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已) |
草长莺飞的四月,于微风轻拂中袭来丁香花霸道的气息。深吸一口,在肺腑最深处徘徊,继而慢慢漫漫从每一个毛孔中渗透出来。读苏子瞻也是这般的惬意。
在清朗的阳光下面,一遍遍翻检那些宋人的笔记和子瞻的诗句。几上的碧螺春兀自袅娜的散发她固有的气息。我兀自守着一个远逝的背影。微笑,或者落泪。
一、笑傲尘寰
我追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从平面的纸张蔓延开去,然后达到对一个人三维立体的解读。我还追崇苏子瞻的幽默。我在他看似戏谑的文字中常读到舒展的美丽和无奈的凄凉。
东坡居士拥有温暖的性情,他懂得让笑声蔓延在亲朋和好友甚至歌妓那里,这是由他辽阔胸怀所铺展出来的大爱。无论是在筼筜谷烧竹晚食的谗太守还是与鲁直论字的舒心畅达。我常在一笑之后感觉穿越了千年,那些人影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有人说这是发古今之笑。那么姑且这么认为吧。
但是做为一个有性情的人,他们常常不能非常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性情。一项绝伦的优势最终会适成身累,尤其是为朝做官的人。真性情往往最终被阴暗打压。党争、派性倾轧、甚至莫须有的诗案,让一个“奋力有天下志”的人踯躅在不同层面的贬谪之路上。一直觉得文人不善从政。在他们灵魂深处永远任性的维护真相并且含有面对阴暗世情无法苟同的痛苦。因此在那些陈旧的文字中我们总是轻易的找出文人纠结在出世与入世中的矛盾苦痛。率真的子瞻是有软肋的,他的“谑而虐”终于断送了他。而我从他的“谑而虐”中读得出他偶尔的叛逆。人总是需要一个灵魂的“出口”,那是他不得已呼出的一口浊气,可惜蔓延在复杂的朝堂之上,甚至熏到了当朝宰相——王安石。我相信面对所谓“为学与做人”,子瞻不耻于荆公那些穿凿附会的手段。因此他会毫无理智的随时随地的戏谑《字说》。当宋人笔记中频繁的在那些小品的末尾坠上“闻者皆大笑”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大笑,但是笑过之后一些复杂的情绪会漫在周遭,久久不散。这其中包括理解和担忧。替古人担忧。
当年湖州政局有变,史记:“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居士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被捕的。妻子皆哭、无以为语。这个时候的东坡对老妻说:“你就不能像杨处士妻那样,作首诗给我吗?”妻破涕为笑之后,他昂扬而去。这份在生死之间谈笑自若的气魄是否就是传说中的豪放?
二、苦己利人
苏轼除了冠绝于世的诗、词、字、画的才情之外,他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他多厄的命运成全了士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理想。在行进的过程中,他尽一切力量普及和推广科技。他以一流文人的身份参与创作科技文章,现存《秧马歌》、《石炭》等为证。这在中国文坛算是一朵奇葩。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推广科技的过程中诚挚邀约地方行政势力参与;遗憾的是,他处在贬谪的途中,地方官员惟恐避之不及,鲜有从者。
在贬谪海南途中,他见南方多竹,山涧水资源丰富,便设想用竹筒引山涧水解决广泛的饮水问题。恰逢广州的王敏仲开通豁达,着手实施此事。最终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之下修建了当时举世罕见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堪称科技史上的奇迹。只是在与王敏仲互通的信笺中却有着这样的话语:“某善公济物之事,故以祥告。可否更在运筹,慎勿令人知出于不屑也。”此句读罢。感慨良深。
苏轼性好医学,与他交游的人当中有些医学造诣非常精湛的专家。他在朋友巢谷处苦求来《圣散子》秘方。并指江水为誓,相约不传人。当黄州和杭州相继发生疫病的时候,他大张旗鼓的开展施药救治工作,所施之药就是那个神秘的《圣散子》。大丈夫不拘小节,什么毒誓抵得上百姓的生命。“苟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可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三、红粉知己
那首写给发妻王弗的《江城子·记梦》近千年来一遍遍沥刻在咏读者的心上。这首诗写在王弗逝后十年,若安静的体谅一个痛失知己的人,体谅他的心情。应该能感受到,在知己诀别人寰之初,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倘若文字真的能成为出口,这积郁的悲情于十年间终于喷发,像从心口中涌出的鲜血兀自带着经年的暗紫色泽。他怎么可以不让人感动。王弗是智慧的女人,她善读书、识大体、能相夫。有客来,她会立在屏风后面。她会通过每个人不同的言谈方式提醒苏轼,哪些人是可交的,哪些人是不可交的。譬如她所总结的精辟论断:“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被东坡深深认可,并且用同样的话去劝慰皇帝。一个二十余岁的女人,对事态能有这样理智的见解和分析让人敬佩。男人和女人只有在精神层面共通才可能成为知己。如贺顺顺所说:“我只愿做一个,跟男人并行的女人”。
赏识朝云是从一句“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开始。在众多侍妾当中,追捧之辞不绝于耳。而以子瞻之智当然不以为然,他明察秋毫的眼睛看出“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这九个字中的玄关。有理解。有怜惜。很多的爱都是从怜开始的。哪怕是文坛巨匠,或是贩夫走卒。情感永远拥有共通的特质。朝云不同于王弗的辅佐之才,朝云的才情在于懂得。很多研究苏轼的学者正是通过一篇与朝云有关的笔记小品才读懂那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初,人们只当这是一篇缘情绮糜之作。后见宋人笔记写朝云泪满衣襟不能歌此词,朝云抱疾子瞻不复歌此词。才懂得子瞻是借佳人妖娆之态,抒人生失意之慨。莽莽宇宙中谁才是那个最懂你的人?子瞻何其幸,又何其不幸。他得到,然后失去。历史与情感一样,终会尘归尘、土归土。
敲打了这许多,怀念了这许多。依然是不能尽兴,我总有说不出的,我总有不懂得的。是谁说过,对于真相,我们永远只能了解一半。用指间敲出一点偏见,只当用双手抚慰一颗灵魂。如果能够的话。
在这个莺飞草长的四月。且让我觑望一眼那个昂然驼行的背影。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
|
|
被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胡杨乡人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00:30 |
|
力道的文字。我以前只知道他脸长,却不知也有贺顺顺老公凌峰那样的驮背,受益了。那么熟悉子瞻,该是和他那奔头很大的小妹一般聪慧。
一同纪念,他可睡了很久了。
|
|
回复人: |
海蓝宝石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11:03 |
|
擂台最后一天了~~感谢楼主带美文来压轴~~~~欣赏~~:P
|
|
回复人: |
徐博达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17:01 |
|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读着这些句子,怀想子瞻,那个千年难得一见的文学奇才。
文之精奥,乃在顺自然,纵天性,发真情,养正心。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尘一土,无不为上佳文字。子瞻得之、悟之、解之、会之,故诗、词、书、画,无一不佳,高迥百代,熠熠生华。回雪此篇,亦得子瞻神髓,可谓豆花四月擂台压轴美文。
|
|
回复人: |
甜玉米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17:13 |
|
子瞻有知,定会为这样一个善学敏思聪慧柔美女子的怀念所感动所慰藉。
|
|
回复人: |
abc军魂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20:23 |
|
人人以为他是豪放派词人,不错,他有很多那方面的词,但他的婉约词也很不错,他怀念自己妻子的词.
|
|
回复人: |
轻舟一叶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6 07:41 |
|
读着你的文章,眼前一亮,这是篇真正的美文!四月里不仅让我看到了春天,还看到了 一个敏思聪慧得你!精文无愧!
我也喜欢读子瞻,追逐他的目光世世代代不息!今天随着你的文字,又一次欣赏了他!
|
|
回复人: |
任飘零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6 15:18 |
|
我只愿做一个,跟男人并行的女人.
女人的榜样。
|
|
回复人: |
gaoy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7 11:25 |
|
苏轼的词,还是豪放的多于婉约,对于苏轼,更多的是敬仰,他的词让人感到振奋,豪气冲天,大有:建天下者,舍握其谁之感。
当然他的婉约之作也自成风格,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爱国之士
|
|
回复人: |
顽也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28 11:27 |
|
才看到这篇,有小小惊艳的欣喜:)
嘿嘿,美女你深藏不露哦,开始遥想哪一天,我们可以一起茗茶,谈古论今,秉烛夜游,彻夜不眠~~~~~
|
|
回复人: |
Rave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4.30 11:04 |
|
惊喜!!
喜欢这篇文章!
还有就是,看着子瞻而字不由得想到自己~~呵呵
|
|
回复人: |
容冰季节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5.02 00:28 |
|
在怎样的四月里,于怎样的心情中抒写这么美丽的文字!
赞!
|
|
回复人: |
宋宜润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5.05 14:40 |
|
呵!扫荡一大圈,惊现又一篇佳作。
提苏不由想曹。历史可有苏洵+苏撤不及苏轼,曹植+曹丕不及曹操之一说?文学造诣更不言说,而曹苏在政治上也是颇有建树。就历史所谓文学名人一生的作品加起来,不及苏曹的一首诗词。只是苏之政治命运更为凄婉一些。
故仰慕于曹,倾慕于苏啊!
|
|
回复人: |
寒鸦 |
Re:[06-4接擂]草长莺飞忆子瞻 |
回复时间: |
2006.05.11 17:41 |
|
每每面对真心崇拜的文人,除了景仰,无话可说。
东坡!我求索路上的一盏明灯。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