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旧精魂
——读苏轼《僧圆泽传》有感(05-05-25) 昨晚读到苏轼的《僧圆泽传》,故事里李源与禅师圆泽的友谊,竟能跨越生死的距离,在隔世之后仍得到了延续。圆泽在轮回后的下一世里与李源按照上世的约定而重逢时,已化为一个牧童的他唱到: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常存。 好一句‘此身虽异性常存’,是啊,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情人,两个人只要曾真心对待过彼此,他们间的真情都是不会因任何改变而消失的。圆泽唱完之后,又道自己俗缘未了,无法与李源再似前世般亲近了,随即又唱: 身前身后事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 却回烟棹上瞿塘。 然后掉头而去,从此不知其影踪。读完,颇为感动,又有些惋惜,很想知道,那是怎样的因缘,让曾为修行之人的圆泽都会恐断肠。 我也是站在一块三生石上的吧,我也思考过自己的前世今生,思考过自己下辈子的轮回。不过我还未能找到我的旧精魂,也不敢奢望下辈子可以记起今生的林林总总。曾这么想过,来生,我愿变成一块石头,忘记今生的一切,也不再需要去体味人生的悲喜哀乐。可是现在想来,即使是变成一块石头,那生生世世的精魂,也是附于其上而无法摆脱的呀。所以,其实,前世是谁,今生怎样,来世为何,并不很重要,也无需刻意去寻找自己的精魂,因为它一直都是和我如影随形的,不管我知不知道,它都是陪伴着我并在潜意识中指导着我的一言一行的。于是,事实上,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向着与某人在某世约定过的一个远方而前进的。 爱山的巍峨,不一定要居于山中;爱水的灵性,不一定要住于水畔;爱风的自由,不一定要与风一起飞翔;爱花的芬芳,不一定要同花一起开谢。因为每次偶然的相遇,都可能是好几世前的相约,只要重逢了,我内心深处那一世的精魂便已经快乐的微笑了。所以,每次重逢之后,我该收藏起那份快乐与感动,继续向远方走去。因为前方的路上,仍有等待着我前去赴约的另一个精魂,这世,他或她或它可能会已变成无法想象的样子,但我深信,当我们见到彼此时,会相视微笑。 而最后,不知这需要几世,我会再次遇到那个人,我们在各自的轮回中遭遇各种感动,但我们愿意进入这并不总是快乐的轮回的真正理由是为了能再次遇见彼此。那时,我才会感激地停住自己的脚步,直至这永恒的轮回再次分离我们的轨道。 我想,圆泽恐断肠的因缘,便是这无法抗拒的分离吧,在上世,他和李源可以得到多年的相聚,但这世,轮回只给了他们片刻的重逢。其实,既已知这轮回的无奈却仍选择了堕入其中,又何必有所惧呢。坦然地珍惜轮回给予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每一次相遇亦或重逢便都是完美的,每一世也便都无憾了。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 有时疲惫得只想静静的任由生死,不要挣扎了,不要寻枯草当干木……有时夜半寤寐之间,思及此身安归,冥冥中若触天机,总不自觉的泫然……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