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
《血色浪漫》 ——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 看了《血色浪漫》的部份剧集,剧情颇引人入胜。后在网上寻了原作,才知道电视剧永远也无法表现出一些事物。例如血性与残酷。电视剧对原著的扭曲比较大,到了剧集的后半部份,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原著的影子了。有一点可以理解,对于过于残酷的剧情的适度删减是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负责,因为他们很难分辨是非。 事实上,到了我这样的年龄也难以分辨是非。于我们而言,现实永远是残酷的,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将来究竟是什么样。于是“在路上”成了很多人刻意追求的感觉。然而真正的“在路上”的人们,都从骨子里期望能有一份安宁的生活。 钟跃民,作者笔下的钟是个讨女人喜欢的男人。正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钟的“坏”奠定了他成为众多女人追随者的基础。刘烨的表演我不想去评论,因为事实上我是喜欢刘烨的那副样子:吊而郎当又时常有点小忧郁。但是他演钟跃民当兵前的形象是成功的,而无论是在部队中的钟还是复员后的钟,刘烨的表演都让人看着多少有些别扭。并非所有的军人都得五大三粗,但是至少应该有些基本的素质。一个留着长头发的兵或军官在中国恐怕不多见。部队常常是要求“发不过指”的,估计刘烨的头发能够束起来了。这不是刘烨的错,而应该是美指的问题。您老人家见过留着长头发的中国军人么? 但是我喜欢原著中的钟跃民。因为他够洒脱,够从容。洒脱到最后可以到可可西里去阻止盗杀藏羚,从容到同时拥有众多女人的爱情而谈笑风生。他可以痛苦的时候放声痛哭,痛得畅快淋漓。幸福的时候大吼,吼得气吞山河。可以小资小调的听交响乐,也可以揣一把菜刀去抡大锤。这样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大男人,就算是在耍流氓也能耍得那么的潇洒。 宁伟,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产生一些特定的情结是必然的。只要不是十分的出格,我们都能去原谅。例如读完《血色浪漫》后,我并不会因为宁伟的残忍而去鄙夷和痛恨。宁伟是个爱憎分明的人,所以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他能够放弃所有,坦然面对他的老战友。宁伟这一角色,在《血色浪漫》中不是主角,但是正是他的悲剧性,使他从全集中突出,成就了《血色浪漫》中的“血色”。世事无常难自料,这便是宁伟的人生写照。如果不是他的挺身而出去“救”正被殴打的妇人,也许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代表。但是命运的天平却使他偏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个有着血性的男人成了杀人机器,这多少会让人感到悲哀。在原著中,作者安排了宁伟的无常命运,局部夸大了宁伟的弱性,使宁伟更加让人同情,而不是引人愤恨。 周晓白,我自觉得这个女人蛮可爱。可爱到让我感觉假如我是钟跃民我铁定要与她终生都扯不清。幸好我不是钟跃民,所以我只是小小的喜欢一下周大小姐的天真与仗义。一日为友终生为友的豪迈。而至于秦岭,我不敢做什么评论,因为如果现实中真有这么一个女人存在,那么实是男人大幸也。高钥小姑娘在钟跃民的生命只是一个配角,但这个配角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全集结尾时,在钟跃民最需要的时刻,她出现了。 至于其它人,都不大喜欢,也没留太多印象。可悲的是奎勇一类的人物。小人物都有着不能褪却的光环存在,只是这份光亮远不及钟跃民那般的持久,宁伟那般的突然。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价值中国网-陈嘉珉的网站:http://chenjiamin.chinavalue.net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