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凭栏听雨 收藏:1 回复:4 点击:5373 发表时间: 2005.10.18 00:03:05

再到云台


  十年沧桑,人生际遇起了很大变化。那时,刚大学毕业,拽辆单车就敢和好友跑几百里地去看山。而这时,为人夫为人父的我即使有那个心劲儿也没那个时间了。不过心里一直系着个疙瘩,只为云台山,十年了,山会变吗?那瀑布真正的样子如何?还有对小双说过的话,一直没有践诺。真是有负于那山、那瀑、那人了。
  今年9月下旬,借出外学习之机,又到焦作。组织者特意安排到云台一游,我不由喜不自禁了。不过由于时间太仓促,只给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大瀑布还是没有看到,遗憾仍然是遗憾。下午3点多,车到停车场,好大一片地方!这些年伴随着云台山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热火气冲天,天南海北的人都奔这座山而来,票价已涨为120元,而10年前,才5元。旅游区专门配置了旅游大巴,往山上拉游客。山确实变了,又新开发了几个旅游点,红石峡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属于丹霞地貌,岩石皆为红色,真像是朝霞给染红的。峡谷深达数丈,岩壁上的树木草丛更给峡谷添上了许多神秘。峡谷中,潭连潭,瀑连瀑,景象万千。有的瀑布直击在岩石上化为万粒珠玑,状若飞雪,银光闪闪。有的瀑布遇巨石而变为丫字瀑,交相辉映,如天女散花,飘飘洒洒,飞花碎玉;有的瀑布从谷底倾泻而下,潇洒飘逸,瀑布之声如急雨,如裂帛。这里还拥有大量且几句观赏性的奇石。如相吻石,两条跃出水面红色奇石,宛如一对情人相拥甜吻——相传这是黑、白二龙王的龙女合龙子的浪漫化身;逍遥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纹理自然,古朴悠悠,洒脱飘逸,乃大自然杰作;钟乳石,此处钟乳石形成在石英岩上,白色的钟乳石在红色岩壁的映衬下,素雅美观;悬石,夹在两座峭壁间,摇摇欲坠,站在下面难免心惊肉跳,因此又可叫“试心石”。
  这里,步步是景,处处入画,吸一口芳香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掬一捧清澈的溪水,可洗去尘埃与疲惫。置身其中,可悟出庄子那“消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意境。
  真想在这里游个尽兴,这时天已晚,要回去了,120元的门票可以玩玩两天,夜里可以食宿在农家宾馆。可是组织方要求回到焦作,结果只游了一个景点,大瀑布不是没有看成,那渴望见到的人恐怕永远不会再见了。
  附:10年前的文章《那山 那瀑 那人》那山 那瀑 那人
  驻足山脚,我们全都沉默了。
  云台山,神驰已久。暑假,约两好友前往,二人爽然应允。七月的太阳烙铁一样烤在身上,辣辣的疼。但山之梦想已在心中开成缤纷的花朵。
  自三百里平原闯进这座屹立于河南修武西北的大山的时候 ,日已西坠,愈呈鲜艳的桔红色霞光将青山翠峰涂抹得斑斓无比。
  我们骑自行车而来,进山虽然是柏油路面,但路弯坡陡,须凹腰躬背,竭尽全力,山凹里吹过来的凉风也不能驱退身上的燥热。登山着实艰难,但也是一种乐趣。更何况山峰隽秀,万木叠翠,溪水潺潺,鸟儿啁啾,不是山花烂漫时,却有星星般的野花在冲我们眨眼呢。
  约摸走了十里路,来到了云台山的停车场。看天色已晚,我们便问管存车的老大娘哪里有住宿的地方。大娘身板硬朗,说话声音也大:“这里的旅社价钱太贵,一夜要6块钱,看你们大老远还骑车来,不象是有钱的,你们就住我家吧。”我们说:“那太合适不过了!”结果,晚饭也在她家吃了。尽管我们说随便随便,大娘还是炒了三四个菜,亲热地拉我们坐下来,“别外气,到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吃饱。”捧着她递过来的热气腾腾的米饭,如同捧着一颗山里人朴实真诚的心,远在百里之外,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情怀。
  浓浓的夜色完全笼罩了云台山,大娘洗涮碗筷去了,一直不肯多说话的大伯,这时拉开了话匣子。我递给他一根纸烟,他说抽不惯,随手抽出一尺多长的烟袋锅,有滋有味地抽起来。浓郁的烟草味各着一个又一个美妙的传说直把我们三个迷醉了。山间仿佛又响起了马嘶号角声,尉迟敬德与秦叔宝厮杀拚战的身影仿佛跳跃而出。一座座山峰一条条溪水都被大伯的故事蒙上一层神奇的彩衣,令我们心荡神驰。大伯讲述的时候,神情专注于面前巍峨的山峰,他把自己的身心融入了大山。在我还没领悟山的时候,先领悟了山民,而山民教会了我如何领悟山。
  人道云台山乃避暑胜地,解放前不虚。入夜,绝无难耐的溽热,绝无蚊虫的叮咬,这一夜,睡得特别惬意特别舒坦。
  次日一大早,晨雾缭绕,凉意袭人,须得穿长衣长裤。天尚早,游人还没上来,空旷的小寨沟就我们三个人。溯龙溪而上,纵情于山石溪流,绮秀夺人的美景促使我不断地按下相机快门。这时的石头,或大或小,或丑或俊,各具情态,如舟船,如蝴蝶,如猿猴……妙趣横生;石壁上挂着条条瀑布,犹如仙女舞动腰肢,娉娉婷婷,时而可遇山洞口“珠帘倒挂”,如苍龙喷水,凤尾串珠。小寨沟,隋末起义军刘武州在此安营扎寨,后被李世民率军击败后,兵士的鲜血把沟里的水都染红了,所以小寨沟又名血红沟。现在,流水清澈,潺潺作响,宛如一曲美妙的音乐有山谷间回荡。这里,一块石头,就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水潭,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们真得感谢大伯,有了他的绘声绘色的讲述,我们游玩得特别有兴致,几近流连忘返了。
  走出小寨沟,才见有游人陆续来到。早饭后,又到老潭沟。老潭沟瀑布落差300多米,为全国之冠。到瀑布要走好远的山路,并且路上乱石杂陈,仄狭陡峻,但我们并不觉得难行。有个伙伴还唱起了歌:“山不转来水在转,水不转来风在转……”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老潭沟的景色,但见青山四合,雄奇隽秀,万木葱茏。我们议论着名冠全国的大瀑布该是何等的壮观。可是,等我们来到瀑布前,我们失望了,因为天旱,瀑布已失去了“银河落九天”的气势,没有如雷的声响,只有一脉流水如 线扯下来,到半山腰便化为雾,化为雨,仿佛一位幽居天宫的仙女洒下的粉泪,点点哀思,滴滴香愁。没想到,大老远跑来,看到的却是无水之瀑,不免懊丧。看来,我们只有凭藉想象来欣赏瀑布了。
  当我们带着深深的遗憾走到半路时,远远地见一位少年在向我们打扫招呼,原来是看车大娘的儿子小双,小双约摸十五六岁,浑身上下透出山里孩子的聪明伶俐,一开始,我叫他小双时,他一歪头,一本正经地说:“我有大名,叫杜少营。”他腰间扎着板带,白手巾搭在脖间,活象古戏里的店小二。他问我们看到瀑布了没有,我们摇摇头。“你们早两天来就好了,那时水大,瀑布可……好看了。”他找不出恰当的词来描绘,就特别加重了“好看”两个字。看我们不愉快,他就给我们介绍开了这里的石头,溪水,花草,挑动我们的兴趣,在他纯真的声音里,一切都变得活灵活现,他象他父亲一样熟悉山水,熟悉这里的一争。看着他欢蹦跳跃的样子,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大山里的小精灵。
  还遗憾吗?不,人说有山无水,山就失去了灵性;我要说,有山水而无人,那山水也就失去了灵性。大娘和大伯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我们,并不算丰盛的饭菜跟在家时饭桌上的一样,让我们亲切无比。大娘说:“有好多人没看到瀑布,就破口大骂,好象谁骗了他们似的。”我说这些人未免浅拙。小双说:“等过年春天来,满山的花都开了,又能看上瀑布。”我们说:“我们一定来。”
  我要给他们一家三口照张相,就以大山做背景。大伯噙着烟袋锅乐呵呵地说:“嗨,整天跟山在一块,没啥照的。”我一琢磨,也是,便作罢。
  带头无尽的依恋,我们离开了云台山。脚步又踏上了坦荡的平原,但我们深深地记住了那山,那瀑,那人……
  
  


原创[文.在路上]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空香 Re:再到云台 回复时间: 2005.10.18 15:40

    还是十年前的那篇云台写的好啊.我也去过云台山,还拍下了大瀑布的照片,可惜,一时找不到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一一梅 Re:再到云台 回复时间: 2005.10.22 23:29

    嘿嘿。。。看了你的文章,也让我“深深地记住了那山,那瀑,那人…… ”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再到云台 回复时间: 2005.10.28 00:38

    一分钱没花,跟着你的笔游了两遍云台山,多谢!多谢!
  比较起来,骑车去的云台多了几分朴实,几分认真.而如
  今的云台多了几分华丽,多了几分匆忙......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老松树 Re:再到云台 回复时间: 2005.12.08 08:07

    谢谢,跟你游了云台山,我也在想像着大瀑布的壮观
  没看到大瀑布挺遗憾的,不过给你留下了再去的理由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