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情谷 收藏:0 回复:8 点击:6439 发表时间: 2006.04.27 13:09:20

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假期偶读了《夏令营的警示》这篇文章,感慨万千。其实,早在1992年第一次中日夏令营结束的时候,我便已经看到了相关的报道。当时感到极震惊,然而事隔多年之后,再细读这篇警示文章时,发自我内心深处的感触便只能用“震撼“一词了。文章例举了1992年中日两国以及1998年中美两国青少年集体夏令营活动中中外两国学生大相径庭的表现,有理有据的展示了我国青少年和国外青少年之间的差距。事实上,类似的报道还有2004年8月19日的《中日韩少年夏令营韩日孩子坚强,中国孩子怕吃苦》言及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它真实的影射出了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教育深层的差别或者差距。
  自始至终我都认为,孩子们所表现的这一切不是孩子自身的责任,而是我们的教育实施在孩子们身上的真实展现。难怪“救救教育,救救孩子”的呼声早已不胫而走。每一个爱国的国人都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啦?让我们不妨来看一份当代中日青少年生活状况的比较结论吧:
  1.中国家长比日本家长更重视子女的教育和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中国家长和子女交谈的话题偏重于升学、学习、教育;中国家长提醒子女的重要内容是“好好学习,不能光看电视”;中国青少年不玩的比日本青少年多。
  2.中国家长更重视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经常提醒子女“好好刷牙、自己早起、要帮家干活等”,而对子女的健康关注较少。
  3.日本青少年更注重和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
  4.日本青少年的自我评价较低,具体体现在“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受欢迎的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的选择上比中国青少年低。
  5.中国青少年对“成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愿望远比日本青少年强烈。
  6.日本青少年比中国青少年更重视自己健康,可能与中国教育片面重视智育有关。
  7.中日青少年遇到困难都愿意同父母商量,特别是和母亲商量。可见,父母依然是子女教育的重要力量,母亲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8.中日青少年的烦恼、担忧集中体现在学习上。“为学生松绑”是两国都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我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正是时机。
  9.中日青少年同““祖辈”的交流都不多,反映出“祖辈”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已大大降低。
  可以说,孩子们的表现其实就是教育效果在某一方面的展现。从我们的生活常理出发,结合上面的比较结论来看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其实也有不少优点:好学上进、有远大理想、孝顺、能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优点是我们众多社会成员所赞赏的。也正因为此,这种观念会根植于很多孩子的心灵深处。譬如,我国绝大比例的学生认为只有读书方能干一番大事业。为什么啊?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因为我们教育的游戏规则是“高分录取制”。万千学子,都心怀凌云之志,试问,谁又愿作那凡夫俗子,于是都去挤独木桥啰。于是就搞“题海战术”,很少有人过多地关注体育锻炼,更少有人去关心交际的学问,他们或许认为那是长大以后的事情,目前阶段只要――高分――录取。殊知,凡事均有其背面,不把锻炼身体作为人生一项重要的事务的学生,又怎么能热衷体能锻炼?不去锻炼,又怎能有强健的体魄和克服野外活动中挫折的意志力?所以,在野外生存能力的较量中,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肯定要比别国孩子逊色许多。也正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关心交际学问,我国通过层层角逐筛选出来参加1998年中美夏令营活动的16名优秀学生中,竟然有12名学生是不善言谈的内向性格。试问,众多的内向性格的人才比例是否是国家建设和国际交往的绊脚石呢?
  再说说我们的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记得小时候及至近日,我常听到的大人哄小孩的一句话:“宝贝――乖哦――”。简短的一句口头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乖孩子。乖者,听话也。我们自幼接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启蒙教育?要做乖孩子,要听话,不能调皮,不能自作主张……所以我们的孩子们绝大多数是很乖的,借用文章中一句原话:我们经常听说一个民族是勤劳、勇敢、善良、敢于反抗的民族,但没有人说一个民族是听话的民族。听话意味着灭亡,说一个民族是听话的民族无疑是骂这个民族。那么形容一个孩子是听话的孩子有何尝不是骂他呢!但我们的家长、教师却在想方设法把孩子培养成听话的、顺从的人。然而,一旦孩子脱离了他们的怀抱,“立”不起来时,我们又去指责孩子,说他傻,说他没用没出息,是垮掉的一代。其实真正垮掉的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听话的孩子,却是听孩子话的教育;不是孩子教不好,而是我们没有去教好他们。
  其实,我们的学子们的确有他们的值得骄傲的地方,近年来他们便代表我国多次在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大赛上连连夺冠。但不知为何,诺贝尔奖设立已经多年,我们的国度却至今仍无一人问鼎“诺贝尔奖”。这或许又从侧面映证了我们的教育或许有脱离实际之嫌。在虚拟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可以头头是道得心应手,频频得高分,而一旦回到本真的生活环境中后,他们缺乏了必要的创造性思维,一切循规蹈矩,创造力定然要大打折扣。反观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存在众多虚拟成分。即算是德育方面,我们仍难脱其咎。一方面,我们的教材仍存在用虚拟的问题,用虚拟的态度和“屠龙术”去解决,而对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家庭人员却弃而不管,放之任之。或者干脆就是学生看到的社会上成人的行为和课堂上完全相悖,学生当然学容易做的了。
  忽而想起另一篇文章《什么是良好的教育》给我的感悟:其实,人一生当中最弥足珍贵的莫过于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所谓良好教育,毕竟不是学校、家庭或者社会任何单方面所能胜任的,它更需藉借多方面的合力形成一个良性的网式教育。我想应该是自启蒙开始便有一个好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及至社会上的每一个爱国之士,都应该深深的思索。毕竟,教育是一项全方位千百年的大工程。
  
  (该文系作者数年前一篇关于教育反思方面的作业。请批评指正)

------------------------
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我希望你們會忘記我...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由由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4.30 05:49

    在我的感觉上,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有些过于溺爱跟“照顾”,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而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都说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绝对的。从做事、处事、礼节、一举一动等等。而学校是一个传授知识,并且把孩子呆板化的地方……
  
  一己愚见。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4.30 13:37

    14年前的文章,今天再读,依然有警世意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棉花糖ONE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5.01 00:56

    №杰☆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beckwen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5.01 23:27

    教育成了产业,还能说什么。
  
  老做这种事后诸葛的事情。
  
  当下矛盾还不够突出,等问题大爆发的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baidit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5.08 15:26

    拜读了你的关于教育反思的作业,很同意你的看法。
   中外学生的对比,中国孩子在情感、生存、创造力等方面却是不如外国孩子,是因为中国式的教育形成的。但中国孩子的刻苦、执著、专研确是外国孩子不可比拟的。
   独生子女的弊端已经在这一代孩子身上显露出来,想要教育孩子吃苦,学会生存的本领,家长这关就不好配合!!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夏园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5.11 20:34

    养儿防老,以前有很多孩子,分散投资,风险小,现在社会保障没跟上,只生一胎,投资一个,风险巨大,谁敢不小心翼翼,如果像外国孩子父母都有保障,不就轻松的过日子,谁不会过日子,你们以为就有权有钱的人会过日子。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安a静n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05.17 18:15

   
   

------------------------
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是如此的脆弱无力,文字和感觉总是有隔阂!!!!!!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游牧民族 Re:从“中外学生夏令营的警示”说起 回复时间: 2006.12.18 11:16

    千年沉淀的东西,不是说改就可以改滴`~不过值得修正,但不能全部照搬也不明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