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outree 收藏:0 回复:11 点击:5208 发表时间: 2003.09.02 23:55:02

一周话题之四: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之前和姜辛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的分歧就在于,她认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消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我考虑的则是什么样的文化有助于营养的汲取的问题。
  
  先从定义来说:古典文化,应该是指五·四之前的中国文化,以区别于现代和当代文化。但以什么为主,还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方面我的研究有限。
  
  消亡:怎么个定义法。传承:又是怎么个定义法。
  
  我自己的看法是:与其躺在古典文化的大树底下乘凉,不思进取和超越,不如不分现、古和中西,合辄取用。
  
  退一万步说:中国的古典文化即便消亡,又能如何?
  
  丽江有一种古乐,据说正在消亡当中——最后一代传人均已年过古稀,无人愿意传承,但是这种民族瑰宝的消亡,对丽江人民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抑或是根本没有影响。看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问题。


热点.胡杨视点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严双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3 11:33

    我倒不觉得,文学到底是为什么服务
  我们写的东西是不是文学范畴?
  对一个瞎子说颜色,你怎么去解释呢!
  所以,我想,还是按照其自然的状态去发展
  不必要去苛求它的方向哦
  最近流行的大概是网络文学,前几年,曾有报告文学
  流行,可是,谁能说钱钢,刘亚洲等的作品不好呢?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3 17:16

    我想,如果我们真的觉得古典文化对我们不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也许只有以下两个原因:无知与无觉。
  
  特别奇怪,我以前接受中国传统的东西总觉得隔膜。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这是一种自己有意的排斥,对遥远的、异域世界的向往,还是无意的、自然而然如此。
  比如,我喜欢外国的古典音乐,可对民乐没有什么感觉。喜欢素描和油画,可不懂国画和书法。自己起劲地读完了《西方美术史》,可并不去翻《东方美术史》。平心而论,我们阅读和了解的东西,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大抵是西方的多于本国的。知道梵高和毕加索的,相信比知道八大山人、张择端的多。
  可是渐渐,我的心好象回来了。有些东西是无法说明的,那种沉潜在灵魂深处的需要,那种说不清来处的召唤和不由自己深思和选择自然作出的回应。
  很显然,用得多的不见得比用得少的好。弱势的文化也不见得比强势得不好。意识到了的东西不见得比意识不到的东西对我们更重要或对我们的影响更深远。
  
  前段时间读到关于犹太人的一个贴子,深受触动,这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在异国他乡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却倾家荡产、变卖所有也要回到以色列,用肉身去承受随时可能落到自己身上的炸弹,用张开的五指去驱散不尽的战火和硝烟。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吧,世界各地各个角落的犹太人毫不迟疑、九死不悔地向自己的故土进发。我真想知道:以色列这个国家对他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想,这里面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政治的、宗教的、国家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要归结到文化上。
  
  1996年我遇到了一个押货回新疆的和田商人,他是维吾尔族人。他告诉我,他的父母每年都要回一次麦加——请注意,他们可能几辈人就生养在新疆,然而,他们还是“回”麦加。每一次回去,都要花上几十万。路途迢迢,两个老人每年都奔赴他们的圣地——精神的故乡。而他们的几个儿子都在经商,他们每年辛苦赚来的一大部分钱就这样花在了万里之遥的路途上。我相信,这个和田商人和他的兄弟们未来也会有一天和他的父母一样,不惜巨资地踏上这条回乡之路。对于今天中国的许多人来说,这恐怕是匪夷所思的。
  我在新疆生活了十几年,在那里你随时可以感到一种隔阂的存在。相信这种感觉,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民族的人心里,而是相互的、普遍的。有一次我到新疆音乐台去,因为不熟悉路,在电台附近耽误了一会儿,那是乌鲁木齐的团结路,是一个维吾尔族人的聚集地。周围的建筑、语言、路边传来的音乐,还有迎面而来的异族的面孔,让我几乎疑心自己到了外国。一丝不安、恍然、恐惧和警惕悄然袭上心头,我突然想到了许多可怕的事,只想快点儿离开那里。而他们,散居在我们之中的少数民族同胞,是不是也会有这种孤岛一样的感觉?苍凉而又无依无靠。
  
  我不知道回族人是怎样失掉了他们的母语的,似乎也并没有一本历史书上提到过。但我总相信,这并不是他们自愿的结果,而是严峻的生活境遇所逼迫。当这逼迫的结果是一个民族丧失了从文化和语言上的归乡之路,就可见这种境遇究竟有多么严峻了。当我从张承志的《心灵史》里了解了这种境遇,我就理解了他的忧愤,甚至偏激。高考那一年夏天,我在一个小县城的亲戚家玩。清晨,我被一阵悠长而憾人的呼唤声惊醒,不远处的清真寺里又开始了一个清洁精神的崭新的日子。我在寂静中听了很久,有一种感动象雪花一样静静地洒在心房。一度,我曾经想要皈依伊斯兰,就因为我景仰着某一个伊斯兰男子的纯洁和血性,认为那是可以以性命和心灵相托的圣物。
  
  我所受到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最初熏染,来自一本八十年代的杂志《台港文学选刊》。从这本杂志里面,我读到了一种不同于身边语言和文化氛围的东西。我想,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就是里面有一种性灵的流动,她是那样轻灵、飘逸,不唤人而人自随之。细数曾经影响过自己的文字,都来自于那样的氛围。
  高二那年的暑假,语文老师布置了二十篇日记。我认认真真写了二十篇读书笔记,作为对那个暑假我所读的徐志摩、胡适、郁达夫、周作人等人的几本散文集的消化。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就象是中国古典文化传承的一缕尾音,之后,那余响便嘎然而止了。虽然我没有说出来过,不过我真的认为,那以后的文字都沾着暴力的影子,是政客和沽名钓誉者的掌中玩物。
  
  相信所有有过阅读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有些文字,滑过自己的眼底,但却不能入心。而有些文字,却能如水一样柔软地在心上停留,继而又在不知什么时候,你发现,原来它们已经在你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迹,而你竟然没有觉察,也从不曾料到。不侈谈任何的文学理论,也不提任何大师和经典之作的名字,我只是以此来划分,哪些是好的文字,哪些不是。当我梳理那条线时,我惊讶地发现,这条线,仍然同那古典文化的传承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尽管,我从来没有重视过和刻意了解过它!
  然而,我竟然要从米兰·昆德拉身上学习他如何继承欧洲小说的传统,从而才能把目光收回来移到自己国家的小说史上;也要从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折返回来关注与卡尔维诺的文学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的古代刘勰的文学理论——象这样的尴尬不知道还有多少,我为此感到惭愧、并且不安。
  
  古典文化的断裂之痛仍然在我们身上发生,这一切不过是五十年前的事情,而我们今天多少已经麻木不仁了。不可否认,半身瘫痪的人仍然可以生存下去,并且凭借移植来的假肢也可以照样行走,甚至借助更先进的代步工具可以走得更快。可是,同样没有人能够否认,用自己的双腿站立在大地上,吸纳自然地气的精华的感觉有多么独一无二。
  丽江的青年,也许他们当中已经有一部分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但我也怀疑,可能他们生命当中有一部分什么是永远也无法从故土带离的。
  
  古典文化,我从来没有爱过她,也从来不觉得有将自己同她联系起来的必要。但也许,真的是她一直在浇灌滋养着我的灵魂。也许,我也真的需要它,就象需要空气和水。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3 17:39

    姜辛说的好!古典文化正如空气和水一样地包围着我们,或者可以说它是我们的精神血肉,对它在这一百年的遭遇我的确是有些悲观,但关于它的消亡一说我简直想冷笑了:这一百年的最大文化悲哀便是与古典的断裂,文学的一蹶不振在此可以找到一解!
  
   为了加深印象,加段以前写的旧文: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也就构成了所有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源。李约瑟博士在《四海之内》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各国人民应该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千百年形成的思想体 系上的内在效能,决不能勉强地去接受欧洲的思想方式,更不能接受欧洲现代庸俗化的思想。”我想把这话刻在每个急功近利的国人心上,因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失误已太多,“五四”那一代急先锋在批判封建文化遗毒时,把婴儿和洗脚水都倒掉了
   白话文完全地代替了文言文。汉语言文化的圆融性和无限内蕴性从此便被西方语言分析性思维为特征的文化所隔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史的悲哀。
   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经哀叹当时的语言跟不上诗歌感觉的流泻,他认定这罪孽来自于马丁·路德,因为自路德开始结束了拉丁文,而开始了字母专制肆虐的时代,在通俗语言取代了古典语言之后,连诗人的内在想象力和思想都悄然而逝了。灵魂借以飞翔的翅膀由此折断了。
   看来,任何一个民族都应尊重自己充满灵性的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古老的智慧和崇高的信念。否则,一旦断绝了这种文化之根,那么,所有后世的人们都将成了精神上的漂泊者、思想上的孤儿。”
  

回    复    

回复人: outree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3 19:43

    呵呵。我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
  抓姜辛一点问题:之前你是喜欢《西方美术史》,不喜欢《东方美术史》。之前喜欢外国的古典音乐,不喜欢中国的民乐。后面才发现自己回来了——如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回来,如你所说,是一种“沉睡的唤醒”,自然无可非议。
  
  但事实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杂文语言”,确实来自于西方译著的影响。而西方文化对我们在精神上的影响和吞蚀,恐怕不啻于此。
  
  我所说的重点就在于:当你吸收一种文化,不是因为喜欢或向往,凡事先鉴别一番,追溯一番源流,方决定是否与它亲近一番。这样凡“中”必好,凡“外”必不好的判定方式,本身有没有问题?会不会显得看问题的方式简单和粗暴了些?
  
  另外,我很在意断了文化之根的后果,如闻中所引用的文字,最坏的结果,恐怕就是我们会变成精神上的漂泊者和思想上的孤儿。呵呵,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做一个流浪者,虽然孤独了些,但是,人的内心不一直都有一种流浪的情怀么。
  
  流浪者恐怕比固守家园者,总是走得更远,看得更开阔泥:)
  
  胡扯一番,当是抬杠,哈哈。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4 08:28

    也答outree:
  
  呵呵,没有刻意寻求答案,昨晚正好看《中国文学史》,看到先秦散文那一节。只说一个事实:那种议论语言的精妙和方式的多样,早在先秦时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里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了,而且在后世的影响也极其深远。
  
  重新重视古典文化的传承,并不等于拒斥西方文化,也并不存在“凡‘中’必好,凡‘外’必不好”的绝对标准。路,也许就在二者的摇摆和犹疑之间。而最终,肯定会有一个坚定的指向。就我个人来说,我想,这个最终的指向应该还是自己国家的文化。
  
  这么多年,无论怎样向外求索,除了剥下些知识和思想的鳞片,我以为自己的收获是甚微的。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我已经收获的那些知识和思想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对自己的一种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我想,是应该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了。
  
  一百年前,仁人智士们,不是也是这样把目光移向了外边的世界么?一百年后,这目光背后的底气似乎已经不足了,这目光也并不那么清澈坚定了,也许,是该收回它的时候了,重新望向业已陌生和遥远的中国古典文化。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4 08:53

    TO 闻中:
  
  先看这两段话:
  
  姜辛:特别奇怪,我以前接受中国传统的东西总觉得隔膜。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这是一种自己有意的排斥,对遥远的、异域世界的向往,还是无意的、自然而然如此。
  
  闻中: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失误已太多,“五四”那一代急先锋在批判封建文化遗毒时,把婴儿和洗脚水都倒掉了。白话文完全地代替了文言文。汉语言文化的圆融性和无限内蕴性从此便被西方语言分析性思维为特征的文化所隔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史的悲哀。
  
  本来我在写那段话时的确心里仍然是懵懂的。不过,闻中的这段话,让我有恍然大悟之感。白话文与文言文,或许,很大程度上让我未能亲近古典文化的阻隔就在这里!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5 13:08

    答咿宝:
  
  首先,我必须得声明:拥有家园,并不意味着固守家园。
  我不知道你所指的“走得更远”是什么意思!我有这么一个确信:没有方向的流浪,更远也是一种迷失。流浪的悲哀是家园的隐匿,后果是不知来自何方,也不知去向何处,陷入了一种深度的迷失;对于文化而言,那是气脉的涣散。
  
  我隐隐地担忧有些人又会轻狂地来一句:“无处是家处处家”!当一个人以此言作为自己离弃家园的遁词时,那么,我的意见是:“家”这个沉甸甸的字词在此已变得轻贱了!
  
  关于对家园的寻觅和回归,我举几个例子:
  1、想想吧!尤里西斯的回归行旅是何等的壮丽和艰难,那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回归意志——回到母体脐带的意识,象塞仁的迷人歌声、卡吕索女仙的长生许诺等这些途中多少的诱惑啊!都没能让他成为彻底的流浪汉,神的儿子毕竟非比凡胎,他一一摆脱,悲壮归家!如果这是部纯粹的无归属的流浪汉史诗,我想绝对不会让后人惊心动魄了3000来年。
  2、连堂吉坷德这样愁容满面的骑士,在幻想联翩的旅程中行侠仗义时,也要时时回归,几进几出,并能够每天想念着托波索迷人的达辛尼亚。
  3、东土唐僧的取经行程更是充满隐喻色彩:再遥远偏僻的西天真经,再艰辛无比的苦难旅途,也要取之归于东方盛唐。
  
  更轻狂的出走,也必将要付出更虔诚的回归,否则与古典的断裂的结果之一是:即便是满口洋话,一身锦衣,也将一无所为,我指的是对于我们共同的“家”———中华自古以来的汉语言文化。这几乎也是我的信念之一。

回    复    

回复人: outree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5 19:02

    TO闻中:
  
  你敢说你现在所操持与我辩论的语言,还能称之为汉语言么?呵呵。
  
  恐怕是早被西化过了的所谓汉语言吧。
  
  包括这种辩论手法、逻辑思维方式,哪一样不是西方飘来的东西:)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唱:洋装虽然穿在身,你心依然是中国心……哈哈。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7 11:34

    最能把家园建设好的我相信是那些行万里路的人——那些回归者;
  
  我一直梦想的也是想加入那个行列,不瞒你说:现在,我正在回归的途中!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7 21:40

    另一种观点(网友:玉德):
  
   中国古典文化,是个很大的题目,还没认真思考过,对它内涵的思考,对它内容与形式的思考。
   现在有一种观点,把古典文化的断层归咎于五四运动,认为百年来再没出过好文章,这恐怕是一种偏激和形而上学。五四运动倒掉了洗脚水,或许把盆子里的毛巾香皂也倒掉了,但婴儿没倒掉,因为它是有灵牲的,会自己跑出来。中国古典文化有着顽强的与时俱进的适应发展的生命力。
   这里有一个对古典文化吸收形和神上区分的问题。我以为,有其神韵足己,至于表达方式,不毕拘泥于古式,毕竟我们已经走进了白话文时代,毕竟白话文已经成为大众惟一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方式,而且,即使仅从神上说,古典也具有朴素、直观的特点。
   我也不赞成对古典文化的抛弃和鄙视,没有根的文化是浅薄和庸俗的。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古今中外
   俱为我用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坐庄:古典文化·消亡·传承 回复时间: 2003.09.08 08:34

    高古诗人荷尔德林在《致流浪者》中唱道:
  
   我寂然一身,但祖国之父,
   你就在我头上,超然于云雾之端!
   呵,万能的苍穹!
   还有你们,大地与光明!
   你们三位一体,永恒无极,
   宰割万物,施与慈爱。
   那把我紧系于你们的丝带永不断裂。
   我自你们溢出,
   追随你们而浪迹他乡,
   现在,我已饱阅人生,
   又与你们,与欢乐的神明同返故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