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萧然315 收藏:0 回复:0 点击:4188 发表时间: 2007.01.26 19:32:10

一个愿意为刺绣艺术奉献终生的“艺人”


   千针万线绣出敦煌壁画
   丁永莲,一位普普通通的民间艺术家,一位愿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刺绣艺术的女人。她兢兢业业的做着属于她的事业……在延续刺绣艺术生命的路上,她每天给自己制定了8小时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一针一线地绣出敦煌壁画,飞天、观音等一个个的人物,这些作品在她的针法“调教”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多年来,在延续刺绣艺术生命的路上,她每天给自己制定了8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潜规,除了采购刺绣所需要的材料外,她没有逛过商场,也没有会过朋友,更没有欣赏过电视节目,完全将自己封闭在屋子里,足不出户。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和接受过任何刺绣专业的培训的她,用自己长满茧子的双手,一针一线地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这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热度。
   怀着对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满腔热情,在追求艺术殿堂的至高妙境里,丁老大胆创新,孤灯夜伴,将自己倾注着个人情感的10副刺绣巨作,欲无偿捐献给2008奥运会,以表达一位普通中国公民的赤子之情。
  
   追忆:艰难刺绣路苦尽甘来
   “在我12岁那年,母亲突然间撒手人寰,那时父亲又常年出差在外,家里只有我和哥哥,在艰难的生活中,我过早的学会了自立,做饭、洗衣服这些家务活也成了我的必修课。尽管如此,对艺术的挚爱之情丝毫没减。”丁永莲回忆道,从学校毕业后,她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兵团,1971年,调回兰州,在兰州制刷厂当保营员,不管工作多么忙碌,她从来没有停止对刺绣艺术的坚持。1998年,50岁的她退休了,她在内心开始构建一种新的生活,儿时留在脑海里的剪纸和刺绣艺术又开始在心底升腾。
  于是,在丁永莲的心里,萌生了将剪纸用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想法,因为在那时刺绣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正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忽略。丁老说:“我开始尝试着将剪纸画在布上,一次一次的重来,坚持不懈,从一个字,一个成语,一句唐诗开始画,一针一线地绣,刚开始,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学习临摹,终于进入了状态,作品也开始从当初的绣字逐渐转换到绣一些图案,这一成功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丁永莲说,尽管如此,她最初的作品还是不尽人意,由于临摹不到位,作品缺少应有的灵气。有一次,她邀请一位摄影师给自己最初的40多副作品拍照,可那位摄影师却断然拒绝了她的请求,其理由很简单,就是她的40副作品没有一副让他看好。在那时,自己的作品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她非常难过,回家后,一气之下将好多作品都剪得粉碎,并消沉了好些日子。但经自己的一番深思熟虑,她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又一次开始了自己的刺绣之路。1999年至2001年整整两年时间,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早上6时起床,除了三餐时间,一直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针线,将自己的心血全部投入到对刺绣艺术的钻研之中,尽管月工资只有500元,可刺绣所需的资料书和线布等材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她的女儿在去敦煌旅游时,为她购买了整套的敦煌壁画,这为她今后的刺绣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带来了新的灵感。
   潜规:成就208个人物大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对刺绣这一唯美艺术的挚爱,丁永莲在刺绣艺术之路上,一步一个台阶,不断的进步。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敦煌壁画用刺绣的方式搬到人们的视线中,于是,她开始挑战自我。
  丁永莲说:“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它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丁老的作品《莫高窟北魏持花菩萨》里,记者看到持花菩萨的脸型呈长条但又不失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十分匀称,其修长的身材,飘曳的衣裙,飞翔横空的姿态,表现出舞动的旋律。飞天的飞态有单飞,群飞,上飞,下飞,逆风顺风飞很多种,但形象清晰,有持花的、托花的、散花的,有手持箜篌、琵琶、横笛等乐器的,姿态多样。丁老说:“我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208个人物作品,在刺绣的过程中,飞天的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一个眼神,每一个细节她都不会忽略,用自己的领悟赋予飞天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的灵性。期间,除了较好构思和坚强的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心领神会……”
   除壁画人物之外,丁老还刺绣出了一些民间的寓言故事,如“松鹤延年”、“老鼠嫁女”、“孙悟空三打白箍精”、“哪吒闹海”等一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画面,不禁叫人浮想联翩……
   憾事:没有得意门生
   当记者向丁永莲老人问及潜心钻研了大半辈子刺绣,如果自己老了,不能进行刺绣时,内心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到那时,我会因为自己没有得意门生而深表惭愧。”丁老不假思索地说,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达,传统的手工刺绣逐渐被人们淡忘,而高科技的专业电脑培训,逐渐地被人们亲睐。虽然在招收学徒的过程中,她向学员不收取一分钱,但她招收的好多学徒缺乏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干劲儿,只是凭自己的“三分钟热气”和对刺绣艺术的好奇心理,盲目地学习,等体验到期间的酸苦时,他们普遍认为,手工刺绣是一种老之又老的陈俗,与时代步伐相互背离。所以,她曾招收过7位学员,虽然他们按照要求临摹了,但最终还是半途而废,她从来没有见到过学员完整的刺绣作品。
  丁永莲说:“我真的希望能有人认真的学习这门艺术,不要让它将来空白了。我有一个很大的愿望是将刺绣这个传统艺术能传承下去,不要让它消失了。”
   目标:填补刺绣艺术的“空白”
   “飞天壁画用刺绣的方式反映出来,并且绣出人物系列,是目前社会的空白,正因为是空白,我用刺绣的方式反映出来才具有创造性,而这样的创造对于我来说,更富有挑战性。”期间的酸甜苦辣,是不能用价值二字来衡量的。在她的生命中,唯一的奢求就是让自己的作品被大多数人欣赏,让他们知晓,在甘肃兰州曾有一位为民间刺绣艺术时刻奉献着热度的普通公民。
  丁永莲老人为了维持生计和取得刺绣所必须的材料,她将自己的8副飞天作品含泪卖了出去,她一遍又一遍地抚摩着作品,并默默目送着购买作品的人远去的背影…… 经过3个月时间的努力,被卖出的8副飞天作品又在丁永莲的巧手下变成了现实之中的奇迹。
   心愿:10副倾情巨作捐献2008奥运会
   “2001年,当我得知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后,彻夜未眠,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在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在2008奥运会来临之前,凭借我的双手,绣出全部的敦煌壁画人物,并将自己赋予着美好企愿的10副作品无偿捐献给奥运会,并在首都北京举办个人刺绣作品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作品……”丁老说,如今她的这些作品已经全部完成。她正在筹备着准备在5月份的时候,和老伴动身去北京,以了却多年来的夙愿。
  在丁永莲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了她的寓意深刻的,准备献于奥运会的10副作品。其中最为完美的是一副名为“腾飞”的刺绣。在这副作品中,绣着一条腾空而起的绚丽多姿的龙,而在龙的背部是五个福娃。这是她最得意的创作,她说她创作此作品的初衷是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豪,龙是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图腾崇拜。而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这五个福娃代表着北京人民、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将这二者完美结合起来,丁老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涵义——腾飞,奥运在腾飞,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腾飞。尽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记者没有拍到包括“腾飞”在内的这十副作品的照片,但在这里记者和广大读者一起期待着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一睹它的倩影。
   记者 吴永隆 实习生 王心平 文/图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丁老师的过程中,我深深得被她对艺术的执著精神感动着,同时,也被她潜心刺绣出来的200多副人物作品所叹服,也许,捐献作品和去北京办展览的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依然漫长,但作为一名为刺绣艺术奉献了大半辈子的丁老师来说,无论多难,她都要走下去,一如她所说的,传承传统艺术,延续刺绣艺术的生命,发扬甘肃的文化,使她一生中最无悔的事业……
   各位林子中的朋友,之所以将自己采访并发表的稿子发布在林子中,只是希望大家了解,在甘肃曾有一位为了刺绣艺术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着,并时刻奉献着热度的老人,并希望大家给本人提供相关的网站,让丁老师的夙愿,还有多年来的梦想如愿以偿……
  


转载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