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哲学的入门
哲学就是“爱智慧”,所以看一点哲学,或者说学习一点哲学,就等于学习如何去爱智慧。至于爱完了智慧结果会如何,这个谁也不知道,不过王小波说了:“爱智慧”本身就很好。 有人以为看多一点哲学书,思想就会变得有深度,这大多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并不取决于他能够口述多少个哲学家的名字以及卖弄多少个哲学术语。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照搬某个哲学家的观点,不能习得他的思维方式,那么他终究只会变成一个貌似高深的蹩脚书橱。甚至从一个基本还亲切的人,变成一个言语乏味、面目可憎的人。 学习爱智慧的过程,在我看来,是为了将枯燥重复的日子变得稍稍有趣些,也是为了在注定的无意义中寻找一些可能的、偶然的有意义。某人九十高龄死时,念念不忘的是人生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情趣——光是这些小情趣,就值得人去忍耐长达一生的、枯燥难熬的小日子啦。 具体到我自己,是很希望藉哲学书习得一些诡辩和胡诌的技能。就象某网友说他认真地看维特根斯坦,是为了更好地掐架一样。事实上我所获颇丰,所以近年来胡诌的本事颇有些见涨。 也有网友向我请教想要“入门”应该看些什么书。我通常会建议他们去看看赵鑫珊和赵汀阳的小册子。赵鑫珊最早的一本讲哲学、艺术和科学关系的小册子,举例非常生动,理论非常浅显,有起源介绍,有比较和贯通,非常好看。至于赵汀阳,他的《思想之剑》也是很有趣的一本小书,里面的插图据说是他自己画的。 如果想全面地了解哲学发展的轨迹和体系,我建议可以读《苏菲的哲学》。这本书从一个十几岁小女孩的视角出发,讲她看理解到的一些哲学家的个性和他所持哲学理论的概略。我之前有过这本书,可惜没有能够细读,所以有机会要找来重读一遍。 至于具体到某一个哲学家的理论。在我看来,如果一早就有了维特根斯坦,谁还会去读罗素和摩尔呢。如果一早有了萨特,谁还会有兴趣去读海德格尔、黑格尔、胡塞尔和笛卡尔呢。总之我只看了这两位哲学家的一点点皮毛,已经觉得不必要再去看别人的东西啦。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人物,还有一位介于哲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人物很得我的欢心。他就是朱青生。他给他儿子取名叫“朱元璋”,说那就是“现代艺术”,呵呵。还有人叫他用一句话总结什么叫“现代艺术”,他只用了三个字:不知道。 不过读这些人的著作的时候,要很小心一点,他们前后期的理论,大多是相异甚至是相悖的——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当然是一个勤于反思的哲学家,所以这点并不希奇。 譬如萨特前期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有着尖锐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亡”的对立关系。到后期却宣扬“博爱”;又譬如说维特根斯坦前期认为哲学可以为学科分类,理出哪些是可以通过命题严谨表达的东西,哪些不是;而后期则强调,哲学不应该干涉学科分类。 赵汀阳前后期的理论也有一些差异,譬如之前他写论文,喜欢用一些“绝对真理”之类的大字眼,现在就很少用啦。并且意识到以前有些结论下得太大,太绝对。 所以读书的时候要警惕,一是要警惕经他人转述的某些理论,是否有断章取义之嫌,另外要警惕这部分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一个什么位置,起一个什么作用。如果你能体会到这一个人,在漫长的思索生涯中,思维上的点滴变迁,这样的乐趣,又岂是背几十个人名所能比。 如果说这些年来读这些哲学书学到了一点什么,我归纳一些,大致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不置可否、反思、沉默、可能性、偶然性……别小看这几个简单的字眼,也许正是它们,颠覆了我们本就经不起推敲的世界观。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 复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者。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