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葱茏入梦来 |
一树葱茏入梦来
文/刘继兴
《祁隽藻书法精典》由三晋文化研究会、祁隽藻研究会、山西省博物馆编制,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玉明送给笔者一本,嘱余写篇推介文章。
翻阅着定价不菲、印制精美的《祁隽藻书法精典》,美的享受充溢心间。经典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不仅在当时领风气之先,成时代之圭臬,而且能布泽于世,浸润身后的所有岁月。
如果说山西五千年文化积淀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么,祁隽藻则是这片茂林修竹中枝叶参天的大树。
头顶浩瀚天空,撑起一树绿荫。
好大的一棵树,大写的一个人。
祁隽藻是谁?他有哪些卓尔不凡之处?尽管祁隽藻产生巨大影响的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太久远,但大多数人似乎对其很陌生。这无疑是三晋文化的一个命题,对之的破解将会使更多的人能更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足以自豪的本土文化,从而更加增进我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沃土的深情。
祁隽藻,生于1793年,卒于1866年,字叔颖、淳甫,后改为实甫;号观斋、息翁,谥文端,山西省寿阳县平舒村人。清嘉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山西在清朝居官最高最久的人。他曾给道光、咸丰、同治三代皇帝当过讲官与老师,还教过同治皇帝书法,世称“三代帝师”。
人臣之高,无如帝师。祁隽藻为三代皇帝讲授经史,足可见其才学之高。
作为朝廷重臣,祁隽藻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更重要的是,他能时时记得体恤下情,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不染纤尘。在当时的京城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贪官逛和府,清官访祁宅。这是对祁隽藻为官40余年、一生清正廉洁的中肯评价。我们不知当年的“祁相国府”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奢华。仅从寿阳平舒村的祁家旧居遗存来看,与平常百姓家无异,与阳城陈廷敬气势恢宏的“皇城相府”更不可同日而语。
寿阳老家,是祁隽藻梦中永远的青草地。他一生中在寿阳老家住了10年之久,有5年是在寿阳读书,另5年则是因父母亲去世,守孝或养病回寿阳的。宦海生涯中,他回寿阳的时间可占到四分之一。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必要,把寿阳老家的“相府”修建得富丽堂皇,这也符合封建官吏仕途得志衣锦还乡后的一贯做法,但祁隽藻并没有这么做,这一点难能可贵。放眼历史,有几人能有如此思想境界?其廉法自律,对后人颇多启迪。
祁隽藻传世者,一是其著作《马首农言》,已被公认为我国农学宝贵遗产。一是3000多首诗作,徐继畲以诗尊之“相业诗名两相称,寿阳端合此欧阳”。三是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之誉的大量书法作品,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意到笔随,自成一格,在清代中晚期被誉为“一时之最”。
祁隽藻有不少行楷书刻本流传于世,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真迹被众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家巨金购藏。晋祠、太谷三多堂、灵石王家大院、阳泉、平定、闻喜、高平、寿阳等地,都存有祁隽藻写的碑文;北京八大处、河北、西安、湖南、福建也留有他写的碑文和牌匾;全国知名的博物馆、图书馆存有他写的中堂、对联真迹数百件,奏折、诗稿信函百万余言,这些墨宝都体现了祁隽藻飘逸旷达的大家风范。
对于书学,祁隽藻亦深有研究,曾与何绍基论书,称“南北书派本代兴”,认为书法的替代是正常的,“典型虽云有前矩,浩气独出无同能”,“妙哉有神不肖貌,特标颜性裹锋凌”,主张“能言也能贱”,对古人书法的考证、评论,均有独到的哲理感悟。
生前繁华草头露,死后风流陌上花。祁隽藻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精神财富,也为三晋文化发展史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曾经有过这样的人物,使得三晋文化多了几分厚重感,多了几分创造力!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