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色戒》批判的批判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阎女士在《色戒》中只看见色情,那我无语了——作为题记。
驳别人观点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因为舆论自由,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力,“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支持你说话的权利”,驳别人观点首先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而且同时,我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反观点作为自己的利器,只是像手持空物的挑衅者,我的后盾是虚无,但我也必须将这空物投掷出去,因为阎女士对《色戒》的评判太有些过分,让作为《色戒》影迷的我按耐不住,心里的话不吐不快。当然必须肯定的是阎女士怀有的一颗济世救民的热心,以及以呐喊者的姿态想要唤醒昏睡的民众的精英逸风。首先声明,这里的驳只就电影本身展开,并不对人。下面是我就阎第一篇批判文做的反驳。
阎女士称“《色戒》构成了对中国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强暴””,“李安导演应向国人道歉”,理由有三:
1、《色戒》美化汉奸的电影策略;
2、《色戒》在美化汉奸的同时,对抗日志士的丑化和矮化,构成了对中国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强暴”,李安导演应向国人道歉;
3、《色戒》的色情暴露是对张爱玲的故意误读。大量色情戏构成对观众的视觉强暴,对当下文化环境的色情污染。
关于1
阎女士认为,导演李安将原小说里“鼠相”的易由梁朝伟饰演,是对汉奸的美化,导演必须向国人道歉。
窃以为,且不说导演选演员有自己的自由,如果原“鼠相”的易由梁演是美化汉奸,那著名演员唐国强曾演过“马脸”的朱元璋,是不是也在美化封建君主,是不是也要给电视剧导演扣上讴歌封建暴君的大帽子呢?况且电视剧的观众更普遍,更是妇孺皆有,是不是毒害更深呢?再者,由高大的濮存昕演只有1.58米的鲁迅是不是也是在美化呢?(或者美化的是鲁迅就可以美化,就不用道歉?不仅不用道歉,还要热泪盈眶地感激?)
回到电影《色戒》本身,难道李安没有对汉奸表达自己的态度吗? 影片一开始,一只狗的特写已经交待一切。而后这只狗还曾多次在影片出现,难道用狗犬来隐喻汉奸不比“鼠相”更传神深刻?(另外,因演《色戒》而大幅消瘦的梁朝伟还真有几分鼠相,仔细比较)
阎女士第二个论据是李安对故事情节的美化。称“影片基本隐去了他(易)作为汉奸出卖民族利益、屠杀抗日志士的残暴。李安自己把影片定位在抗日历史时期,却几乎看不到一个日本人,看不到血腥的杀戮和人性污秽。”
如果阎女士上述的言论是发自肺腑,那么她看电影的时候要么心猿意马了要么就是刻意地断章取义。《色戒》,易出现的第一幕就是在凶残血腥、阴暗恐怖的类似“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的杀人屠场,其身旁还有日本人的鹰犬张秘书(与易不同,其才是彻底的汉奸,其任务之一还负责监视易),电影已经先声夺人地交待易的汉奸工作及凶残背景,阎怎么能说“基本隐去”呢。而且电影随后对这个魔窟还有多出展现,总是漆黑的夜配以阴抑的音乐,无不给人以压抑及血腥的联想。易在汽车里向王佳芝描述工作的场景,更是交代了特务工作的血腥,易踢破了以前党校同学的脑袋,而让他气愤的竟是脑浆喷了他的皮鞋,对易的凶残及冷酷让人不寒而栗。
阎女士还说影片没有看到日本人。影片里几处看似随意的镜头举重若轻地交待了日占上海死伤遍野、民生疾苦的生存境况,而这些,很自然的会让人联想到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怎么能说“基本隐去”呢。难道非得大红大紫的渲染,非得有大段日本人烧杀抢掠的镜头才能表现日本人的罪恶吗?
况且,《色戒》里张秘书所代表的正是日本势力,其表面上是易的秘书,其实是魔窟真正的主人,其不仅真正杀人投敌,还逼迫易做卖国的事,监视易,威胁易。张秘书看似平凡却最是阴毒和狡谲,他比易更有来头,因为他的背后是更庞大的日本侵略者。日本人看似不在却处处操控时局,明白了张秘书的身份自然会对其背后的日本势力咬牙切齿。
另外,易与王佳芝在虹口见到的日本人穷形尽相,难道他们不是“日本人”,难道看到他们不会让人对日本人感到厌恶及气愤吗?
李安对日本人的刻画口子很小,但力道很深,恰似《辛德勒的名单》里穿红色裙子的女孩,用笔不多,却对侵略者罪恶的描写入木三分。
阎女士称“影片为易先生所设置的场景,要么在温馨公寓里,要么在豪华汽车上;要么在时尚奢侈品商店中。于是,易先生被置换成现代文明的高雅象征,令人艳羡的时尚人物;”
看到过一则评论,说如果抗日时期的普通工人的工作是每月2000元的话,那胡兰成当时在汪伪政府的工资为36万每月,这么高的工资,不在“豪华汽车,时尚奢侈商店”的话,那他会出现在哪里?同理,对易。这里,正说明了李安对历史的还原,还人物以真实的历史环境,如果对阎女士而言,这也算错,那我真没什么好说的了。
关于2
“在这个团体中,男子们懦弱、无能,而女主人公王佳芝则是性受虐狂和为了一枚戒指能够出卖灵魂的小女人。”
不得不承认,李安有意把以邝为首的团体表现的幼稚,但却不是懦弱、无能。如果懦弱的话不会去参加刺杀活动,如果无能的话不会把一句“中国不能亡”的戏排演的那么好,不会像模像样的去搞一出刺杀活动。但他们幼稚,因为他们是学生。学生激进又盲目,特别是大学生,《霸王别姬》里英达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已经表达的很深刻了,大学生很爱国,但他们很幼稚。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阎女士拿这个指责李安,有些太苛刻了。
至于阎女士说“王佳芝则是性受虐狂和为了一枚戒指能够出卖灵魂的小女人”,我简直无语了。首先,在我看来,易第一次与王的床戏根本不是性虐待,而是一个资深特务对女特务的抓捕与搜身,因为易必须要在明确王没有凶器的前提下才会和她有进一步的发展——易的一连串动作明显是在进行抓捕和搜身而不是性虐待,SM在那个时代还不时髦。
至于说王是为了一枚戒指而出卖灵魂的小女人,我更是无话可说了。看到这种论断,我简直要喷饭了,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汉姆莱特,还真有人认死理。
“影片的实际指向不仅是抗日志士被丑化,更是强暴了中国文化,强暴了国人对悲壮辉煌的民族抗战史的记忆,强暴了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和尊严。”
阎女士在这里上纲上线,难道国人只能看《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只有把这些影片拿到国外去放才是捍卫“中国文化”,才是对“国人对悲壮辉煌的民族抗战史的记忆”,才能维护“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和尊严”?
李安很特殊,李安出生成长在台湾,却生活在美国,其的历史观肯定与听着革命歌曲长大的阎女士有很大不同,李安的《色戒》肯定与国内的任何一位导演的电影有很大不同,好事者可以把《色戒》当作研究以李安为代表的一种特殊人群的历史观的资料,但不能要求李安拍出一部让阎女士产生共鸣的红色革命电影,更不能任意拔高,上纲上线,仿佛文化大革命又回来了。
什么是强暴,还有什么比近现代史的书写还要强暴的事情吗?
关于3
《色戒》的色情暴露是对张爱玲的故意误读。大量色情戏构成对观众的视觉强暴,对当下文化环境的色情污染。
阎女士看来,《色戒》之所以“吸引人眼球”,是因为其“赤裸裸地表现性”,就因为那著名的三段床戏。这种观点相信很多人看了会笑的,因为像我之流,已经把《色戒》看了好几遍,而且我也知道很多人不止一次的走进影院去欣赏《色戒》,而到目前为止,我和很多人看到的依然是“删减版”的《色戒》,里面根本无“色”可谈,又怎么“吸引人眼球”呢?然而我们还是会被《色戒》所吸引,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它不是因为“赤裸的表现性”,而是作品本身的张力。一部电影可以凭噱头吸引关注,但真正想留住人还得靠其本身质量,《色戒》这么长时间一直受欢迎本身已经说明了其优劣。
依照阎女士的逻辑,如今赤裸泛滥的电影也应该大受欢迎了,而情况却不是这样。例如《苹果》里的范冰冰和佟大为,尽管影片开始没多久就赤裸大战(镜头比《色戒》色多了),但却绝不会有《色戒》这么大的反响。
经典,是脱不来的。
至于阎女士所称的对张爱玲的“误读”,更是阎女士的多情了。
且不说张爱玲的小说摆在那,谁都有解读的权利,就是李安产生了“误读”,也是李安以自己的方式阐释小说——电影不仅是改编小说,电影《色戒》还填充了超过小说本身的故事与情节,电影《色戒》是只属于李安及《色戒》全体工作人员的,它不属于张爱玲。至于阎女士说的李安还要向郑如萍的亲戚道歉,更是一件无聊的话题。一件经典的作品出来,很难得了,不要拿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干扰它。作品就是作品,能看懂作品,就可以了。
阎女士最后总结:“为了像珍惜生态环境一样珍惜中国当下的文化视野,维护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影片《色戒》应停播,导演李安应向国人道歉。”
真是后怕,还好不是阎女士操中国文化总局的生杀大权,不然早已经将《色戒》焚书坑儒了。70年代出生的阎女士或许对文革还有几许温存,样板戏的童年记忆让她对《色戒》痛心疾首,在阎女士看来,中国电影还应该回到红色时代,二元对立,英雄人物宁死不屈,高大全,汉奸只能是大拇指一伸,赞道“高,实在是高”,只有这样才能反应中国历史,才能在世界面前树立中国人的伟大形象。
在阎女士看来,《色戒》就是一部赤裸裸的色情片,是对历史和张爱玲的双重误读,或许阎女士真的看到了这些吧。这让我很有些同情她(难道阎女士是“夏喻”?)。在我看来,《色戒》就如演员陈冲所言:“《色戒》只是一部爱情片”,因为即使汉奸不是由梁朝伟主演,即使他是卡西莫多,相信看完《色戒》后,很多人也会允许这份爱情的。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一切皆有规则 |
Re:对《色戒》批判的批判 |
回复时间: |
2007.12.06 20:28 |
|
驳后而无所立
|
|
回复人: |
芳草天涯 |
Re:对《色戒》批判的批判 |
回复时间: |
2008.03.08 17:30 |
|
虽然我不喜欢色戒,不过我还是以为作者评的很好。我们为什么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呢?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