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家乡已是北国冰峰,万里雪飘的日子,我来到了云南省的昆明.我看到的是春城的冬季依旧是绿的海洋.秋的世界.人们早上穿着的还是毛衣的外套,到了中午便换成了短袖衫了.这里仍有樱花和许多鲜花在绽放着,纷飞的蜂蝶依然热情的工作着,欢乐的鸟儿在尽情的歌唱着.当我看到翠湖上空成群的海鸥在蓝天下自由的翱翔时,当我看到人们找到那种回归自然与海鸥在一起嬉戏时,我真的希望与北方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美丽的风光.
走进云南,走进苗岭,我也走进了大山之中。连绵的群山环抱着小小的村落,山角下便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猫跳河。河水并没有因为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而幸免,也许这地方的人们只看重那花花绿绿的钞票所带来的丰足?而忘记了子子孙孙还要生存的道理.或是他们眼看着上游的造纸工业废水去污染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既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吧!本来的明山秀水现在不仅发出一股腥味还使河水呈淡绿色,这混浊的水曲曲弯弯的低呤着,两岸的人们只能在无奈中日日夜夜倾听着哗哗的流水在不停的悲伤中诉说着它的哀怨,没有人知道何时何日才能让它恢复昨日的明澈清亮?现在这河也只能让人凭空设想象着河水有多深,更不会什么有鱼儿跳,水儿美的,也更不会有什么生物可言了。本就应有的一片绿水青山到是真的绿得让人不可思意了。两岸的苍柏竹林在这绿水的映衬下更显得郁郁生机与盎然了。
首看这竹并不是我们在北方所看到端午节餐桌上包棕子那样宽枝大叶的竹子,到是与板桥先生笔下生辉的竹是同出一辙吧。一根根直直的杆上明显的长着节,一团团的簇佣在一起争着向上长着,粗的如小碗口,细的如枝条,每一根显得那样的细细高高的,大约都有六七米高,尖而细的叶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聚在一起,站在它们的脚下根本就看不到天空怎样的蓝,怎样的宽大了。它们更不是我以往想象的如北方种在山上有距离地树一样的林子,只是在山角下或路边、或河岸成墩的生长着,一墩墩的,便是连成了片的,从远处看它们便真的就形成了林,那样的葱郁,那样的苍翠,那样的挺拔于这山坳,田边、房前屋后,也许它在为这大山里空寂的人们增加一份畅想和一份诗意吧。。。。。。。
我想板桥先生也许在这样的大山里多了一份畅想,才有了他在阳光下观竹、在雨中听竹、在愉快时画竹、郁抑是想竹。我无法理会他当时的思想,只能凭空去猜想着他的种种吧。不过这竹到真的给了我许多的感受,我也真的喜欢在这大山里的竹了。
喜欢无视于世人怎样的看法、评价,它也不在意生在什么地方,既便在山角下、河岸边、或是在沟壑旁,只要是给它生存的机会便会茁茁然的为世间带来丝丝新绿,就会傲然于天地之间去展示自己。如果我们做人也能象竹一样,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畏权势,不畏其它的诱惑。那有多好啊!
如果真能,那就走自己的路,走出一种性格,由别人说去吧!
------------------------ 泪,洒在昨天,恨,随风散去。不甘心草的一岁一枯,不甘心用一生去找回你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