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河南灌水区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冷若冰霜110的《假如张无忌是明代的开国之君……(转自天涯)》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冷若冰霜110 收藏:0 回复:0 点击:58 回复时间: 2005.12.29 04:25:26

假如张无忌成为明代的开国之君--论明代战略的失败


   如果说历史上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年的明朝,正如《倚天屠龙记》中所叙述的是脱胎于明教,那么笔者在这里作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张无忌成为明代的开国之君,那么中国绵延三千余年的封建体制将会有怎样的变革呢?我相信对于这个假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笔者不妨在此臆想一番,叙述一下笔者的答案,与各位网友一同探讨,希望各位给予指正
   首先我们从正史的角度,看一看张无忌和朱元璋所处的历史环境。元朝末年,由成吉思汗和其孙忽必烈建立的蒙古帝国内部已经分崩离析了,蒙古帝国采取严格的人种等级制度,即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为汉人,第四等为南人,这种制度与对印度有深远影响的种姓制度极为相似。其形式主要表现为保证蒙古人享受特权;重视色目人,特别是在用人制度和入仕制度上予以优先照顾;歧视压迫汉人和南人。这直接导致了占当时大多数的汉族地主和贵族在政治上毫无地位,其经济以及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以至于当时有大批的江南、两淮的地主纷纷资助朱元璋举兵抗击元军。
   我们再来看看由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1368——1627),总共二百七十余年。
   其中政绩实在是乏善可陈,除了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积极发展社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废除丞相制,加强了皇帝的个人集权。以及其子明成祖编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当时大明朝的国威,而是为了追捕明成祖的政敌建文帝朱允文。因为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制定了“唯西洋诸国不远征”的对外政策,而且自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主动的外交行为了)。自明成祖以后大明朝一直处在由朋党、宦官、皇室宗族互相交织的权力斗争之中,进入了一个长达两百年的黑暗时期。
  接下来我们回到刚才的那个假设上来,如果张无忌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国之君,我想应该是另一番景象了。我们先从他的私生活说起吧。面对明教内部和广大汉族地主贵族的强大压力,他一定会屈服,立周芷若为皇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赵敏,恰恰相反,最好的结局是立赵敏为妃(就一般而言,妃子比皇后更受宠)。这样一来,赵敏和周芷若这两个极具政治头脑的女性应该成为实际决策者,而对张无忌施加影响。在历史上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在政治上就很有建树。
   立赵敏为妃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众所周知当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扼守“燕赵锁钥”,防止当时依然十分强大,对大明朝构成威胁的蒙古游牧部落,经由北京进犯富庶的中原地区。立赵敏为妃实质上是一种变相“和亲”。赵敏所生子女虽然不一定可以继承明王朝的大统,但是封王赐爵应该不难。这样无疑给蒙古部落首领发出一个信号:他们不用铁蹄和弯刀,照样可以从大明帝国手里得到利益。与以往的和亲制度不同的是,对蒙古部落而言,拥有一个蒙古血统的明朝亲王,比拥有一个远嫁漠北的明朝公主要有用的多。
   尽管在通常情况下和亲往往以战争宣告结束,但即使真的是这样,那么和亲也可以为大明帝国争取宝贵的时间,为百姓修养生息提供条件,使国力进一步增强,不至于象明成祖那样急于迁都,造成国力不继,而在明朝中期全力与蒙古部落作战时,放松了对东南的海上防御,致使倭寇有机可乘,对富庶的沿海省份进行袭扰,使明朝疲于奔命。
   我们再设想一下,张无忌执政的政治体制和施政方略。首先,张无忌为人厚道谦和,对权力的欲望不大,那么很有可能回归到汉唐时期“皇权高而虚,相权低而实”的政治格局。即由张无忌决策和制定方针(依笔者看,道不如说是周芷若和赵敏进行决策),而由杨逍等出身名门的汉族贵族和知识分子去负责具体实施。与现在西方的“内阁制”颇为相似。
   明代有一支非常著名的秘密警察部队——由太监领导的东厂锦衣卫。凭借张无忌的武功,这支部队完全可以由他亲自训练和领导。这样就降低了宗族和朋党勾结宦官利用锦衣卫进行逼宫和政变的可能性。维护了政权的稳定和延续性。
   张无忌还可以利用同武当的特殊关系,扶植武当,运用道教“无为”的思想,麻痹人民,维护他的统治。在历史上明代中期的正德和嘉靖两朝皇帝曾经大力扶植武当和道教以维护其统治。
   当然了,上述政策的制定大多应该出于周芷若和赵敏以及杨逍等人之手。至于象朱元璋那样发展生产,让人民修养生息。我想张无忌幼年经受磨难,流落民间,对百姓疾苦颇为了解,再加上他生性善良,制定这样的政策应该不难,甚至做的很可能比朱元璋好。
   接下来设想一下张无忌的外交战略。元帝国灭亡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久负盛名的古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了。由于小昭在波斯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张无忌曾经远航出海,很有可能在当时建立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郑和曾经到过海湾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这证明从技术角度上讲当时的中国完全有能力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这样一来,中国的白糖,火药,丝绸,瓷器可以源源不断的向欧洲和中东地区输出。利用当时中国领先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生产力,象唐代和而今的美国那样,以贸易为手段,一方面构筑强大的国力,另一方面对世界施加影响。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大帝国,而不是象历史上明代那样闭关锁国。
   总结上述几点可能性,如果张无忌成为明代的开国之君,那么中国很可能进行一个转折,比西欧早一百年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从历史上看中国在明代中期就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了)。形成一个封建色彩极为浓重的资本主义帝国,其国力的强盛是无法想像的,甚至可能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世界格局有难以预测和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上述文字只不过是笔者的一些主主观臆想和希望
   中国强大的美好愿望而已。正像金庸先生自己讲的那样,张无忌不具备成为一位领袖的基本条件。但是有一点笔者是相信的,在那个年代里一个宽厚的,可以让别人成功的领袖,远远比历史上和现实中那些权力欲极重却昏庸无能的统治者要好的多,可能他们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点光明。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