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且听风吟版主:空灵飘逸    绿暗红嫣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outree 收藏:0 回复:2 点击:2134 发表时间: 2003.07.18 17:09:00

重读“经典”(三)之侦探小说篇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侦探推理小说有所偏好,只是遇到真正好看的并不多。前不久在网上翻出《希腊棺材之谜》来重读,发现已经没有十多年前初读时的那种兴奋感。当然,现在的评判标准也与以前有所不同了,以前认为一本好的侦探小说,必然要让读者读到最后一页才知道谁是凶手,现在就不这么认为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应该是爱伦坡,那家伙本是个诗人,可是写起小说来总带一种诡秘的气息。隔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不大记得那些故事的内容了,可是总有一双双黑暗中烁烁发光的猫眼,伴随爱伦坡的名字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不大喜欢柯南道尔和克里斯蒂的作品。我一直认为推理/侦探小说应该有一种可推性和供读者参与的现场性。但是柯南道尔和克里斯蒂因为太过热衷于追求情节的扑索迷离,在给读者设下一个又一个陷阱的同时,往往隐藏一些重要的线索,直到最后一刻才通过名探的嘴公布真相,整个过程简直就是把读者当白痴来愚弄。如果你对照每一篇故事最后福尔摩斯或波罗的总结性发言,就会发现他叙述中的某些线索是前面根本没有提到过的。也就是说,柯/克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将悬念维持到最后,只能通过全程隐瞒部分线索来达到目的。尤其是福尔摩斯探案集,除非读者对密码学有兴趣,并且懂得几国文字,否则谁又会喜欢象《跳舞的小人》这样沉闷而又无趣的故事呢?
  
  另外柯/克的小说往往遵循一种固定的套路,譬如先怀疑所有在场者都有可能是凶手,然后逐个排除,又譬如在某个封闭场所的连环谋杀案中,先死去的那个人一定是诈死,而且会是凶手。这种百用不厌的手法后来被借鉴到了古龙的武打小说当中,并在无花和尚等人身上得到了更为巧妙的演绎。
  
  一直以为日本的侦探推理小说是比较好的。除星新一和森村诚一外,很多小说家的名字我已经不大记得了。但他们的故事风格我一直很喜欢。某些经典情节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难以忘怀。譬如某故事女主角,用电钻钻头之类的东西杀死丈夫,却将伤口伪造成被窗外来弹击中的样子。被子上的破洞,胸膛中的子弹,对面楼顶上的弹壳,一切设计得天衣无缝,虽然妻子有明显的杀人动机,案件却因缺乏证据陷入死局。最后侦探在妻子房间中找到一本书,上面详细地描述了如何用钻头制造出中弹效果的每一细节。之后利用攻心术终于迫得妻子招供。另外一篇故事中,凶手是一位心理医生,利用仇人妻子上门寻诊的机会,通过暗示和催眠等方式引诱她暗中杀害了自己的丈夫。一切都按医生的思路在发展,可惜他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出了庇漏:那女人依照他的暗示,在杀死丈夫后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藉此忘记所有和医生有关的过往。就是这个电话,最终成为了幕后指使者落网自投罗网的绞索。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侦探推理小说发展到现代,形式渐渐变得多样。譬如卫斯理系列,以科幻见长,却基本上遵循了推理小说“见疑然后解疑”的思路。虽说卫斯理精于此道,但我以为亦舒所写的推理小说,功力更在她哥哥之上。如小郭探案系列中的《天若有情》篇,读来节节有趣,丝丝扣人,故事发展永远出乎意料之外,结局却又总在情理之中。不比卫斯理,常有生编硬造之举。
  
  武打小说中的推理部分更是不鲜见。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乔峰父母和谢逊一家被杀之谜,温瑞安小说《四大名捕》中的多个案件的侦破推理,古龙小说《萧十一郎》中人物被缩小的离奇遭遇,无不给读者留下好奇和想象的空间。而三人相较,古龙明显更胜一筹,他故事中的凶手,往往是那个最先被排除了嫌疑的、表面上看起来最老实的人。
  
  其实还有一位当代作家也是很精于推理之道的:王朔。他的单立人系列和《玩得就是心跳》看起来都不错,我感觉他很有推理小说家的潜质。他如果肯花点心思,应该能写出比柯/克更好的作品,而不必去与什么《红楼梦》和《飘》较劲。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柏舟 Re:重读“经典”(三)之侦探小说篇 回复时间: 2003.07.19 00:18

    古龙的武侠小说,相比起来,是最有悬念的,
  他受西方侦擦小说的影响很大。

回    复    

回复人: 意外的内伤 Re:重读“经典”(三)之侦探小说篇 回复时间: 2003.07.19 11:04

    好见识。。 再次佩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