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照五佛 |
阳光灿烂照五佛
文/侯志宏
2006年6月22日下午。
这是个无风少云、阳光灿烂的日子。
出租车在开往景泰五佛乡的公路上急驶。
车内没有空调,笔者一行甚感闷热难耐。窗外几点翠绿在灼热的沙丘上一晃而过,星稀的点绿不畏烈日、仰头微动,似乎在向大自然显示着生命的倔强和美丽。
绿色好心情。
当周围的绿色将车体包围时,一种特殊的、带着泥土芬芳的花香弥漫开来, 透着丝丝凉意。
——五佛乡到了。
人杰地灵的五佛必将有着迷人
的风采,衡量一个乡的发展,关键是要看
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五佛乡位居白银市景泰县东北,地处黄河沿岸;四面环山,具有腾格里沙漠边缘少有的盆地湿润小气候特征。全乡辖6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3071户15020人,有效灌溉面积14898亩,是景泰县唯一的万亩引黄自流灌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尤其适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近年来,五佛乡按照县委、县政府“项目带动、开放带动”战略,以“重振沿黄”为主题,实施“125”发展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撤乡建镇、重振沿黄),实施两个增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落实五大举措(科技兴乡、产业富乡、名特强乡、旅游活乡、依法治乡),全乡“万亩枣园”工程、排水治碱工程、日光温室建设工程等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初步建成大接杏基地600亩,大梨枣基地2400亩,大红枣基地6500亩,反季节瓜菜基地500亩(日光温室500座),建成冬青千只种羊改良基地,全乡养羊12000只,养猪4200头。农业生产反季节瓜菜业、特色林果业、养殖业、制种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旅游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沿寺旅游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乡个体工商户达210户,工业企业3家。农村初级市场基本形成,农民技术协会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五佛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7880万元,增长9%。农业总产值完成5290万元,增长11%。乡财政收入完成3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60元。
乡党委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围绕经济抓党建,依托优势促发展,1999年被白银市委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2000年被景泰县评为优秀乡镇党委,2001年,先后被省委、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被景泰县委评为“五好”红旗党委。全乡六个村都被评为五好村,其中西源、泰和两村被评为“五好”标兵村,2003年被县政府命名为“村民自治示范乡”。
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是一种表象,
十年前的五佛乡并不是“人间天堂”,
现任党委书记陈其勇十年前来到这里。
在采访中他的同事们说:
十年来他做了两件大事……
乡党委书记陈其勇在他的办公室接等了我们,但他不接受我们的采访。
他说:“五佛的变化确实很大,成绩归功于大家。如果想了解就到相关部门,村上、农家中去”。于是我们走村窜户,与村干部谈,与他的同事逐个了解,一个鲜活的陈其勇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1990年毕业于甘肃农大的陈其勇是1995年12月底调五佛乡的,弹指一挥间,他到五佛乡已整整度过了10个春秋。
陈书记中等个头,属瘦体力量型的那种,仪表不凡,极具个性,彰显出成熟男人特有的魅力。
他很健谈,言谈中有种特殊的决断力和感召力。
一个农民的儿子,实现农村的富裕是他的人生追求。
当陈其勇踏着这年冬天惟一的一场厚雪来到五佛乡时,眼前的五佛乡并不像他想像的那么好。
那年他刚满28岁,作为农大毕业生,经过几年风霜雪雨的艰苦磨练,早已在他的身上寻不到一丁点儿书生的味道。
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乡干部提升为副乡长。
调到五佛乡后,他仍然分管该乡的民政工作。
作为农大生,如何利用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造福于农,这应该是他的长处。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不仅仅是这个乡农业科技含量和基础的薄弱,更重要的是人心不稳。当时因各种原因,全乡上下人心浮动,干群关系紧张,对开展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面对这种情况,陈其勇首先做的是对全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他是农民的儿子,十分关心群众的疾苦。他认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是每个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熟悉乡情村情,他跑遍了全乡6个村56个村民小组,认真地进行走访了解。全乡的贫困户,谁家的啥情况、啥困难,他都心中有数,关怀备至。在救济款、粮的发放上,他从不优亲厚友。所以他每到一地,都颇受群众欢迎。妥善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成了他历年来工作的重头戏。
陈其勇是个工作狂,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到五佛乡后,他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五佛和其他乡镇相比,尽管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9亩,但有着靠黄河水较近的最大优势,光、热、水资源充裕,土地肥沃,发展农业是最根本的出路。但是,在农业生产上许多农民沿袭传统耕作方式,结构调整的幅度小,粗放经营,农业效益不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市、县委大力倡导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陈其勇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号召乡、村、组层层召开会议,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制定措施,狠抓落实,掀起了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高潮。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尤其农业灌溉更不能缺水,如果解决了供水问题,盐碱地将成为良田。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才能从跟本上让广大村民脱贫致富。
因此,他提议解决引水灌溉,让广大农户建设日光大棚项目,利用自然优势,建议发展特色林果业。
为了提高群众收入,彻底脱贫,发展日光温室支柱产业,他组织群众赴白银、武威、靖远等地学习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引进西瓜、甜瓜、茄子等品种,聘请技术人员指导种植,首先在本乡五佛渔场搞试点。经过试种,亩产值达5000元左右,日光温室面积很快在全乡扩展。为了打开销路,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他牵头组织成立了五佛乡瓜菜联营公司,组建营销网络,派遣人员外出联系销路,使五佛瓜菜产品远销青海、宁夏、内蒙等地。品种也发展为8个新品种,日光温室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五佛的日光温室。五佛乡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采取“行政推动、投入启动、科技带动、市场拉动”的有力措施,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目前已建成五佛渔场、大坪、陈滩、新庄四大日光温室片区,日光温室与露地精品蔬菜形成优势互补,确保了全乡瓜菜生产四季上市不断档。
2006年,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全县“十一五”规划将五佛列为“高产、优质、高效”现代设施农业区的机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促进群众增收的思路,提出“户均一棚”产业化建设目标,争取年内完成日光温室500座,并积极争取国家绿色产品认证,与陆地蔬菜相互补,全力打造景泰五佛精品瓜菜品牌,力争把五佛建成沿黄经济带上的精品瓜菜基地,使之成为五佛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20座日光温室完成墙体土建工程。
五佛乡日光温室总面积已达1348亩,亩产值在2.5万元左右,可实现年总产值3300万元。亩纯收入1.5万元左右,每年将为群众增收2000多万元。日光温室以较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带动了全乡群众打造景泰精品瓜菜园,实现瓜菜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五佛新农村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佛的万亩枣园。五佛乡是全县惟一的引黄自流灌区,乡地势较低,海拔13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60天,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优质特色林果业。针对这一天然优势,乡上在深入调查市场的基础上,确定了实施“人均一亩枣园”工程,大力发展红枣产业。
2005年县上出台了亩补助100元发展枣树的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乡发展枣产业的积极性。在县林业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鼓动群众联户连片开发荒山荒坡,筹资1000多万元开发二期四泵——一期二泵——兴水平淌——西源、老湾、泰和至金坪沿北面山坡,开发宜林沙化地、弃耕地、宜林荒山荒坡地6000多亩,定植枣树5500亩;兴建提灌泵站2处,建成了兴水红鼻梁近2000亩大片带、西源村后山坡1500亩大片带和老湾墩墩、泰和汉沟、冬青沙河两侧、金坪等1000亩左右大片带。
2006年,五佛乡计划新开发宜林荒山荒坡和沙化地8000亩,争取补助资金,定植大红枣6000亩,新建冬青三级、金坪旱地等2000亩以上大片带,通过招商引资,计划完成300万元的红枣加工生产线一条,使全乡枣园面积达2万亩以上,人均达到1亩。
大红枣种植第二年即可见效,四年后进入盛产期……
做事先做人, 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使五佛乡
发生了根本变化,陈其勇为这片土地
也付出了青春与汗水
实施排水治碱工程,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
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陈其勇带领乡村组干部、水委会成员,本着不等不靠,边干边争取项目资金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实施排水治碱工程,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改良。
乡上聘请水利技术人员进行考察、勘测、论证,编印了《五佛乡引黄自流灌区灌排规划》,分年度有步骤实施。
制定《规划》易,实施起来却难,尤其在资金无着落的情况下实施起来更难。为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陈其勇亲自带领乡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投工投劳,不怕脏,不怕累,一身水,一身泥,一身汗。采取自筹、赊借、贷款等形式多方筹资,并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凭借一股韧劲,三年中累计完成了8条16.22公里的排碱渠道衬砌任务。
尤其是前年春季黄河水位极低,春旱严重,陈其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分昼夜,四处奔波,寻找解决办法,有时一连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睡不上一个好觉。
没有挖掘机,他亲自出马联系;没有劳动力,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动员,号召和组织乡村干部、党员义务劳动。在他的带领下,仅利用10天时间,拓宽、挖深渠道5公里,保证了自流灌区的正常供水,确保了万亩农田的灌溉。
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陈其勇还十分重视文教、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
当他看到有些小学校舍年久失修,他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他又忙开了,他跑教育局、搞集资,筹划施工,乡里也压缩其他开支,在资金上尽量倾斜,最终筹资31万元,建成了五佛中学办公楼。
以“两基”达标为契机,对全乡11所中小学,添校舍、增设施,进行新建翻新,全乡大部分学校教学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时加大对乡中心卫生院的资金投入,配建了消毒室,解决了职工住房,安装了锅炉,增设病床和医疗器材,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每年还利用冬闲季节,他组织带领群众对乡村道路进行平整和铺垫。担任乡长两年中,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完成冬青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冬青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陈其勇在基层农村工作了十四年,养成了许多优良作风,他不论当副乡长,还是经联委主任,从不为自己及亲属谋私利。
当了乡长后,他对自己要求更严了,他常说:“要求干部做到的,首先领导要做到。领导都做不到,怎么教育和管理干部”。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乡长性格耿直,秉公办事,他对乡村干部也约法三章,上班期间不准酗酒,不准玩牌,下村不准吃、拿、卡、要,在处理违纪干部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严肃执纪,动真碰硬,不徇私情。
他就是这样抱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默默无闻地为搞好全乡各项工作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年来五佛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使得全乡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使得五佛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全乡林茂粮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改观,文化教育兴旺,旅游业逐步兴起,第三产业长足发展,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更加坚定。
笔者相信,五佛乡的明天会更加阳光灿烂!(4581字)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