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辽宁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老松树 收藏:0 回复:2 点击:5812 发表时间: 2006.02.10 08:46:16

比较大的城市系列之--小品艺术之乡


   比较大的城市系列之――小品艺术之乡
  
   铁岭有四张‘城市名片’:小品艺术之乡、体育冠军之乡、红楼文化之乡、煤电能源之乡。
   铁岭是小品艺术之乡,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笑星:赵本山、潘长江、范伟、李静、李海……,还有相声演员刘惠等人。
   十几年前,赵本山、潘长江的小品《大观灯》,演遍了东北,红透了东北,笑翻了东北人。这一瞎一瘸俩亲家,通过元宵节观灯,把东北农村的诙谐、幽默展示得淋漓尽致。因此,赵本山落下了‘天下第一瞎’,潘长江弄了个‘天下第一瘸’的‘雅号’。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小品一个接一个演起来了。《麻将豆腐》、《一加一等于几》《双送鸭》、《摔三弦》、《对缝》……,这些小品赢得了掌声,获得了笑声,小品中的台词成了‘流行语言’。
   在赵本山、范伟、黄晓娟三人演的《回家》里,‘马丫’找来一辆人力三轮车(我们当地俗称‘倒骑驴’),‘老蔫’不高兴了,说这叫什么呀,我要‘打的’,车夫(范伟)转过身来,马甲上写着“板的”……。小品演完了,‘板的’一词开始流行了,此后,铁岭人就管人力车叫‘板的’了。您说这小品的语言魅力该有多大啊!
   赵本山和黄晓娟带着《相亲》,闯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全国人民欣赏到了‘东北风味’的小品。《三鞭子》、《昨天、今天和明天》、《钟点工》、《红高粮模特队》、《过河》、‘骗子系列’等一大批精品成为‘春晚’语言类的主打节目。如果“春晚”没有本山……?
   在铁岭不光专业的演员登台,演小品,就连我们这些没演过戏的也演小品。前年元旦,单位搞文艺活动庆新年,我们办公室的十几位,在工作之余自编、自导、全员齐上台,赶排了《如此普通话》的小品。利用东北话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包袱一个接一个,抖的那个叫‘响’,把我们学院的200多人和教育局来的同志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您说,这“小品艺术之乡”,名副其实吧?不信?您就来铁岭亲自感受一下吧!
  
  


原创[文.在路上]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海云轩主 Re:比较大的城市系列之--小品艺术之乡 回复时间: 2006.02.25 22:56

    您的故乡的确值得骄傲。
  但是,东北的文化现象可能与语言有些关系。比如,长江以南的南方也有很多非常幽默的地方,但是因为语言的关系,它的传播受到了限制。这就引出一个非常重大的话题和问题:就是地域性的话语权问题。历代首都地域的选择,使得它的语言优越性,带来了一定的话语权问题。而话语权后面所涵盖的文化传播和普及,这就必然带来某种区域性的文化兴衰的现象。时下东北现象的盛行,我想与此有些关系。

回    复    

回复人: 老松树 Re:比较大的城市系列之--小品艺术之乡 回复时间: 2006.02.26 08:57

    您说有道理,文化的传播主要靠语言。
  但是,不仅仅是话语权(这词我还头一次听说)的问题,我认为和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头几年大家都学广东话啊,不就是因为广东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吗?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话才‘时尚’起来的,当赵本山也功不可没。
  不当之处请海涵,个人见解加东北人的直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