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一支笔 收藏:0 回复:12 点击:3155 发表时间: 2005.11.09 23:46:27

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无聊闲踱,于《古风雅韵》重温wolvring的《五律·书院》,细细品来,似有所悟,谨做妄议以记:
  
   古木收精舍,沉香染素襟。白云推碧水,小院抚焦琴。
  丹桂当年梦,金樽此日斟。清茶空一盏,更向远山寻。
  
  此律为wolvring先生2005年10月19日之作。此篇格律相当严谨----首、颔、颈三联对仗工整,尾联稍宽,是为下乘上句之“流水对”,句中平仄把握也十分精准,可以看出,作者在格律上是下了工夫的。
  
  意境上来说,此篇亦不乏可圈可点之妙境,尤其在大框架上,作者有着清晰的创作思路,即首、颔二联写景,颈、尾二联写意:
  首联“古木收精舍,沉香染素襟”,一个“收”、一个“染”将参天古木环抱中的书院以及那经年蕴酝的、几可透襟的书香、茶香气如一副图画般铺展开来;颔联起句“白云推碧水”----白云倒映于碧水之中,云随水走、水借云推,云动水亦动,生动刻画了水天一色的景象。一“收”一“推”,是首、颔二联的亮点,“染”的运用也相当不错,但与“收”、“推”相比,意味稍弱了些。
  此篇从写景上看,是相当饱满的。景致描摹奇巧,遣词造句精练是其最大的成功之处。不足在于,二联的起承有些突兀,从“古木收精舍”到“沉香染素襟”、从“白云推碧水”到“小院抚焦琴”给人一种“跳水”的感觉,而并非习惯上的由外而内、由近及远等传统写作技法,因此似乎显得有些局促、凌乱。当然,或许笔者是刻意尝试营造这种一外一内、忽远忽近的氛围,此另当别论。
  颈、尾二联的写意非常巧妙和耐人寻味:“丹桂当年梦,金樽此日斟”----丹桂,桂花酒;金樽,名贵的酒器。起初感矛盾重重,既是说酒,何来“清茶空一盏”?“更向远山寻”,又寻找什么呢?应该说,最终的豁然开朗要感谢笔者的注解:“午后访书院,好友奉茶,吟以赠答”。遂得解:午后访友,烹茶阔论,感昔时丹桂志,慨此日金樽成,豪迈饮空茶一盏,放眼明朝山外山。在这里,笔者巧妙运用“丹桂”、“金樽”,将年少时的远大理想和如今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又不着痕迹,末尾的“更向远山寻”更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希冀和坚定的追求信念;“清茶一盏”,以泰然自若的姿态,烘托了整篇的节奏和情绪,使得整篇既不失豪迈,又不事张扬,如闲庭信步般收住了全文。
  
  总的来说,此律无论从写景还是写意上看,都称得上是林中不可多得之上品,是值得我们揣摩、学习的。
  
  一隅之言,不足以定论,请各位方家雅正。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胡杨林中杨柳欣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0 00:18

    这应当称为佳作赏析!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0 10:09

    赏心悦目.
  顶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0 10:37

    林中古体写得好的不多,能够像兄品得这般细致到位的,更无几人。
  此篇无论是论佳妙,论瑕失,言词皆熨贴稳妥,娓娓入味,作者感动,读者受益。望兄继续。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0 10:57

    赏析文字,多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0 13:14

    此古体实为林中上乘之作。顺着作者的读感再品佳作,更入意境。欣赏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红笺小字34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0 15:18

    分析得很好.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寻梦之旅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3 17:46

    一支笔古诗的底子也不错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凌晨三点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3 23:35

    也许,这就是评论的力量吧,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蓝色之媚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4 17:07

    让人耳目一新,不亏是一支笔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清女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4 22:37

    呵,妙笔的分析永远都让人心悦诚服:)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夜雨知秋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9 19:59

    唉,支支的文章评析,从第一次读到,就已经知道你功底深厚的很,现在看这个,没话说,惟有惭愧,觉得自己像个蓬头小子,望厅堂而隔远山,这是自红袖以来,第二次有望尘莫及的感觉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夜雨知秋 Re:一隅之言----再读《五律·书院》有感 回复时间: 2005.11.19 20:43

    其实,看君的文评,深觉功底不凡,但看君所评原玉,却并不认为都好,可能是个人欣赏眼光的不同,也更可能是我太浅薄,而读了君的文字,却觉得对于原作不但评的深入,甚至意境体悟更深入,作者见了,也当深谢君为知己,这是让我非常佩服的。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