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心月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06 发表时间: 2006.02.11 18:58:58

三峡,那一路的背影


  题记:这个题目是他给我的。如果是我自己写,说不定就用“三峡四日见闻杂记”做标题了。他说,三峡,走进去,浮动的总是历史的波纹,那便是背影了。作为一个匆匆的过客,我确然看见历史的影子,然而我的视线不够清晰,于是,所能呈现的,也只好是模糊的影像了。
  
  1.高峡出平湖
  
  我决定过三峡。船从重庆出发,到宜昌去。
  
  许多人知道,三峡是从离开白帝城开始的,从瞿塘峡、巫峡到西陵峡,绵延近200公里,水位落差极大,急流险滩,直至宜昌。
  
  几岁的孩子也许并不知道三峡,但是定能吟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时,被贬谪到夜郎去的李白,从东向西,沿着峡江逆水行舟,路途险恶,愁云惨淡,一个多月了走不完三峡。突然间收到大赦的消息。夜郎不必去了,于是掉转船头,顺流而返。那种轻快和愉悦,和着激流一样的节奏,顿作千年的彩云,再不散去。
  
  然而,我们也知道,今日三峡已经不是旧时三峡了。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部分竣工后下闸蓄水,从重庆到宜昌,狭长的600公里水道,持续13天,水位达到135米高程。不足半月时间,长江,完成了河湖之变。
  
  如今我去的,便是波平如镜的三峡水库。
  
  2.山城重庆
  
  我于1月31日晚到达重庆,住在解放碑附近的赛格尔酒店。
  
  第二天一早跟着一个旅游团参加重庆一日游。一日游所到之处有歌乐山的渣滓洞和白公馆,然后是人民广场,最后解放碑。这一路下来,中午跟团游览就结束了。
  
  那日山城有雾,故意让我看不远。然而一路行来,我也知道,山城行路,最多的便是桥。姑且不说因嘉陵江和长江围拢着它,我们必然要过的是跨越嘉陵江和长江的大桥,而重庆的特色最是,我们还要过的是山城所特有的跨越山势之间的大桥。
  
  能看见沿路山壁上的防空洞。一时想象,那些恐怖的年代,重庆经历的数次大轰炸。
  
  渣滓洞和白公馆不大。红岩的故事也尽人皆知。
  
  我前一晚住的离解放碑不远,出门时看见,也已经算是参观过了吧。于是在人民广场就离团单独行动了。
  
  人民广场的一面是大礼堂,大礼堂对面是三峡博物馆。也算是不期而遇。我要去的正是三峡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真的是三峡游的一个序曲。里面的文物,是三峡工程中从当时即将隐没的土地和山体上挖掘出来的,比较立体的展示了三峡的历史文化和古老文明。
  
  从石器陶器青铜器,到古代巴人制盐法。从峡区的巫文化,到纤夫石上的道道纤痕。从悬棺的神秘,到土家族风情。
  
  360度环幕电影,全视角展示原三峡的风貌。如今见不到的白鹤梁、被保护起来的石宝寨。去不到,也算是见到了、了然了吧。
  
  关于重庆,最后想提起的是,汉以前叫做江州,是嘉陵江和长江围着的渝中区。嘉陵江古称渝水,隋时江州改做渝州。
  
  于是想起唐白居易称“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此时江州却是江西九江。不过,自古文人多入蜀,白居易后来由江州司马调到峡江边上的忠州做刺史。他在忠州有《东坡种花》二诗,又有《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宋时苏轼敬白乐天,故取东坡为号。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起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恍惚中,我觉得他们并不曾离去,那些被我们认为逝去的、认为无关的,乃至包括一点点似乎不足道的传承线索。
  
  不信,去问问江风月色好了。
  
  晚上6点半,在朝天门码头登船。冬天天黑的早,亮的晚。客船夜航,在夜里2点停靠丰都鬼城。一早6点半,游客将被限时登岸游览。
  
  3.丰都鬼城
  
  原来的丰都已经被淹没了,我们游览的,是搬迁后的丰都。
  
  2月2日一早6点半,天光尚暗,我们沿着平都山,上到鬼城。
  
  这里是鬼城,有鬼国神宫,更有阴司街,黄泉路,奈何桥。也有城隍庙,天子殿,观世音。
  
  这似乎和古老的巫文化有关。凡不是人间的,可以被认为是神是灵。神是神,鬼也是神。比如沿江又有张飞庙、屈原祠。
  
  而巫字在三峡是非常突出的。巴东三峡巫峡长。巫山、巫峡、巫溪,围着的便是一个巫字。
  
  一路只是走马观花,但可毫不惭愧的说,鬼城我来过,奈何桥被我走了三四遍。
  
  不过,我就想,鬼城能存在,大概也是因此吧。鬼世界都有什么呢?人们心里面所恐惧和攀附的都放在这里,每日里与之相处,于是,活着的人,对于死亡的阴影也会看淡了些吧。
  
  这虽是我自己胡思乱想,然而鬼城,也本来是世人编造出来的。
  
  丰都成为鬼城,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巴人崇拜鬼,鬼是巴人的图腾。丰都原也是古代巴国的都城之一,巴文化的本质是鬼文化。巴人迁都到丰都,也便带来了崇鬼的信仰,这里便成为鬼城。
  
  这里的摊位上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鬼脸面具。也让人想起川剧里的变脸。
  
  江边盛产桔橙。在丰都我买了桔子回船。在重庆时我就买了奉节的脐橙,甘美,好吃。难怪屈原写橘颂,原是他故乡盛产。又想起屈原写九歌,那些所谓大胆美好的想象,色彩神秘的意境,难道不是因了这巫文化的种子么?那美丽的山鬼姑娘,都说就是巫山神女啊。
  
  4.雾里看山
  
  这一天江上大雾。八点半离开丰都,原说下午6点半到达张飞庙,结果晚上11点才到。
  
  这一天都在船上。我在一等舱。床边有窗户可以打开,足可以看一路的风景。
  
  先时有雾,两岸的山在雾里隐隐的,很远的感觉,江面因此浩淼无垠,想起李白有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雾越来越大,以至上下白茫茫的一片,远岸的山,才见又隐。隐藏时,除了白,什么也没有。天没有,水没有。问自己,我在哪里呢?真是不知道了。也许在天地之间,也许只在时光的缝隙里,也许,根本可以没有我。想起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在有无中”,我把它改了吧,“江流天地外,人在有无中”。
  
  白茫茫里见到黑点在水里。原来是水鸟,在江水里游,船来又惊飞。
  
  无聊时看书,关于三峡人文的。
  
  不用说有李白、杜甫。有白居易,忠州刺史;有刘禹锡,夔州刺史。瞿塘峡口称夔门,夔州就是现在的奉节。有陆游,过三峡写有《入蜀记》。更有屈原的山鬼,宋玉的高唐和神女,郦道元“江水又东”。
  
  也不知是三峡文化影响他们,还是他们影响三峡文化。然而在这个狭长的文化走廊里,确实包含着他们。
  
  有说唐时巴人的巴歌有两类流传极广,一是竹枝曲,一是五句子。
  
  后面的一天我在游小三峡时听了当地人唱山歌,还拿到一本山歌歌词。多是情歌,印象里皆是郎啊郎如何,姐(或奴家)如何如何的。人说,“无粮无曲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
  
  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写过《竹枝词》。最著名的一首是大家都知道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李白写过《五句子》。“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五句子要听最末声。巴歌的五句子,语意双关。文人的诗词总是雅的。不妨看看“下里巴人”自己的歌。“郎害相思在云南,姐害相思在四川。又隔云南三道水,又隔四川峨眉山。相交情郎难上难”。“高山顶上一口洼,郎半洼来姐半洼。郎的半洼种豇豆,姐的半洼种西瓜。她不缠我我缠她”。
  
  客船时停时行,下午五点多才到忠县。夜色里又过了石宝寨和万州,近夜半到达云阳的张飞庙。
  
  5.江上风清张飞庙
  
  夜里一样可以上岸游览。沿路摊位依旧热热闹闹的等在那里。原来的张飞庙也是被淹了的,游览的这个是原样搬迁版。
  
  到这里时雾已经散了,远远的,看的见飞檐下“江上风清”四个字。
  
  于三国故事我并不熟知,这一带有关蜀吴的有名战役我也没有兴趣研究。倒是走到这里了,听到关于张飞庙的故事,少不得学舌一下。
  
  话说张飞原是粗中有细,很少犯错的。但是关羽的死,让他失去了理智。对部下以命相胁,下达了一个无法实现的要求,以至于部下不堪忍受,在阆中将他的头割了。部下原想带着他的首级投靠东吴,但是不巧的是彼时吴蜀友好建交,带了张飞的头去无异于自投罗网,于是在路上的时候就把他的头抛到江水里。张飞的头颅却不沉下去,在水上漂着顺江下行,但是到云阳时就在江中打转,不走了。被渔人打捞上来看见是头又要扔掉,张飞忽然开口说话了,他大致说了这样的意思,他说,我是张飞,再下游就要到吴地了,我是死也要留在蜀地的,有劳帮我葬在附近,必有重谢。渔人就将张飞的头葬在江南岸飞凤山,并且在掩埋地挖到了一罐金子。这也是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故事。人们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张飞庙。而在悠缓的岁月中,在急流的江边,他也便成了一个顺风神,保佑江上风清三十里。
  
  张飞庙历史悠长,在这里留存着许多古文人的诗文碑刻书画作品。古建筑本身也有非常的价值。
  
  在庙里只管跟着导游转,欣赏了一会书法碑文。所谓建筑和书法我又都是不懂的。他手机信号一直跟着我,陪我说话,我没回船他不去睡。已经是午夜,转不足一个小时,一船的人都回船休息了。
  
  6.夜色过瞿塘
  
  如果是夏天,一早六点多,相信我一定能清清楚楚看见夔门,看见瞿塘峡。可是冬天,早晨六点的时候,天是黑的。又阴天,连星月都没有。
  
  可我仍然惦记着哪怕是夜色里也要看看瞿塘峡。
  
  2月3日一早5点多被铃声惊醒。掀开窗帘,原来到了奉节白帝城,船暂时停靠。还好,没有雾。再也睡不着,就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看见白帝城,我第一感觉是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地方。为什么会觉得响亮?于是想起如雷贯耳这四个字。这里太有名了。有名到我不必再演说些什么。
  
  然而白帝城的特殊,实在是因为它位置的特殊。因为它在三峡第一峡瞿塘峡的入口处。
  
  6点多先是跑到船头去,不行,江风太大了,太冷了。只好又到船尾。人多,导游的解说还没到我耳朵里,已经被风吹散了。
  
  原来,今时今日,库水固然已经是平的,但是因为两山夹峙,风口也只有这一个。
  
  黑黢黢高大伟岸的山影分踞两边,船行时有一种压过来之感。转到顺风处仔细接收导游的介绍。大致听到原来的粉墙壁摩崖石刻“夔门天下雄”已经在水位线之下。旧时随着季节起落的古栈道也在江水之下。又似乎说到悬棺。说到这个山峰像什么什么,而我看不清楚。
  
  哀,叹!
  
  关于夔门,关于滟滪堆,前人说尽了。“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岩间,阔峡容一苇”,说的是夔门。“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说的是夔门。“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说的是滟滪堆。
  
  夔门固容万水,滟滪堆却紧锁夔门不容人。于是,古滟滪堆,早在1958到1960年险滩治理中被航道工人炸掉了。
  
  成为历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句话如今不合适在川上说,而是在真正看的见流逝的岁月上说。
  
  瞿塘峡很短,天亮时过去了。
  
  7.巫山小三峡
  
  出了瞿塘峡就是巫山县。8点多下船,去游览巫山小三峡,历时5个小时。
  
  巫峡本就以秀称奇。此时巫山笼罩在小雨之中,群峰水际,因为那么近的靠近神女而显得妖娆和诗意。
  
  不仅仅沿江山连着山。巫山小三峡,在江的北岸,大宁河流域。纵向的走进去,心里便有一个立体的感觉。此地果是山深水秀。
  
  客船的人分上了四个游轮。这里的水真特别的绿。在蓄水之前只能走摇桨的小船,三峡蓄水之后,水加深几十米,水平如镜,观光倒是方便了许多。
  
  触目可及的绿,云雾缭绕的群峰。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游轮一路过去,似乎从雄厚渐次的走向秀美。而我,一眼爱上了巴雾峡的睡美人。她仰面静静的躺着,眉目清秀,秀发长长的垂落在水中。看着她,轻轻一叹。心下明白,其实我原是为她而来的。满足。
  
  每过一峡,必有村落。山坡上是绿油油的农田。游轮的导游是本地的女孩,她讲这里移民的故事,很是感人。
  
  在巴雾峡停靠过民俗村,上岸买了一把黄杨木梳,借着望远镜看了一下悬棺所在。在滴翠峡的山上有一道翠竹掩映的“聪明泉”,据说喝了之后会很聪明,少不得也要跑上去,饮之为快。
  
  过了小三峡还有一个小小三峡。原来这是一个更狭窄的深谷,只有细小的溪流跳跃行走,而今水深足够我们坐着小船进去游览。这里的山比较葱茏,水更是清透碧绿的。青山绿水间,最可喜的是听这里的船工对山歌。手里一本山歌歌词,他们唱,我们听,颇为野趣。
  
  返程时,我去跟睡美人告别。水再涨时,她的头发是不是也已经长长了一些?她是神女,定会永远安然。
  
  8.巫山十二苍茫尽
  
  船过巫山,我还需要写什么吗?本来关于三峡,我都不必要写什么。但是他在我身后,我还是要写的。
  
  那一路的背影,其实只是,他在看着我。
  
  有诗曾问,“巫山十二苍茫尽,卿在巫山第几峰”?
  
  我来这里,指给他看。
  
  然而此时,我忽然不想写了。我觉得自己,真是幸福。
  
  2006-02-11
  
  

------------------------
原来人生只合虚度
譬如盛夏疯狂的蝉鸣 譬如花开花谢
譬如无人的旷野间那一轮皓月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洪七公主 Re:三峡,那一路的背影 回复时间: 2006.03.11 21:33

    写的好细哦。真不错。
  
  我一直想去三峡,但又怕看到残破的景象,一度觉得不去好了,留个想象的空间。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