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浙江贴图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yfm 收藏:0 回复:37 点击:15370 发表时间: 2006.05.27 15:20:14

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我的家乡天台县,位于浙江中东部的境内,以天台山的“佛国仙山”而闻名全国,是4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是日本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又是活佛济公的故里,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00年底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天台山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划分为13个景区,其中以石梁飞瀑、华顶归云、赤城栖霞、琼台夜月等八景最为著名。石梁飞瀑是大自然的一大杰作,丛山苍翠中,一石横空,双涧争流,急流从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啸而下,色如霜雪,势若奔雷,极尽雄伟壮丽之致。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四周峰峦层层围裹,状如含苞欲放之荷花,登绝顶东望沧海,云海茫茫,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千古名篇《天台晓望》。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内,古木参天,异花遍地,特别是每年五月,云锦杜鹃盛开,漫山遍野,灿若云霞,成为一道绮丽的风景。赤城山,属丹霞地貌,石色赤赫如火,形若城堡,山上有18个洞穴,为佛道双栖之地。琼台仙谷多飞瀑流泉,峡谷内奇岩怪石遍布,晋孙绰认为是“灵仙之窟宅”。寒岩、明岩,奇洞怪石,触目成赏,“十里铁甲龙”岩嶂雄伟壮观,是唐代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
  
  
   天台山是人文荟萃之邦。早在汉晋六朝,葛玄、葛洪、陶弘景就来山修道炼丹,昙猷开山坐禅。此后,名僧高道纷纷进山,或开宗立教,或隐居著书,寺院道观遍布。天台山因此有“佛国仙山”的美誉,成为人们神往的游览胜地。 该景区包含以下子景点:石梁景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华顶景区,琼台仙谷景区,寒山湖景区,国清寺,石梁——铜壶景区,赤城山,华顶,塔头—高明—螺溪钓艇,琼台仙谷,寒山湖,明岩、寒岩,九遮秀谷,紫凝山,桐坑溪 万年寺景区,桃源春晓,清溪落雁。
  
  
   石梁飞瀑—— 又称“石梁雪瀑”,在石桥山中方广寺前。两崖峭壁对峙,一石如苍龙耸脊横亘其间,即石梁,又称石桥。梁面狭约0.3米,梁底空洞高逾2米。金溪与大兴坑水自东、南而至,汇合于此,形成瀑布群,主流三折穿梁而过出,从高30米的峭壁上直泻碧泓潭,瀑布色如霜雪,势若雷霆,云涌涛激,声振林木。月夜观瀑更佳,唐白居易有“天台山上月明前,二十四尺瀑布泉”的诗句,极言此妙。可从中方广俯视,犹如磅礴云雾穿棱足下,可从下方广仰观,好比银河直下九天。石梁南端蒸饼石原置有铜亭,明天启元年铸,内有五百罗汉雕像。
   交通:北站、国清寺、高明寺均有中巴车前往。
  
  
   资料来源《百度》

   

转载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25

    华顶森林公园,以华顶山为主体,植被良好,资源丰富。蕴藏着600多种树木,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木10余种,药材400余种,古树名木40多种1400余株;大片原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省内罕见;还有大小灵猫、穿山甲、毛冠鹿、苏门羚等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
  
  
   华顶森林公园,古木参天,空气清新,中有华顶避暑山庄、华顶寺。在这里可以“春观云海,夏赏山花,秋看日出,冬览雪景”。海拨在1000米左右,空气中负离子极高,盛夏时节气温比杭州、上海等地低10摄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疗养好去处。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32

    赤城山——距离县城2公里,因土色皆赤,形如城堡而得名。从前台州称赤城郡,天台县称为赤城,均因此山而得名。
  
  
   因为形如雉堞,岩色赤赭,每当晨曦当照,满山紫气氤氲,霞光笼罩,故名“赤城栖霞”,为“天台八景”之一。赤城山海拔340米,在近郊四面青山中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天台山的南门和标志。山的东南面向阳和煦,其中以紫云洞、玉京洞最为有名。紫云洞在山麓,洞口嵌“赤城霞”三字。洞广数十丈,高数丈,洞内结屋,楼梯盘桓。相传明代建文帝曾两次来游。玉京洞高轩宽敞,是山中精舍。明僧灵睿有一联“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寻”。洞前不远处有金钱池,相传晋代高僧昙兰在此诵经,有神献金钱于池中而得名。山顶矗立一古塔,为梁代岳阳王妃所建,是天台山最古的建筑物。济公院位于瑞霞洞,毗邻香云洞。瑞霞洞底标高200米,洞口宽10余米,建有前后山门、洞殿敞厅等,共2000余平方米,分置于6个不同高度平台上。建筑风格独特。
   交通:7路:西站赤诚山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36

    琼台双阙——台前“双阙”耸立,这是古人用皇宫大内前的两幢楼阙来形容“琼台”前面的两座秀峰。“北阙”高而悬居,“南阙”略矮,与山崖毗连,两峰均有奇岩瑰磊层叠,夕阳映照之际:“万玉璀烂万锦敷”“卿云五彩相蔽亏,琪树精光互明灭“,双阙如星拱月,朝向琼台。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41

    桃源春晓——桃源春晓,在天台县西北13公里上宝相村西北桃源坑中。这是一处深峻的山谷,涧水随山势曲折,两岸峭壁参差,如列绣屏,碧漠雪瀑,映带其间,即桃花坞。
  
   桃源以双女峰最为著名,北宋郑至道在《刘阮洞记》中首次点出:“其东峰则危峭拔,仪状奇传,上有双石,如绾码发髻,遂名之曰:双女峰。”游人从磨岭头村,向西南逶迤而下,爬过两山间的峭壁,架长梯可以看到“桃源洞”。附近有一处平坦。在北纵目四望,桃源山涧尽收眼底。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48

    桐柏宫——桐柏宫在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高道葛玄来此炼丹,建法轮院,唐景云二年(711),睿宗下诏在法轮院墟址上建立桐柏观,拥有一堂(黄云)、二台(凤轸、从妙)、三坛(元晨、朝真、朝斗及炼形室、龙章阁)严禁填充内四十里不得樵猎,五里不许迁葬。元和年间(806-820),冯惟良又建降真堂、白云亭、悠闲亭、上清室。太和、咸通年间,徐灵府、叶藏岳先后重修,元稹、刘处静作记。
  
   五代后梁开平间(907-910),桐柏观升为宫。宋祥符元年(1008),改名桐柏崇道观。政和六年(1116),在后山按照宫殿规格建玄命殿,宫内建方丈、斋堂、云堂、土地堂、三清殿,又有上清阁、御书殿,观前玉梭溪上架起二座石桥,桥上建会仙亭。南宋时,太尉曹勋建山门,观中有经藏、三元、延宾、清虚、白云、浴院等6个道院。朝廷先后任命曾几、陆游、朱熹等领管。历代御赐极为丰厚,道业大兴。元明间多次修建。
  
   新建的桐柏宫,扑克山门进去依次为灵官殿、真武殿、御碑亭、大殿、紫阳楼。两旁各有配殿。大殿之左为太极殿,祀葛仙翁(玄),右殿祀右弼真君王子晋。紫阳楼塑张伯端像,两侧各有三间厅屋。东西道院前后亦各有厅三间,接以回廊。宿舍、伙房均在墙外。共有殿宇百间,置香火田八百余石,龙门派第十代宗师清昱(东篱)住持,其徒方一定(兰否)、闵一得(懒云)等数十人协助观事。南宗祖庭再次兴盛。
  
   近代时局不靖,桐柏道声衰落,叶明仓、林至霞、陈到贤、袁理静赎田修殿,香火日盛。民国以来,时宗滨、伍止渊传道,疗疾救人,受到乡邻病家的感戴。
  
   1973年,桐柏水库建成蓄水,桐柏宫址沉于水底,部分建筑和文物移往鸣鹤观。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52

    智者塔院——国清寺北五里,即智者塔院。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圆寂于剡县石城寺,其徒舆葬于此,建肉身塔,名定慧真身塔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真觉寺。后废。隆兴(1163一1164年)间,僧真稔重兴佛殿僧房。清咸丰、同治之交(1861一1862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因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影响深远,1982年6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智者塔院。近年,智者塔院修茸一新,正殿三开间,门匾为"智者大师肉身塔"。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镂刻精细。2层6面,每层雕刻杆、枋、柱、斗、拱,第一层正面佛龛设智顗坐像。殿壁列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道邃、行满、广修、物外、元诱、清竦、羲寂、义通、知礼、慈云、传灯。两厢各为五开间,四角均有天井。后左角天井有唐碑《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高2.3米,宽1.1米,额篆"修禅道场碑铭"6字。寺山门朝东,有甘泉井,其水晶莹清洌。南门题"真觉寺",门前匍伏二石狮,甚古。寺北侧有"唐天台教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法集宗章安尊者主持灌顶大师"、"明传林教观幽溪传灯法师"3座天台宗祖师墓。
  
   交通:从北站乘往石桥或大同方向的中巴在途中下车即可。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55

    五马影——在明岩“寒拾二大士纪念塔”南面的岩壁上。这方岩壁,高约8米,宽约5米,平面如削,壁上的五匹马痕迹,姿态各异是由岩纹水痕和苔藓造成的,但人们却宁可相信它是台州太守闾丘胤率领五名快绮,追赶寒山子而留下的遗迹。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57

    双涧回澜——国清寺山门外面的“双涧回澜”,是天台八大景之一,所谓双涧,是指发源于天台北山的北涧和发源于灵芝峰黄泥山岗的西涧。两涧水汇合于寺处的丰干桥畔,向东流去,入赭溪。北涧自北山而下,曲折奔流几十里,始至国清;而西涧从灵芝峰上直湍而下,流程仅二、三里。因此北涧之水常清澈,西涧之水常浑黄。特别是多雨季节,一清一黄,交相激荡,蔚为壮观。加上拱桥、古木、黄墙、青峦陪衫,就形成“双涧回澜”一大景色。千百年来,中外游客多在盛夏多雨季节,直来国清寺观赏“双涧回澜”。清代诗人齐召南曾题诗一首:“寺绕高山黛色连,琴鸣左右乱流泉。同趋石濑争潮海,倒映云松幻写天。拍掌赋诗僧自笑,寻源镌偈我何缘。只看水上文章好,极目沦漪注野田。”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5:59

    济公院位于瑞霞洞,毗邻香云洞。瑞霞洞底标高200米,洞口宽10余米,建有前后山门、洞殿敞厅等,共2000余平方米,分置于6个不同高度平台上。建筑风格独特。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02

    龙游涧的右面是一挂二三米宽的瀑布,顺着腆肚型的崖壁潺潺而下。水势变化多端,或似乱云奔涌,或似银花争艳,或如万珠飞洒,或如飘鳞飞甲,使人眼花缭乱,这就是“水珠帘”。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04

    华顶峰是天台山主峰,海拔1110米。身临绝顶向西南眺望,能看到八大山峰,层层围裹,象八叶莲花。“华”是“花”的古字,又当天台最高处,故称华顶。一年之中除了冬季外,春夏之间,雷雨常至,雨过天晴,山色翠黛如洗。峰顶四周常有云涛翻滚,或如大海怒潮,或如羊群卧伏,或如絮团围裹,仅露峰顶。有时氤氲盘结,如幢、如盖,有时云障雾掩,咫尺难见面目。站在望海尖看云,但见云团如风驰电掣,山草树木倏然闪现在眼前;从归云洞观看,白茫茫的云雾自峰顶漫过来,如滔天白浪,蓦地淹过头顶;一忽儿云收雾散,变成一抹轻纱;“华顶归云”因此得名。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06

    智者初到天台山,曾经一个人到华顶山露天坐禅,向西拜读《楞严经》苦修。后人就在修头陀行、摆脱尘俗烦恼的巅峰修建了茅蓬。宋初又建造了“降魔塔”和“智者大师拜经处”的石碑。后晋天福元年,国师德韶在山麓创建华顶圆觉道场,宋治平三年改名善兴寺。元代无见先睹住持期间,中外禅僧前来问法者络绎不绝,兴极一时。
   寺前有拈花室、伏虎坛。山间悬挂着“莲花净域”的匾额。罗汉楼上层供奉五百罗汉,下层塑四大天王。东西两庑为客堂。大雄宝殿和罗汉楼之间,虹桥跨水,雕栏玉砌,芳草茵茵。大殿五开间,轩敞壮丽,中奉释迦、迦叶、阿傩三尊佛像,左右塑二十天和十八罗汉。释迦背后奉观音、韦陀。后侧供智者大师、药师、达摩、定光、弥勒和伽蓝诸像。
   1929年冬,华顶寺遭火。两年后,光慈接任住持,修建殿宇,规模初具,因“八·一三”事变爆发捐款无着落而中止。近年又大兴土木,修建了高18米的千佛殿。
   交通:华顶定班车:8:00、13:00在北站发车。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09

    螺溪钓艇,在天台县城东北10公里处,高明山下,是天台八大景之一。这里山高谷深,一座约百尺来高的奇峰突入天空,从南朝北看,活象一颗矗天的巨螺。在螺峰下的深水潭边仰望隐瀑,曲折迂回,象一匹宽阔的白布,裹住螺身,忽隐忽现,忽断忽续,落入潭中,这就是螺蛳潭。徐霞客说它:“上壁立而下渊深,攀崖则悬藤,踞石遥睇其内,潭上石壁,中劈为四岐,若交衢然。潭水下薄,不能窥其涯矣。最内两崖之上,一石横嵌,俨若石梁,梁内飞瀑,自上坠潭中,高与石梁等。四旁重崖回映,可望而不可即,非石梁所能齐也。”螺溪石笋,素有“隐石梁”之称。横嵌巨石,侧面看去,活象一艘小艇,飞瀑曲折从艇下流过。古代“艇”上有藤蔓下垂,伸进潭中,“螺溪钓艇”因此得名。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11

    五马影”旁有一座巨峰,拔地参天,状如圆柱,高40余米,周圆20多米,四面凌空。峰顶长有花老灌水,无路可登。远远望去象直立的螳螂,双钳倦缩。以前有一株古藤从峰顶的老树直挂到地上,与匍伏在柱峰下的一块形状如三脚蟾(古称为蟾蜍)的大岩石连着,故称“螳螂钓蟾”。可惜这根古藤,四五十年前被砍掉了。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13

    隋塔——出天台县城,往东北方向山中行去,即可望见一座巍巍古塔,它就是国清寺的标志之一,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塔。塔身黄褐色,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壁上的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
   这座隋塔建造别致,塔顶上没有塔头,因此,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关于隋塔缺头,有这样一个传说:
   国清寺建成以后,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他们相约连夜为国清寺修造一座宝塔,以增添名刹风光。正当五百罗汉忙于搬运砖石修砌时,南海观音路过天台,观音见石桥山中两峰对峙,飞瀑高悬,十分壮观,也有心为天台山锦上添花,架一座石桥来增添景观。观音见国清寺外砖块堆积如山,就向五百罗汉借砖,罗汉不肯。观音向罗汉借锅煮饭,罗汉又故意将铁锅敲了一个洞。观音见此,微微一笑,小施法术,在铁锅中烧出了香喷喷的米饭。罗汉见状,大吃一惊,把铁锅搬来一看,原来锅上的破洞,只漏沙,不漏米。从此这口锅就叫“漏砂锅”。后人在藏放这口大铁锅的房间门口写了一副对联:
   古寺犹有寒灶石; 云橱尚存漏砂锅。
   五百罗汉造的塔头,搁在金地岭,准备待宝塔落成时再搬来安装。观音有意作难,用法力将它牢牢定住,尽管五百罗汉想尽办法,彻夜苦搬,何奈金鸡报晓,天色已明,再也无法将塔头搬下山来,所以隋塔缺了个塔头,而金地岭上多了个塔头寺,塔头至今还在呢!
   隋塔为浙江省重点保护文物。近几年,隋塔塔基加固,塔周新铺台阶:并植鲜花松柏,景色更为诱人。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14

   
   紫云洞位于赤城山近腰部,俗称下岩。洞口深广约30米,高10余米,顶嵌“赤城霞”楷书,为明代万历年间题刻。洞内依岩构筑楼层数间,可盘梯而上。上层已筑新楼,可凭窗远眺。底层系佛殿,洞前竖“建文帝度岁处”碑。洞檐岩唇时有水下坠阶前,称“净尘水”。午日初临,银鳞闪烁,别有情趣。从紫云洞上行,曲径盘旋,旧称“十八盘”,登上半山,即为中岩诸洞。古时有香云洞和瑞霞洞,两洞毗连,香云洞供观音,瑞霞洞供济公。现已扩建成济公人僧衣、僧帽、袈裟、僧鞋的象征,饶有情趣。院东白云洞,是外荒之所。现已建成济公殿,殿外曲廊小轩,自成一体。济公院之上为司空洞,俗称中洞。唐代天台宗高僧湛然在此讲演天台宗教义,壁镌有“释签”二字。1992年建成悟月楼,是一处楼轩临崖如悬、幽门小院的精舍。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16

    方广寺前昙华亭,系南宋理宗时天台籍宰相贾似道初建。据说,亭子落成后,寺僧在供茶时,茶杯中出现昙花倏然即逝,于是就命名为“昙华亭”。1972年毁于火,1980年重修。游人可在此休息、品茶、观瀑,从昙华亭看瀑底游人如蚁。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18

    寒岩,天台山第一大洞,称“寒岩洞天”。高15米,宽18米,旧时拊石洞,因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洞中书有“潜真”二字,而改名“潜真洞”。唐代闻名国内外的白话隐逸诗人寒山子曾长住于此。洞前的寒岩寺遗址。寒岩洞有“龟”、“蛇”相守,是天然岩石生成。尤其是石蛇,大如粗柱,从地下钻出,翘首望天,象极了。洞口有块大石,称“宴坐石”,是寒山子宴坐之处。
   寒岩洞右半山上,两崖对峙,中架一石桥,桥洞高五、六米,桥下冬百般无水,故称旱石梁,又称“鹊桥”。洞左侧百步处,峭壁如嶂,高约百米,一挂飞泉纷扬飘洒,似珠似沫,时疏时密,夕阳映照其上,珠沫闪闪烁烁,特别是阵雨过后,彩虹挂在岩壁间,使人眼花缭乱。这就是“寒岩夕照”的来由。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20

    五峰山——国清寺四围有五座山峰,它们是:寺前祥云峰、寺后八桂峰、寺东灵禽峰、寺西灵芝峰、寺西北映霞峰。五座山峰古木参天,小径纵横。游人沿小径拾级而上,随处都可驻足赏景。五峰胜景白天秀色如画,晨昏婆娑多姿。每当清晨,雾岚笼罩,人穿雾中,空气清新。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另有一番神韵。及至三五之夜,更可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妙境。灵芝峰巅近年建有一亭,立亭中可鸟瞰国清寺全景。八桂峰上,有西漳曲折,飞湍直下,沿途小潭清洌,潭畔多平坦岩石,可坐可卧,足供徘徊赏玩。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16:22

    寒拾亭·丰干桥——从隋塔下方过七佛塔进国清寺,必经一亭一桥。亭名“寒拾亭”,桥名“丰干桥”。这是为纪念唐代国清寺内寒山、拾得和丰干三位高僧而命名的。
   寒拾亭,飞檐翘角,石砌门窗,亭名取自寒山、拾得两人名字。亭的前后有“五峰胜境”和“万松深处”的匾额。寒山和拾得,在我国民间称“和合二仙”,是相亲相爱、情深义重的象征。
   过寒拾亭不远,就是丰干桥,桥下清流潺潺,桥头有石狮守护,显得古朴庄严。
  
   

回    复    

回复人: 夏园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1:30

    很好哦.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09

    天台高明寺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12

    天台山——七佛塔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14

    天台山——水珠帘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18

    石梁铜壶景区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21

    琼台仙谷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22

    清溪落雁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26

    云锦杜鹃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28

    龙川瀑布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30

    赤城栖霞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33

    梁妃塔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36

    华顶国家森林公园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7 23:39

    独角犀牛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9 00:23

    天台是你家乡?真美呀,还真有那么多佛国仙山,这里我最喜欢的是: 琼台仙谷、华顶峰、赤城栖霞、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清溪落雁、五峰山、龙川瀑布等,有机会一定去你家乡玩去。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jlyjlwh200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9 13:33

    很美景色,有机会去看看。很厉害呀,我算不会这些贴图。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风起云落时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30 09:37

    能不能请教一下那边的消费情况?
  门票一般什么价位?住宿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张望 Re:我的家乡——浙江天台山景点概况及图片[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6.06 00:00

    哈哈!饱眼福了,那天梦游一会吧。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