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贵州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陈嘉珉 收藏:0 回复:3 点击:4666 发表时间: 2006.02.13 21:21:34

小说的作用是什么


  自幼喜欢读小说,但却不知道小说有何作用。愚蠢的文学评论家们所讲小说的作用与我的感觉和认识恰好相反。他们批评指责的不少坏书,我却看了津津有味;尤其是被他们贬斥鄙弃而令人不齿的黄色小说,我更是着迷不已,并且认为其对人生快乐有极大的好处。而他们连连好评、盛情推荐的名著佳作,我看了常常无动于衷,甚觉无聊无味。
  
  比如《红楼梦》这部作品,我从中学时候起,就按照老师和评论家所给的思路去观赏、品读了无数遍,可是怎么也看不出它可歌可泣的“好处”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北大听一位著名红学家演讲,这位博学儒雅的老先生侃侃而谈,盛赞《红楼梦》在多个文化领域的重要价值和伟大意义。但我听了之后,却反而更加坚定地认为那是一部无聊之书,一部描写庸碌无聊之人自造人生痛苦的无聊、无用之书。
  
  近几年在研读佛学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红楼梦》有个非常伟大的地方,就是它用一个家族的私生活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很好玩的游戏,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折腾特别精彩。于是关于小说的作用,我意外地得解了:小说的作用就是满足自私自利者对他人自私自利折腾的好奇心和窥探癖。人们通过小说和小说改变的电影、电视剧等以及其他类似作品,窥探他人私生活中的折腾细节,心里就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窥探癖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是超人力量植入人体的本性之一。俗话说“谁在人后不说人,谁在人前不被人说”,好奇心支使的窥探癖驱动人们“说人”与“被说”,而“说人”有人听,就是因为人有窥探癖。窥探癖不仅是要窥探别人的私生活,而且是要窥探别人私生活中的折腾细节,因此越是深入了解私生活细节的作家,越能写出满足世人窥探心理的好作品,所谓“世界文学名著”,几乎都是编造的“私生活秘录”。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文学名著”,就是因为作者别出心裁、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一个大家庭里私生活折腾的细节。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却从不坦率地说清道明,而要真真假假、似有若无地折腾出许多故事来,这些故事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贾宝玉“早存了一段心事”,一直爱着林黛玉,“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加倍地折腾别人和自己。而林黛玉呢,“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可见这两个生长福中、吃穿无忧的无聊之人,也是了不得的“试探癖”啊。在他俩之间,“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真假掺拌相斗,“其间琐琐碎碎”,就“难保不有口角之争”了。正如作者所言,这对小情人常将“求近之心”折腾成“疏远之意”,“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 但却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可是如果“一个心”不分开成“两个心”来计较和折腾,那爱情和人生又有什么内容和意义呢?很多不愉快的折腾总是难免后悔,贾、林之间的折腾也是这样。当他俩听到贾母抱怨“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语时,突然好似参禅一般,都低头细嚼话中滋味。虽不曾会面,然而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么!哈哈,你看这部“巨著”揭露的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私生活啊。
  
  而今我看《红楼梦》的第一感觉,就是曹雪芹是中国描写爱情折腾的第一高手!他把世俗私生活中爱情折腾的伟大、精彩渲染到了极致,有窥探癖的人若不找出理由来欣赏和喜欢就不正常了,可是凡尘中人谁没有窥探癖呢?
  
  (陈嘉珉,2006年2月13日)
  
  陈嘉珉“快乐日志”:http://blog.sina.com.cn/m/cjm#serial_55953cc8050002bk

------------------------
陈嘉珉博客:http://blog.sina.com.cn/m/cjm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jjssqqpp Re:小说的作用是什么 回复时间: 2006.02.14 16:00

     鲁迅先生早说过看红楼这样的书是千人千面,但无论怎么说,客观公正是原则。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方林 Re:小说的作用是什么 回复时间: 2006.02.14 16:54

    积累,然后用自己诠释

回    复    

回复人: 风中柳絮 Re:小说的作用是什么 回复时间: 2006.02.26 01:32

    小说给我的是不是很想看。唉,玩游戏好过。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