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优属先进个人材料 |
力所能及的奉献 伟大崇高的情怀
XXX,现年69岁,家住XXX,是一为普普通通、饱受煎熬的农村妇女。几年来,她尽力所之能及。怀着一个伟大母亲应有的情怀,为解放军战士缝制鞋垫1400余双,被当地干部群众和部队战士誉为;“新时代的拥军婆”。
艰难的经历,锤炼了伟大的情怀
XXX,今年已近古稀,是一为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现在她的日子或的充实,也很幸福。可是,她的经历并不平常,也不好似别人所想象的那样顺劲。1978年9月,在XXX工作的丈夫不幸因病去世,这对她拉说是天塌了下来,当时四个孩子都没长大,最小的只有8岁,为养家糊口,供给孩子们念书,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尝尽了生活的算咸苦辣。就这样,生活的磨练让她的意志变的越来越坚强。过了几年,孩子们慢慢长大,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农村改革解决了农民的温饱,她的生活处境一天比一天好。时下,她儿孙绕膝,衣食无忧,日子过的舒心自然,不用说,庄间群众对她已除去了往日的寒心,多起来的是欣慰和羡慕。但是,她并不想着过‘养尊处优”的生活,倒想着变眼下的"乐‘境为“苦”境,继承起往日“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的生活,用她老人家的饿话说:“人只要活一天,就不能闲着,闲人就是废人。’她总想着,现在还有能耐应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有一天她与邻居老人”忆旧”的时候,说起了当年红军北上路过义岗镇的情景,那些年轻的红军战士有的赤着脚,有的穿着草鞋,有的用拦布头裹着脚,还要和敌人打仗。49年解放了,义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当家作了主人,但当地老百姓并没有忘记人民子弟兵。想到这里,她心底豁然一热,就与儿女们商量,并托小女儿和妇联等组织联系,做起了给解放军战士缝制些垫的活。记的那是2003年的一天,她安装并擦洗了多年弃置不用的旧式缝纫机,亲自上街买了针、线、布料,又到鞋店不厌其烦的把各种型号的商品鞋底样拓了下来,还情邻居的几个热心老婆子帮忙剪料。开始做的鞋垫全是蓝、白一色的,后来小女儿建议,战士都年轻,他们既需要牢实的鞋垫,还喜爱有图案、花样的鞋垫。XXX老大娘一听,感到小女儿说的在理,开始“改进技术”。做贴花鞋垫。于是,多少个黎明,她开始‘上班”,炕头堆满了花花绿绿的线头布头;多少个傍晚,在夕阳的红光照耀下她一针针,千缝万纳......。十双、二十双、三十双......。39的、40的、1的......,她用简单的数字表达着灵魂深处不简单的情愫。
当年送新兵那天,她亲手将一百双鞋垫分装进人民子弟兵的军用挎包;2004年一百八十双;2005年二百双,2006年建军节来临,抗头的四大箱子八百一十双鞋垫整装待发。短短的四年,她为部队战士做鞋垫一千四百多双。“贡献”虽然微不足道。但一针针,一线线却做出了XXX老大娘对人民军队及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