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说废话,直截了当给06年的春晚打上不及格的分数——跟历届比较后公平公正所下的定义。
虽然心会春晚的性质无非就是用来给政局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但本着它每每扯出的为中国十三亿老百姓娱乐和服务的口号,也总该多贴近些大众,反映社会实际现象吧。就如05年的走亲情路线为主,兼讽刺社会时弊还相对令人好接受一些。可今年的春晚已经沦落到一味只爱宣扬和歌颂的地步了。尤其以相声小品类的节目表现严重。
打自06年春晚节目单在网上亮相后,我就知道今年绝对要大上农村题材的节目。可是,一向“贵族”范儿味浓重的春晚要诠释和表达农民兄弟的心声,就显得不伦不类。因为它每每接受的就是那几个垄断央视春晚舞台的大腕儿递交的本子。所以它很难能真正迎合中国广大农民的口味。因为不懂、不知、不理解,所以只会发“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的牢骚。相对民工进城无正式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所遇的困难与饱受老板拖欠工资,失业无着的压力,这点面子问题根本是小菜一碟。当看着冯巩、牛莉扯着一口东北方言站在那里耍宝扯皮装农民,也不知道是侮辱自己还是侮辱农民。
朱军扮演的知识分子还是稍微可取的。心细、儒雅、腼腆、善良再加上呆头呆脑。可惜某些台词让人犯晕,不知道是我心思太过细腻敏感还是他的表达容易引起误解,我怎么总觉得他和冯巩在说很隐晦的荤段子?
其次是扮演民工的黄宏,跟去年相比,他这次表演得浑似一个农村暴发户。除了不时吼着大嗓子灌啤酒表示东北人的豪爽,就是挺着肚子军阀般的教育“上不去”、“下不来”不该“门孔里瞧人,把人瞧远了”。这次他主演的小品《邻居》实在让我郁闷,因为我到最后也品味不出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还是城市里邻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交际态度?抑或就是本命年脖子上挂红腰带表示避邪……总之,跟去年的《装修》相比,黄宏今年退步了。
再说牛群,这位曾经也算得上是一位出色的相声演员。告别央视去当县长后,似乎已经注定已无魅力再回归舞台。这次的复出,让人看着都替他累。且不说以前善抖包袱的长处而今消退得无影无踪,连幽默都玩不了啦。只剩粗俗的流露!譬如他那个节目里让人听了极其牙疼和胃酸的“姓名”:马上风——我在想,如果小孩子听到后不理解去请教他们的家长,那答案会是什么?
还有郭东临的《实诚人》,真怀疑是怎么通过节目组的审批的。抄袭痕迹那么严重,居然好意思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露乖!虽然一时想不起来他模仿那早前的小品名叫啥了,但印象里李琦曾经就是那个“实诚人”的扮演者。
最后还是很有耐性的等到了赵本山的《说事》,说实话能强忍瞌睡,坚持到十一点,就靠这个了。但看完晕得想倒,不禁想起了以前天涯的那句搞笑口号:“看了《无极》,知道我们错怪了张艺谋。”我看是看了《说事》,才知道我错怪了黄宏!这次赵本山的“小品王”应该让位给黄宏了。理由就是红花失去了绿叶,的确要逊色许多。赵本山“铁三角”易位,表演水平也大打折扣。
平心而论,《说事》内涵有之,但结构散乱、台词浅白。以前老赵张口就蹦警句的时代是过去了,因为何庆魁不提笔,赵本山即使拉扯上宋丹丹和崔永元,烫起六年前的剩饭,依然给人表现吃力、拿捏不顺的感觉。虽然节目最后,他三人边扭边唱阐述了“别出了名后就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影视圈如今怪现状外,就只让我记住这一句俏皮话:“你大妈已经不是六年前的你大妈,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所以,看完这个小品,我终于悲哀的关了电视。
因为剩下的节目也实在没啥值得看的了。
虽然熊猫宝宝叫啥名还吊着我的胃口,但约莫不是叫“团团”、“圆圆”就是叫“志明”“春娇”,反正无论叫啥比“春春”、“阿春”强!今天早上一看新闻,嘿,还真让俺蒙对了。但是,我昨天晚上没发短信。因为知道发了也未必就能中奖,去年玩过一次,结果是害我天天莫名其妙的接收中央台发来的活动参与短信,月底交话费,吓了一跳,居然因为这个多开支了将近二十块钱!可见,在春晚上公布熊猫宝宝命名之事的性质是多么纯洁啊…………
罢了罢了,将近四个钟头的晚会下来,俺失望无比。虽然对它没报太大希望,还后悔有那功夫不如去看李安的《断臂山》了。要让俺投06春晚最喜爱的节目,俺就只会投那个74岁的老太太和4岁的小丫头参与的舞蹈,将具有民族风味的福娃造型和灯影戏形象通过灯光和肢体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令人实实在在叫了声好。还有舞蹈《剪纸姑娘》,活泼轻快、明丽清新,也很值得回味。比杨丽萍数年常用,无甚新意的扭水蛇腰和甩指头强。
且记这几行,补觉去了。
------------------------ 想死,趁现在;不死,就安分做人。
扪心自问,你算老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