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比训斥更适合孩子 |
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的衣服越加越厚。幼儿的自理能力势必受到影响。这不,今天一位幼儿就把小便弄在身上。
午餐快结束了,我正在擦拭课桌时,曹鑫宇小朋友就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要小便了。”我点点,让她去厕所。可是她没急着去厕所。而是站在我身边,我忙说:“你快去厕所,不然要来不及的哦。”经我这么一说,她眼睛瞄去我说:“老师,我小便了。”弄的我是一头雾水,难道说小便已经弄到身上?不可能啊,曹鑫宇小朋友自理能力较强的。不可能的事也时有发生,伸手一摸,裤子真的湿了。
我忙让她先进午睡室,安排其他幼儿看动画片。当我把她的湿裤子脱下来后,才发现她不只裤子是湿的,就是鞋子也湿了,看来她那小便已忍好长时间。午餐前组织幼儿上厕所,她肯定没去。看她怯怯的样式,责备的话已到嘴边,还是没说出来。这也难怪孩子啊,我思考着另一种方法,我说:“你现在冷吗?”看她似乎很冷样式,我接着说:“你今天还好,小便弄到身上,告诉了老师,老师马上帮你换上干净的裤子,你就不会受凉。如果你不跟老师说,老师就不知道,那你会很冷很冷,然后你就会感冒,你会很难受的啊。”“现在,老师让你睡到有太阳照到的小床上,等你爸爸给你送干净的鞋子,你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不时的点头,嘴里说着:“嗯,嗯,嗯。”我进一步启发她:“那你以后,要小便了怎么办呢?” 曹鑫宇小朋友可能看到我没责备她,一下子又一脸的灿烂,说:“我就自己去厕所。”我立即表扬她:“这就对了,你是好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呀,以后如果上厕所不会,可以喊老师的,还可以请好朋友帮助你哟!”
话虽这么说,可是时常监督孩子上厕所问题,还是必要的。老师的一双眼睛有时也顾不了这么多的。还是发挥小朋友的自身力量吧。我们就每组幼儿中选出一名较为能干的幼儿,来监督其他幼儿的入厕问题。一次,我去厕所准备冲洗水槽,一幕情境几乎让我晕倒,只见一名儿,蹲在另一在入厕幼儿的身边,把头低的不能再低。我强压住心中我怒火,装出一付笑脸问那幼儿:“***,你在做什么呀?”那个幼儿也笑脸相迎:“老师,我在帮你看他们有没有小便呀。”我心里一乐,心说:有你这么监督的吗?不是太认真了吧?我暗自庆幸没对那孩子发怒火。虽然我那笑脸是装出来,在纯洁的孩子面前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过去了。如何正确处理好这种情况呢?既不能挫伤了那孩子认真为教师办事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以后更好地为教师和同伴服务?这么想着,我把那孩子拉到身边,问到:“你除了像刚才这样监督不想上厕所的小朋友,还有什么办法也能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小便呢?”那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听了我的问话,用小手摸摸小脑袋,说:“让我想想。”在我启发引导下,他终于明白,要看哪个幼儿是否入厕只要站在旁边就能知道的。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起点,他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全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可塑性很强。但是,他们对单一的说教是不能接受的。这一年龄特点既为教师进行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又要求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语调要亲切,首先要使幼儿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让幼儿在得到肯定的基础上接受教师的提议。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切实从幼儿的要求出发,让幼儿明白事理。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方林 |
Re:明理比训斥更适合孩子 |
回复时间: |
2006.12.25 10:16 |
|
说真的,我很欣赏幼儿教师的!
祝福你开心快乐!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