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读书人的宠物,四壁萧然,一卷在握,自有一段妙趣横生。儿童们对吃巧克力有痴迷,而读书人也对一卷好书痴迷,旁若无人,废寝忘食。
在当社会,人们都兴趣映然地淡的津津有味-----美食味、玩味、商味、官味之时,也有一部分人对书是痴迷的,我认识的就有几位。
其实,书亦有味。古人原有“书香门第”之说。我幼年时,乡亲们都称我为书痴
读书读出未来,并非每个识字的人都可做到。
书被称之为“人类进步的阶梯”,自然有许多实用的功能。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并不过时。
“落数江山共点笔,尽驱春色入亳端”恰如其分。
“诗文一诺重千金,莫将红颜负寸心。笑杀俗人必罪至,只书万卷评浮沉”。我深有感触。
读书者有时也想,那种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人,只知权钱交易,只知吃喝玩乐,又有什么味道呢?
我认为读书有味道。
知书而达理,是其一也。书中包含的真理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身的钥匙。古今许多伟人,许多投身革命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的事业开启,原本就在书中。传说刘、项不读书,那是因为他们起自草莽。其实,他们的事业成败,也都直接与读书人息息相关。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是其二也。书给人知识,这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人的知识,除了直接经验之外,主要是靠读书获取。书是理性知识,经验是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可以通过感性知识去完成升华。感性知识是朴实的,倘若没有理性的指导,永远将是不完整、不系统、不全面、不科学的东西。诸葛亮躬耕南阳,而广博天下大事,书是他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渠道。
其三是书可以怡情壮志。这一点是只有读书“上瘾”的人才能体验出味道。叔本华把人生的需要集结为三种。一种是满足生命力的存在;二是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生存的源泉);三是满足怡情壮志,即精神力量,心理健康的需求。这是人类最高级的需求,也是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级动物的标志之一。读书可以怡情,是因为书中自有许许多多今古奇观,拍案叫绝的情趣故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填补人们的心灵空虚,可以领略千军万马,文攻武卫的英勇气概。
读书,常常是和一群未曾谋面的男女朋友谈心。而且是在听他们谈自己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最敞开心扉的那一部分人生经略。这些朋友,有的是千百年的知音,有的是当今未谋面的挚友,有的是红颜知己。一书传递,遂得长谈,感慨万千,思绪沉浮,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兴旺失胜,神奇精华。
古今中外为生存者,均把读书当作急功近利的阶梯。类如“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栗”,“从小不读书,老大徒伤悲”,“学富五车,方能神州”等。这就是上进、求职的主要手段。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很难设想一个不读书的人有多大作为?
时至阳春,东风吹尽花千树,岸边杨柳白絮飞。倒一杯热茶,随手翻开一本书,随诗、随词、随文,静心岸然,细细品读,总觉得心旷神怡,万般心烦愁绪,红尘俗事,皆远书而散。只留下书香、茶香不可辨析,如自鼻而下,又如自心而升。此时此刻,纵有华晏相邀,皆难以动吾心也。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