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 首届上海国际艺术精品展览会于上海展览中心西馆开幕,为期10天,主办方将其定位为最顶级、最经典的艺术品博览会,于是慕名前往.但因行程仓促,只是走马观花.
与一般展览面向大众不同,此次精品展给人的感觉是主要面对上流社会.且不说展览会开幕日被设定为私人观赏会,就是在剩余的9天,公众也只能在中午12点以后入场,12点以前被设计为贵宾和买家参观时段.普通观众参观票价为RMB200,为上海博物馆“从提香到戈雅”艺术珍品展票价的10倍,倒是很有效地抑制了人流量,所以没有出现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现象,而这正是主办方所希望看到的——他们希望更有针对性地接待进入场地的观众,并避免过多的参观人群对那些没有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的艺术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害。相对于RMB200的门票而言,入场费为RMB6800的慈善晚宴则离普通民众更远.好在自己的收入还买得起一张门票,也就把精力集中在展览本身上.
展览以古代经典为主,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古董家具、珠宝、银器等世界各地各种艺术门类,总价值超过100亿元,拿艺术展副主席马西明·伯克的话来说就是“绘画从莫奈、雷诺阿、毕加索到凡·代克,雕塑从古代非洲到当代欧洲,古董从西方壁毯到中国古代青铜。珠宝商从比利时Leysen珠宝公司到Chatila家族。我们带来了王室成员、电影明星、名人贵族及其专享的令人眩目的珠宝。”此言不虚,因为自己一入展厅就被璀璨的珠宝晃花了眼睛,印象最深的是日内瓦Aviva珠宝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绿宝石以及比利时Leysen珠宝公司价值五百多多万人民币的“幻想”缤纷手镯。虽如此,在我看来,与其隔着玻璃看珠宝,还不如凑近名画看笔触.诚如展方所言,展览力图呈现的确实是被国际性专家认可的经典之作,这点从多家国内外知名画廊的参展可见一斑,如歌剧院画廊(Opera Gallery)、托马斯画廊(Galerie Thomas),百鹤高画廊(Berko Fine Paintings),安德森画廊(Anderson Galleries),J&G画廊和为永画廊(Galerie Tamenaga)等等.
展品中颇有几幅世界绘画大师的传世名画,如凡.代克的《圣菲利普》,毕加索的《沙滩男女》,夏加尔的《充满鲜花与情人的村庄》,雷诺阿的《戴花冠的少女》,莫奈的《夕阳下的村庄》等等。我很喜欢凡.代克的《圣菲利普》,这幅笔法奔放的作品以极佳的光影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圣徒凝视苍穹的眼神和花白的须发,那种笼罩着淡淡忧伤的坚忍和执着很让人感动. 毕加索的《沙滩男女》,则以极简的线条和色块分割画面,呈现一坐一卧的两个抽象人体.夏加尔来了好几幅作品,似乎都与繁密得有些朦胧的花束有关, 画面情境轻松浪漫,让观者的脚步也跟着轻快起来.雷诺阿的《戴花冠的少女》描绘了一个头戴花冠的年轻女郎形象,红色罩衫下露出的一抹白色有效平衡了整体色彩, 浅金色的项链与柔软卷曲的金发相呼应, 笔触洗练, 颜色明艳, 鲜花和少女都显得生机勃勃.莫奈的《夕阳下的村庄》则把夕阳西下时云彩的无穷变幻和河面潋滟的波光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的代表作《玛丽莲.梦露》,那是老远就能注意到的.相比之下,带给我最大惊喜的是De Jonckheere、Salomon Lilian画廊展出的荷兰和佛兰德斯十七世纪油画作品.我在每一幅画前驻足良久,欣赏着海景画中的船只和街景画中高而窄的店门,以及掩映在树丛中的尖屋顶.这些几百年前的风景与我数年前踏访的几乎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弗莱芒人对自己传统保护的用心.花卉画中我最喜欢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的铁线莲和大丽花,它们盛开在田间野地,有一种自在张扬的美.还有一组印象深刻的作品是Rob Wynne的蘑菇, 作者对玻璃吹制技巧的娴熟掌握带给伞盖,伞柄真实的膨胀感,而由釉层带来的亮丽润泽在吸引观者目光的同时明确表达它的危险,充分反映了人类感受的二元性.
二楼有一些珠宝绘画以外的展品:布鲁塞尔的扎达画廊(Zada Gallery)的古老地毯和挂毯以及法国夏德洛古董店(Michel-Guy Chadelaud)的19世纪古董家具,都体现了欧洲工匠的精湛技艺,也让人想见当时拥有者生活的奢华.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参展作品中, 有诸多中国画家出现,如谢稚柳,陈佩秋,赵无极, 陈洪江(音),潘德海,韩娅娟等,他们的作品有的由国内画廊选送,有的被海外画廊带回中国,为展览注入了一股东方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