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安徽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皖客30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584 发表时间: 2007.12.29 19:38:37

怎样才能“爬”回“精神家园”[转载]


  安徽农民某某到河南打工被骗,包工头跑了,4000元工资成了泡影。由于腰被冻坏了,他准备爬回老家去,并拒绝接受路人的捐助。在民警给他买到回家的车票后,他向民警要联系方式,“哪怕是一分钱,我也一定要还。”(12月28日《河南商报》)
  如果他所言不虚,那么,在遭受骗局濒临绝境的情况之下,而拒绝所有好心人的资助,并在得到救助之后,仍然能够发出让人振聋发聩的声音,传递了一个底层人物在遭遇不公的境遇之下,植入骨髓、对人性底线的坚守,这也是时间的年轮在又一个迂回之末最具震憾力的声音。这就是骨气,在铜臭泛滥的泡沫中底层人物令人敬佩的骨气。
  他凭什么说出这样令人荡气回肠的话,他的底气从何而来?难道仅仅是因为在还不健全经济的大潮中成为一个受害者,因而对城市生活产生根深蒂固的排斥感,一时气盛所致?
  我想,他的底气是有根源的。他的底气就在于他的“老家”,在那里,也许没有城市生活的繁华,没有五颜六色的幻影,但那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没有人吊起你的欲望又将你打入地狱,没有尔虞我诈……那就是“老家”,埋藏在人的心底挥之不去的精神寓所。
  人是需要“精神家园”的。在这个经济占主导地位且急骤变革的年代,对金钱的占有已经成为标志一个人成功的耀眼标签时,当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诱惑,当我们害怕成为这个社会的穷人,当我们在金钱面前感到越来越渺小无能,当我们对未来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当我们感到越来越沉重的压力,生活的本质意义已经离我们远去,成为不可捉摸的变数,这种转型期综合征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令我们郁闷不已,这难道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结果?
  他的遭遇,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一个缩影。只不过,他还葆有一种信念,“爬”回老家就意味着回归,意味着更深意义上的坚守,找到一片安全的孤岛。而随着经济浪潮不可避免的席卷,孤岛还能坚持多久?我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
神游于太古洪荒
凝思于穷乡僻壤



转载[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zimalian Re:怎样才能“爬”回“精神家园”[转载] 回复时间: 2008.04.15 23:10

    “随着经济浪潮不可避免的席卷,孤岛还能坚持多久?我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问的深刻,可是,能如你样思索着的又有多少?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