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贵州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鸣笛 收藏:0 回复:6 点击:5871 发表时间: 2005.10.03 11:48:35

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有资料称,去年油价升高,我国为之多付出外汇80多亿美元,今年预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要说石油供应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于我没有直接感受的话,那么在今年8月以后就不只是耳闻,已经有两次切身经历深感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是今年8月下旬途经深圳,与姐姐一家人陪同母亲打的到蛇口游览,沿途见的士在加油站前排成长队,问出租车司机才知广东正在闹着“油荒”;二是昨天上午出门去近郊“青岩古镇”度假,一辆车不可能容纳十几口人,又从朋友手里借得一辆面包车,不出3公里熄火,考虑出租车熟悉,打的跑了4个加油站,有3个说是要“凭票”加油,在第4个购得10公升汽油花了70多元(含打的40元),时间耗费了2个来小时。两个简单现象已足以说明“油荒”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但高油价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国人应该知道和努力去做些什么?尽管有包括欧佩克在内的消息说我们会平安度过高油价的非常时期,但我从一个地矿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好象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内心深处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忧虑。
  
  国内“煤荒”、“电荒”和“油荒”接踵而至,中国在南海与越南、菲律宾的摩擦,中国在钓鱼岛、冲之绳礁与日本的争夺,以及国际上出现的“中国威胁”论调,都说明中国资源紧缺的警钟四起!
  
  先从我国的资源和能源数量说起。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国土面积与矿产资源名列第三的国家,虽然自古就称“地大物博”(其实并没有错),但由于人口多,资源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大部分重要资源只相当于国际水平的1/3到1/5。
  
  相反我国对能源的依存度极高,在国际上是众所周知的能源和资源的纯进口国。我国的铁矿石消费和进口位居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和进口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位,铜、铝、铅锌、钾盐等大宗矿产均不能满足需求。有专家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高峰期,要实现经济再翻两番的目标,年均GDP增速要保持在7.2%的水平,经济建设离不开的45种重要矿产资源中,可以保证的只有24种,而严重短缺的有9种。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来看,资源环境不能支持国家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再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看。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导致了资源危机。据统计,92%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料与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然而“有水快流”的政策刺激了全民办矿的热情,“开富弃贫、采厚丢薄”的方式形成了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极低的现实,带来的是对资源的极大破坏和浪费。有专家估计,我国煤炭资源按照每年开采20亿吨算,可以采到100年,但如果象现在这样开一半丢一半的话,50年就将消耗殆尽。据国家权威部门说,建国后50多年来,GDP增长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量却增长40多倍,连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是牺牲资源、环境换来的。仅03年,我国就消耗了全球31%的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和40%的水泥,说大数就是一年里消耗了全球30%的资源,而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总产值不过名列第7,现在的石油消耗已经占全球的7%。因此,不仅国内不断传来这荒那荒等消息,还在国际上被人拿来做文章,衍生出“中国威胁论”之说。
  
  资源有限和需求的无限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从来没有奉行过对外扩张,但发达国家抑华政策由来已久。是真的怕我们超过他们么?邓公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就要50年呢,不容易的。他们怕的是我们发展中把资源短缺的矛盾转嫁到别的国家甚至与他们争夺资源。日本,一个小毛毛虫式的国家,历史上发动侵华战争,今天不断挑起事端,说他至今没有悔过只是一方面,其背后其实是两国的资源争夺战。南海出现的摩擦也离不开这个原因。美国为了抑制中国的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地行“加大中国运转成本”之能事,不是一边逼迫我国的人民币升值,一边又在玩控制石油价格的把戏吗?我国每天要从中东进口300多万桶石油,而伊战以后,中东已经尽在美国的掌握之中,所以“油荒”背后其实有很深的“美国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中共中央每年一度而且在开年必举行的“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的重大意义就不难理解了,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非常明智和非常有远见的,而且有强大的科学依据。我们不能后退,也不可能扩张,只有奉行节约才是不二的选择。
  
  今天所说的节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道德”和“勤俭”规定的范畴,它不仅要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更重要的是必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实施“循环经济”就是目前脚下最好的路子。
  
  我以为,并不富有的中国肯定需要继续扩大内需,要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己任。必要的消费能降低吗?不可能一生就穿那一两件衣服,一辈子只为温饱而操劳。中国人民有了钱,一样会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当然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
  
  我还以为,中国人要有志气改变和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才能积累起应对此类风险的经验。否则,你要铁矿石吗?我先提价,你不买行吗?等到你意识到应该建立起石油筹备体制,可还没有等到你建立起来人家就先制裁你了,你奈几何?所以,不从结构上改观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不崇洋媚外,但要学习韩国、英国、日本等如何建立节能社会的经验。
  
  再就是,不要听任那些跨国汽车巨头的一派胡言,一味鼓吹小汽车进入家庭。谁都喜欢拥有自己的汽车没说,但那是中国的公共交通问题没有跟上造成的。如果出门都象有些国家那么方便和安全,他们那么有钱又为什么不自己购买小汽车呢?我在丹麦看到的情况不就这样的么?
  
  还有,一些资源类的矿产品出口要实施“减量化”,走出国门去找矿办厂也要大力提倡。卖原矿又能够赚回几个钱?我们自己的稀饭还没有吹冷,留下来自己慢慢用。我们不搞扩张、转嫁,发达国家也不会让你去瓜分他们的资源,可经济落后的资源性国家多的是,有的发达国家不是早就去了?稍不如意他们可以动粗,我们却不会,平等、双赢才是我们民族的本色。
  
  其实,我们自己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一是一谈市场经济,从上到下都关心的是改行经商或办企业,地矿人真正到了可以不找矿而言他的时候了?资源情况是“大数”还需要细化,“攻深找盲”也还有干不完的活呢!君不见N个刚投资几十个亿建起来的电厂只存有几天的煤吗?赶紧加大投入、加快勘探步伐才是首先应该落实的。二是官商一家、非法采矿需要大力治理。三是要把矿产资源监管重点放在越界越层、破坏性采矿和浪费资源上面……
  
  我想,中国人既然有能力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在资源环境问题上也绝没有过不去的坎!
  

------------------------
鸣笛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mingzhong Re: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回复时间: 2005.10.03 12:42

    好贴。顶一下!!
  我们不崇洋媚外,但要学习韩国、英国、日本等如何建立节能社会的经验!
  双赢才是我们民族的本色。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阿倩 Re: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回复时间: 2005.10.03 13:08

    中央新领导班子提出要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非常正确。提出建立循环经济新概念也非常及时。
  我国是资源的消耗大国,但也是能源、资源的浪费大国,我觉得可能有几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对在资源开发上的引导、规划、规范不够,国家政策对相关企业无约束力;二是开发的手段、技术、装备不够先进,造成第一次浪费;三是国家在对利用上的要求不严、宣传不够、规范、控制不力;四是由于国民素质和经济收入较低,急功进利,自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思想严重;五是公务员、公车、公厂等公有消费过重,从开发到利用,主要是国字当头,再精确的成本核算,也只能宏观控制一个企业、团体的成本,是很难约束微观具体的操作人的思想意识的。然而,微观操作宏观,国字占大头,浪费大是自然的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美灵 Re: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回复时间: 2005.10.03 14:24

    写得和回的都精彩!学习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shanxiao Re: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回复时间: 2005.10.04 20:50

    不难看出作者是个胸有大志之人,但可惜得很,位卑言轻,心中纵有妙计千条,又有何用?腹中雄兵百万,又能奈当今社会和官本位体制之何。我不禁为你扼腕,还将为你凝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清凉油 Re: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回复时间: 2005.10.05 21:47

    油价越来越高了,这对汽车业是个打击.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雨季又来 Re:从高油价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回复时间: 2005.10.08 12:58

    课题是当今地矿人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多向政府建言,多有对策也是老兄的责任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