因从东北侧的三个岔达坂(碎石达坂)上观察该峰酷似珠峰而得名。名字是老外给起的: Little Everest。
  队伍在此休息后,开始了今天,也是此次徒步博格达最为艰苦的行进。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8

    相对而言,博格达这条线路在北疆地区目前所有被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徒步线路中综合难度只排在大约第五、第六的位置,最难的是狼塔、夏特古道、乌骨道这样的线路。
  徒步博格达不需要如上述那样地方需要一定或较高的技巧,但是需要牲口一样的体力,是个扎扎实实的力气活。
  此次我们组成的队伍有来自安徽、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的驴友,成分复杂,但是都一样走的哼哧哼哧挥汗如雨。
  离开二号羊圈,开始爬漫长的达坂。30个人的队伍瞬间拉开,零零散散,然后队伍开始断成几节。
  据说我们此次来博格达的天气不错,风和日丽,但即使如此沿途也遭遇了冰雹,确切的说是阵冰雹,一会儿下一会儿停,下的时候漫山冰雹如丝丝细线铺天盖地。而且太阳也是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躲起,有时太阳出来,冰雹照下,晶莹的冰雹在阳光下密密麻麻,满天流光,一场太阳雹。
  在行走的前方,博格达开始出现,和小珠峰一道巍然屹立在眼前,随着行走路线的迂回,逐渐的变换着角度。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09

    越往前走,景色便越发荒凉。
  海拔逐渐上升到3000米左右,不再有树木,草也变的稀疏。低头,是碎石干滩,抬头,是云中的冰雪。
  山体连绵起伏,上了一个坡,还有一个坡,沿着山腰窄小的马道,蜿蜒前行。
  在三号羊圈的冰雹中匆匆午餐,所有人在寒冷中缩成一团。
  前方的山谷中铺满碎石,两侧的山坡上大大小小滑落坍塌的石块像是凝固的河水。放眼一看,苍莽和荒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1

    在这种荒凉中行进,让人的精神也感到疲惫起来,疲惫的感觉像是蚂蚁般一点一滴将信心吞噬。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2

    在越过又一个大坡之后,眼前蓦然出现一汪浅浅的灰蓝色湖水。说它是湖,实在是有些勉强,它顶多就是一池融化的雪水,水中的石块仿如漂浮在水面之上。
  这汪水恰到好处的出现,使干渴的心灵得到一丝慰籍、灰色的视野得到几分调剂。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3

    事实上我们此时已经进入了碎石达坂的区域,前方就是所谓的碎石达坂,正式的名字似乎是叫做三个岔达坂。听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达坂的本质。从这汪水走到碎石达坂,刚好从小珠峰下穿过。一路的大块碎石整齐划一的呈现褐色。而有些石块上则呈现出黑亮的光泽,仿佛刷了几刷子沥青。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4

    碎石达坂的西端,一条瀑布急速的飞驰而下,发出巨大的轰鸣。
  许多人走到这里,已经基本崩溃。事实上当队伍走到这里时,五分之二人劈叉,五分之二人在劈叉边缘,还有五分之一是牲口。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5

    我们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中已经有多人雇佣牧民的马匹,由双足变成了四足,还有一部分将背包让马匹代背。
  这里的哈萨克牧民是这样做生意的。在二号羊圈的时候,如果要雇用一个马匹,连人带包的驼,起价100,侃侃价,70就可以搞定。在三号羊圈,如果雇用一匹马,价格便涨至200,过了三号羊圈,涨至300,如果来到碎石达坂下,物价指数暴涨,4、500都不一定给你拉,据说有达到700的历史记录。
  如果你来到碎石达坂,当你一路之上的雄心壮志被消磨殆尽而近乎崩溃的话,那么,雇一匹马,将会使你的心灵遭受双重的打击。
  攀登碎石达坂,高山反应开始在绝大多数人的生理上出现或者加剧。
  碎石达坂海拔3500米。当身背20公斤以上的背包在上面很牛B的漫步时,你会突然发现喘气变的麻烦。我是说,很多人都有想把肺直接掏出来晾晾的心思。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7

    登山碎石达坂,正式进入雪莲生长区,当然,我说过,这里现在除了立着几块“保护雪莲”的牌子外,连一颗类似莲花白的植物也见不到。
  但是这里有一个冰湖。
  刚才看到的瀑布,正是从冰湖流下的。
  冰湖现在一大半都没有冰,似乎名不符实。事实上冰湖在一年中的大多时刻都是全冰的状态,在冰湖真正成为冰湖的时候,人们可以从湖面直接穿过,使这一截的路途平坦和变短。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8

    冰湖西侧,一溜儿立着万丈的雪峰。而东侧,则依然是大块大块的巨石,酷似一个个城堡,更像是一大片巨石摆下的迷阵。徒步者必须在这个冰冷、坚硬而荒凉的石阵里上上下下的穿行。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19

    雪莲虽然看不到,但是在湖畔却生长着数种不知名的野花,在天寒地坼中美丽的舒展。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0

    这里,按照我们的速度,离博格达峰前的大本营还有约1个半小时的路程,当然,如果你已经在这里劈叉且又没有马的话,这个时间的估计无效。7点50左右,我终于抵达大本营。而今天是我的农历生日,对我来说,真是最长的一天。
  我们到大本营的时候那已有了十几顶帐篷。大本营海拔3620米左右,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
  大本营坐落在山窝子里的一片干滩上,位于博格达峰的西侧略北,在这里博格达峰似乎伸手可触,峰下的雪线就在我们的脚下。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1

    四
  博格达峰终于出现在我的面前。如此清晰。
  太阳此刻还未落下,天空一片蔚蓝。博格达峰在8月傍晚蔚蓝的天空下,显得宁静而安祥。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2

    按照海拔,5445米的海拔在冰峰世界里并不算出众,但是攀登博格达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大本营,立着数座衣冠冢,包括一位日本女士、三名香港男士,均为在登顶博格达的过程中遇难。那位日本女士1981年落入深深地冰缝中惨叫9个小时后身亡,16年后,其尸体才被冰川运动带出。现在,就在眼前这座博格达峰上,还有1998年三名香港登山遇难者的尸体深藏其中。这使得博格达峰在美丽中透着一种恐怖的杀机。美丽的东西不见得全都美丽。
  这并不是博格达的错。博格达没有打扰任何人,亿万年来就这样静默的屹立在东天山之端,无论人间翻覆,都按照自己的轨迹,冷峻而坚定的生存。
  来到大本营不久,夕阳西下,落日的红霞轻柔的披在博格达峰上,在白雪皑皑的峰顶留下一抹无比艳丽的色彩。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3

    西侧的小珠峰也在落日下变得异常绚烂。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4

    远处的山峰间,云朵也被夕阳染成了红色,为夜晚来临前点缀出最后一派奇丽。
  
  夜晚的博格达气温陡降,大本营上所有人都穿上了所有带来的衣服,但是寒意还是轻易的从衣物中渗透。
  很多人千辛万苦爬到了大本营,却一口东西也不想吃,疲惫、寒冷和高山反应让许多人的意志变得脆弱。
  我站在大本营,活动了两圈之后,坚持下了一包方便面吃下,然后立即钻进帐篷里入睡,希望明日能够恢复更多的体力。
  一夜之间,帐篷外便结满了冰霜,像是一层白色的外壳。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5

    二日,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大地开始温暖。博格达峰在朝阳下显出铁色的光泽。变得雄浑而神秘。
  简单早餐后,太阳的温暖也已经沁入心脾,我们的队伍将沿着大冬沟下山直达天池。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7

    关于大冬沟,有些地方写作大东沟,不知道以哪一个为准。从地理上看,这条沟倒的确是在将军沟的东面。将军沟是另一条下山的路,路程虽较大冬沟略短,但是道路略险。
  从大冬沟到天池,海拔落差1600多米,平面距离18公里。
  进入大冬沟,一样是遍地的碎石,唯一不同的是碎石间时有冰冻的水流。在广阔的碎石间,徒步者像是微小的昆虫在苍莽间移动。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8

    五
  回望博格达峰,在阳光中熠熠生辉。
  博格达的名称据说来自蒙古语,说是“神山”、“神仙居住的地方”之意,但是也有说是“雪海”的意思。当然还有说这个名字不是蒙古语而是别的什么语。新疆就是这样,民族众多,历史上更多,走马灯似的,地名来历的固定说法都很可疑。我甚至怀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名字也和博格达是一个意思。
  满清政府好像是认可第一种说法的,当时每年都要由当地的官员遥祭博格达峰,以求一方水土平安。而我在此时回望博格达峰,倒的确觉得其有几分神山的味道。无论这里有着什么样的宗教信仰,博格达都是一座神。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29

    随着海拔的逐渐降低,山谷间的绿色也逐渐浓烈了起来,山上面的冰雪在这里也逐渐的变成了美丽的湿地,滋润着天山的牧场,最终汇聚成碧玉般的天池。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31

    行进,在奔腾的河流与潮湿的草地上穿梭,踩在湿漉漉的草地上,脚下发出咕咕唧唧的声响。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31

    大冬沟的后半段路程,变成了下陡坡,偶尔要走一走独木桥或者在很陡的山腰穿行,这使得部分人行走的胆战心惊。
  但是此时的风光已经是典型的天山牧场风光,与南天山一样,松林如海,牧草如茵,羊群在山坡上,宛如一点点白云。
  在行走的路上,野蘑菇、野木耳开始密集的出现,引的众人采摘。
  和五花八门的野蘑菇一同出现的还有巨型的的蚂蚁窝。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33

    人一接近蚁窝,蚂蚁就会很快的从各个方向对你的身上进行攀登,然后开咬。这是蚁窝的细部。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34

    19点15分左右,我们这支队伍全体抵达海南。这个海南不是海南岛,而是天池的南岸,在西北很多地方,湖泊是被叫为海子的,最著名的比如青海,就是如此。
  在天池海南,队伍搭乘游艇到达海北,然后乘区间车下山,完全回到人类现代的文明社会中。
  这个天池景点就很有名了,被后人附会是成王母娘娘的洗脸盆,再往下还有一个小天池是什么洗脚盆。可见附会都附会的品位不高。现在,在天池的东侧山腰上重修了王母庙,但也许是观,总之我是没上去过。明日,将是所谓王母娘娘的诞辰,景区内四处可见隆重庆祝王母娘娘诞辰的布标。
  原以为对天池的附会工作早在清末便已结束,谁知现在还在继续开展。在游艇上,导游小姐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典故”,竟然七拉八扯的扯到了孙悟空,当我听到她说孙悟空是王母娘娘的私生子时,才意识到此次我穿越博格达有了一个滑稽的收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35

    坐在船上,借着夕阳最后一次眺望博格达峰,在暮色中分外的具有质感。
   

回    复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走进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0:36

    对于生长于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的我们来说,都是看着博格达长大的,或者说,是博格达看着我们长大的。
  一生中,穿越一次博格达峰,对我们来说已经超出了徒步本身的意义。
  当我们来到这座熟悉又陌生的雪峰之下,就像是在和一位老友亲密接触,更像是一种对心目中神奇传说的朝拜。
  (本文地图均为自行绘制,精准不足,唯取其大略而已)
  
  
  
  二○○五年九月一日晨6时40分
   写于乌鲁木齐南湖
   

回    复    

回复人: 乌斯蔓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09:39

    图片和我想像中一样 充满灵性
  穿越博格达峰 是我从小的梦想

回    复    

回复人: susan苏珊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11:54

    你的眼睛善于发现,你的镜头善于捕捉,而我们看到了如许美景.

回    复    

回复人: 阿辽申卡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6 22:51

    非常好!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7 16:45

    刀式游记!

回    复    

回复人: 寒鸦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7 18:39

    太美了,一把刀,大家之作,有你的努力林子一定会更加成功.
  喧闹的繁华中你的作品就是一阵清凉的风.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人生何处相逢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8 08:20

    真的好美哦!
  
  
  :))

------------------------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在这短短的一生中.请善待珍惜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生命将更加精彩灿烂!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8 10:42

    真棒

回    复    

回复人: 夏睿宇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8 10:44

    看的我心都痒痒了 等我心力充足时 我也要去捅捅蚂蚁窝

回    复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09 11:27

    心跟着你的足迹在走,领略了那样纯美、干净的风景。心灵被涤荡的好清澈、好透明!

回    复    

回复人: 红笺小字34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10 01:31

    如此细致的图片和文字牵引着我们走进美丽的新疆.

回    复    

回复人: 叶无语花其言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10 17:34

    很喜欢!

回    复    

回复人: lwxjws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11 23:47

    雪山、冰湖,一个美丽的世界

回    复    

回复人: playapart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12 22:03

    明年。
  背上书包,牵上伙伴。
  黎明即起走高山

------------------------
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

回    复    

回复人: 月亮上的猫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13 22:13

    感受壮观,感受博大,感受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感升华!文字与图片的美,来自一颗爱美、发现美的心!感谢大自然!

回    复    

回复人: 老枪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09.29 19:24

    美文,图更美

回    复    

回复人: 雅琼 Re:走近博格达 回复时间: 2005.12.02 17:50

    你的月亮东升怕也是10年一遇吧.我看过泰山日出,窃以为有得一拼.
  美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