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大巴山南麓深处,紧靠秦岭。这儿,多的是山,山的险峻与秀丽相融成一份情愫,萦绕在我心底让常年在外的我挥之不去。故乡的香炉山又是山中之秀,名列故乡“四大名山”之首。小时候,乘火车经过香炉山山脚,探出头仰望山顶,酷似香炉,云雾缭绕,如炉内焚香。陌生的乘客即使不知山名,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香炉山”这一名字。后来听长者讲到很多关于香炉山的传说故事,对它就更加向往,向往爬到山顶看看神奇的香炉,然后俯瞰大地,高呼几声。儿时的愿望迟迟未实现,机缘终于在丁亥年正月初三来临,和堂哥、堂嫂及小侄子一行四人登访了香炉山。当然,这次登访也有另一目的,为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寻找题材。
我们一行四人先从双河镇坐“摩的”(即摩托,乡镇普遍的一种交通工具)沿210国道到香炉山山脚。香炉山的交通位置得天独厚,位于210国道旁,襄渝铁路也从山脚穿过并有一小站“双河站”。因此,这为邻近镇以及县市的游人香客们登访提供了相当便利的交通。当我们到山脚时,已经停有很多汽车、摩的,路旁的商店也坐了很多游人在歇息,卖香火纸钱的小贩也忙着招呼生意。
一座牌坊式的山门竖在路旁的石梯口。看来年代已经久远,石质的牌坊风化的相当斑驳,只有“香炉山”字样的匾额能够辨认,门联已经消失在时空中,似乎在提醒游人,尽管经历了历史兴亡,人世沧桑,香炉山亦沉浮如斯。原来,由于此山拔地而起,山势巍峨,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易守难攻。在刀剑称雄的年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此常为农民起义的聚集点和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北宋时,巴州县民田虎、田豹在此占山为王,打富济贫。明末农民起义时,张献忠的部将宁秉文也占踞此山抗清。清代白莲教起义,教徒冷天禄也占此山反抗满清王朝。1933年红军解放双河后,西北军区263团团部设在此山老瓦坪。1934年1月15日至18日,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许世友与国民党陆军21军3师许绍宗旅及马云平部在此激战三日,红军毙敌千余人,大挫敌军威风。经历这么多的事件这座山门依旧保持它独特的风貌迎接游人,实属大幸。
整齐的石梯看来不久前经过修葺,全是精致的青石。想到小学时的那篇课文《挑山工》,于是我们也学着挑山工的步伐前进。山势越来越险峻,石梯也愈来愈陡峭。后面的人只能望着前面人的脚,如果转头看刚登过的石梯,不由心头一紧,急忙站稳,惟恐稍不小心就会沿着石梯滚下去。登上一段时间,好不容易有了一平台,急忙找块青石坐下歇息。忽然发现旁边有一简陋的神龛,三块小石板倚土搭成一小空间,里面供奉着一尊彩绘的观音,惟妙惟肖,看来是民间艺人的杰作。神龛前的香台里插着几柱正燃着的香,紧靠的泥地上码着几个苹果,还有一堆刚烧尽的纸灰,几滴鸡血的痕迹也隐约可见。应该说这种神龛在农村普遍存在,几乎每座山都有那么几座,要么供奉观音,要么供奉土地神。遇到鬼节、春节等节日,附近的农民会在神龛前烧香并提只即将宰杀的鸡在这儿点血,留下一地鸡血,且从神龛一直到他家门口都会看到鲜红的血迹。小时候看到这些总觉得很害怕,敬而远之,惟恐有鬼似的。现在通过接触到宗教的一些知识,方放下恐惧之心,明白到这只是大众的信仰表现,也沉淀成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挖掘它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稍事休息,又开始继续攀登。接下来的仍是陡峭的石梯。隐约可见石梯的“尽头”,心里不由一喜,以为快到山顶了。于是大家更是卖力攀登,尤其是小侄子,走在最前面,一心要做第一个爬顶的人。气喘吁吁的爬到了“尽头”,不觉心头一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原来这个“尽头”只是一段缓冲的平地,刚才登的只是一小段而已。站在这里望山顶还远着呢,白色的香炉尖耸入云,俯瞰着众生,似乎在激励着游人香客千万别泄气。感叹之余,继续我们的行程。接下来的就是平缓的山间小道,两旁都是苍翠的松柏林,颇为幽静。金黄的松叶铺满地面,踩上去柔柔的。不时有鸟儿鸣叫,婉转的声音在时空中回荡。冬日的太阳懒懒的投射在树林里,增添着山林之乐。五柳先生要是归卧此山,又会留下多少佳作?偶尔看到游人拿着数码相机记录着美景,时空又回到了现代生活。大家互相招呼,才知道他们是邻市的香客,每年都要来这儿烧香祈福。
渐渐的走出了树林,便又是石梯。已经能够听到山顶的鞭炮声和前面断断续续的人声。不时有游人香客带着满意的笑容往山下走。石梯弯弯曲曲,甚是崎岖。突然路旁卧一巨石,石岩壁上留有一幅石刻,署名是张静山。所刻画图案是一位僧人,在石穴内盘膝而坐,面前设一香案,案上有炉,炉内烟雾缭绕,飘拂自然。石穴处有一古松,苍劲挺拔,枝干劲直。图案侧边有一题词是:“花过浓时尤艳,松临冽境甚献,信处佛灵地,依然四景无患,情愿,情愿,一桩阴雨遍念。张静山”。字迹潇酒流畅,如行云流水,实非等闲之作。一位香客缓缓的道出了石刻的来历。原来这张静山是元、明时代的人,自幼习文,但仕途不佳,因而看破红尘,便来到香炉山上修道。当他修造成功之日,便摘下一松枝,在石壁上刻下此画。据说张静山题完石刻后,扔下松枝,驾云随天而去。张静山石刻流传甚远,凡是文人墨客到香炉山游玩,经过张静山石刻处无不大加赞赏。
一行人谈论着不知不觉已到第二重山门了。山门四周全是峭壁,只有一条极窄的石梯通向它,真是一个好关口。也印证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这是一兵家必争之地并非虚传。一工作人员站在山门旁卖票,两元一张。我拿出学生证,说明我是C大宗教所的研究生,慕名此山已久,准备对香炉山做一调查。他慷慨的让我们进了山门,并请旁边一位年长的大叔陪同我们充当下“向导”。和大叔攀谈,知道他姓田,快六十了,祖辈一直生活在香炉山上,靠山上几亩薄地和卖点香蜡、百货为生。县里和市里编地方志时写香炉山条目时都找他聊过,对香炉山的历史相当清楚。由于这第二重山门到山顶还有段距离,他就讲起了香炉山的过去。从他的口中,我对香炉山的了解又多了几分。
香炉山高1042.6米。相传在北宋时名大炉山、元代名虎头山。仰望山顶,酷似香炉,故在清代更名为香炉山,沿用至今。它集佛教、道教为一体,初一、十五香客不断,每逢三月初三会期,香客游人如潮,热闹非凡,近有宣汉、达县、平昌、通江、万源等地香客,远有河南、河北、陕西、福建等省的善男信女。香炉山建庙宇是在清乾隆年间,始名报国寺,主祀岳飞。嘉庆四年遭火灾后复修庙宇,才主祀真武祖师。后又遭火灾,直到民国四年在里人王精轩、王道澜的倡议下,募捐钱财再修,时达四年之久,终成辉煌的七层殿堂。当时山上塑雕佛像数百尊,并修了乐楼和香客游人的住所,千百人聚集在此,可以饮居不愁。暮鼓晨钟,传道说法,名扬蜀川内外。经过战乱和文革,原有上山的四十八道寨门现只留下了四道完整的寨门,其中有两道门还是经修复而保存下来的,其余还有几处寨门的遗迹。很多一度雄伟的庙堂变成了废墟。以前还有很多僧人,但后来大都还俗。
交谈之中我们来到了第三重山门。一进山门,诺大的平地上建有两处瓦房。田大叔指着紧靠山门的一处说这是他的房屋。房前的小摊上摆着香蜡鞭炮、饮料、方便面以及一些零食,他说这些商品都是自己从山脚背上来的。生活之艰辛由此可见。平地的尽头很大一快空地是放鞭炮的地方,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在山顶,浓烈的火药味充斥在空气中。旁边有一比较大的神龛,里面立着土地爷。
继续往上走,曲折的小路通往山顶的玄祖庙。小路旁接二连三的有神龛,数了数,有15座!!每个神龛前都有香客在插香并拱手作揖。大叔说,香客要在每个神龛前插三根香,以示虔诚。在第四重山门外,有一巨石悬入半空,大叔说这叫盘龙石。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下所有的龙修炼成精后,都要到这块石头上来比长短。如果龙比石头长,玉帝要斩这条龙;龙比石头短,玉帝也要斩这条龙;只有与石头一样长短,才能允许下东海为正龙。因而,这块石头成了量龙的标准。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长了斩,短了斩,不长不短下东海”。其实,这块巨石旁原有两棵大青杠树,两棵树的根盘旋连结在一起,很象两条龙。因此,人们把这块巨石叫“盘龙石”。在盘龙石下面,并排耸立着两块巨石,其中有一块巨石的顶部平坦方正,仔细一看,还可隐约看到上面刻有棋纹,这块巨石叫棋盘石。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青年,虽为人忠厚,但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穷苦,长到36岁,仍未婚配。一天晚上,这位青年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老翁对青年说:“你要想婚配,必须到香炉山顶找一下棋的仙人指点”。梦醒后,这位青年感到十分奇怪。于是,按照梦中老翁的指点来到香炉山。上山后,他果然看到有两位老者相对坐在巨石顶端下棋。这位青年人跑到一位白发老者面前双膝跪下。等到一盘棋下完,下棋的这位白发老人询问为何下跪,青年说明了梦中原委,白发老者听后哈哈一笑说:“你的婚配在战场,你要投军才好。”于是,青年人按照仙人指点投军为军士。青年投军后,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后升任为将军。在一次与敌军交战中,青年将军的对手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将。这员女将看到青年将军武艺高强人才英俊,遂生爱慕之心。于是假意战败当边战边退。退到数里,来到一片树林处,女将下马向青年将军说明自己是该国王的女儿,并向青年将军求婚。青年将军说:“背国结亲,依法该斩,我实在不敢答应。”女将回答说:“我回去劝说父王带领兵马前来投降,就可以不斩杀你了。”青年将军将女将放回去。不几日,果然见敌国首领率队前来投城。青年将军为国立了大功,当然,他与那位年轻貌美的公主也结成了恩爱夫妻。
进了第四重山门,也就到了香炉山的山顶了。耸立在眼前的是玄祖庙,也算是主山的最高点了。站在玄祖庙往四下望,群山皆在脚下。不由得想到“一览众山小”。据说当初修玄祖庙前,曾请了两位有名的地理先生来勘察选择地址。第一位地理先生选好地址,就在奠基处丢下一枚铜钱,上面盖上泥土。第二位地理先生到山上选好地址后,就在选好的地址处扎下一根铁针。这根铁针恰好从埋下的铜钱中间的方孔扎下。两位地理先生都选定了这里作为玄祖庙的奠基点,大家都认为这里是个好地方,所以就在这里奠基修起了玄祖庙。难怪玄祖爷在香炉山定位后,一直为香客消灾祛病,显圣很远。原来,他坐阵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很多香客在庙里朝拜。看着庙里的众多的神位,我很是纳闷,无法做出佛道之分——有释迦牟尼、观音、玄祖爷、玉皇大帝、财神爷的塑像。一位神婆拿着一大把香站在庙前,带领着一大群香客朝东方拱手作揖。她口中念念有词,不过明显不是经文,而是将香客的姓名、来处、愿望等揉杂在一起的临时组合罢了。但香客们的虔诚并为因此削弱。然后转身又对着各尊神像一一叩拜。神婆的声音混杂着烟火让人恍惚不定,有种迷醉的状态。朝拜完毕,接着又是下一批香客在神婆的带领下继续。
眼前的景象与我想象中的作为圣地的香炉山相去甚远。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民众原始朴素的信仰呢?虽然不能分清佛道,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神的敬畏以及希望通过的神的祈求而获得福报的单纯之心;虽然朝拜仪式是那么的简单甚至原始,但同样表达了他们对终极的追求对美满生活渴望。这使我想到当代宗教哲学界比较热门的话题——多元论的宗教对话。以John Hick为代表的多元论倡导者力主宗教间的平等对话,认为每一宗教都是对终极的正确追求,因此,宗教间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话,进而促进和平以及解决全球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虽然此理论遭受很多批判甚至实践也阻力重重,但它对于人类仍不失为一大希望,至少比排他论、兼并论更有优势。以这种理论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宗教或者信仰群体,将会发现宗教间的代沟或许并不是那么明显。佛道神像共庙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或许可用“三教合一”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文化也许就建构在此种融合之中。宗教间的融合究竟是怎样一种现状,值得为之继续考察。
从山顶往下走,我沉思着作为“圣地”的香炉山与刚看到的景况的反差。香炉山作为本地一大“名山”,是否有继续开发的必要?宗教作为现在的旅游热点,各地都开发得如火如荼,“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种开发对于宗教利弊何在?当前以有相当部分的舆论在批判这种现象,足以警示相关部门。或许没有僧人,只有神婆自唱的仪式更可取?
田大叔继续介绍着香炉山的传说故事,神水湾、望江亭、舍身岩、打儿窝、分金亭、川剧《四下河南》等等。同行的小侄子听得津津有味,看来这些故事能够继续流传。香炉山,依旧会保持它的“圣地”形象。
------------------------ 这个男人已经死了
现在慢慢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