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的气氛难得的平和:仿佛一夜之间,老爸老妈停止了以翻陈年旧账扯往日恩怨为一贯主题的家庭辩论赛,偃旗息鼓,握手言和,让我们这些习惯了当免费看客的儿女颇感惊诧。要知道我们姐弟仨都是在纷飞的炮火中孕育成长,习惯了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一下子少了背景音,还真有点不适应。虽说早些年每次战火初燃时我们都尝试过让他们终止既无创意又无效益的吵架互动,无奈鏖战正酣,拥有数十年讲台经验的两位主辩总是陶醉于“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快感之中不能自拔,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端的是人人精神抖擞,个个斗志昂扬.为了避免被误伤,我们一般都理智地选择落荒而逃。
其实父母能够以高峰时期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的频率延续四十年的婚姻,应该是得益于当年自由恋爱打下的感情基础:六十年代初期,在师范读书的老爸一眼就看中上了班上的才女,迎难而上,抢在其他男生之前发动攻势,让那些想追又不敢追的男生痛感坐失良机,而一向心高气傲的老妈最终下嫁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老爸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期间的种种细节种种因由,由于当事人秘而不宣,已无从考证,好在老妈作为新闻发言人还是给出了”唯成分论”的”官方”说法--老妈是地主,老爸是富农,两人彼此彼此,互不嫌弃。嫁给老爸老妈就不用担心对方会因为自己的成分原因对自己不好(多么鲜明的时代烙印!) 。对于这种解释,小时候的我们都信以为真,长大了以后始觉可疑:成分不好又喜欢老妈的男性多了去了,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老妈为何偏偏嫁给与自己身高相仿的老爸?难道真是老妈所说的一时糊涂?就算是一时糊涂,能让富于远见卓识极其清醒理智的老妈昏头的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以下便是老爸经过老妈长期考察后被认可的的优点: 性格乐观,为人随和,任劳任怨, 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正好与自命清高,忧国忧民的老妈互补) 。而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老爸愿意在老妈面前低下男人高傲的头颅(在我们印象中每次吵完架赔礼道歉的都是老爸) 。
现在看来父母吵架十有八九是因为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之所以长期成为一个问题,根源是门不当户不对。母亲出生于书香之家,外公曾入读黄埔军校,但入校不久即感从军并不能救苍生于苦难,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杀戮。于是退出军校,返乡学医,颇有建树,被公认为一代名医。土改时外公被划为地主,家产损失殆尽(外婆因此抑郁成疾很快离开了人世), 但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早已成为一乡名望,并在首届人大代表选举时以高票当选(身为地主却被刚刚翻身得解放的穷苦大众推选为人大代表,这在那个年代是相当罕见的。而那些穷苦大众选外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自己或家人有不少曾在外公的诊所得到过无偿救治) 。解放后县政府在组建第一届联合诊所(县人民医院前身)时力邀外公出山,外公才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离开老家,开始了繁忙的公立医院医生生涯(母亲记得很清楚, 外公每天要看一百多号病人,因为处方笺每本一百张,一天至少一本) 。五六十年代的小县城人口密度远非今日可比,加上交通不便, 每天求诊人数达到一百多号是相当惊人的。正因为太了解医生的辛苦,外公并不希望母亲继承父业。因为成份不好,天资聪颖成绩优异的母亲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力,只能选择师范学校(母亲还算幸运,因为不久后她这样的成份连师范都不允许上了) 。由于自幼丧母,父亲又是人人敬仰的名医,母亲便成了大家格外呵护的对象,不免有些任性。好在母亲自幼喜读诗书,加上家教良好,很是知书达理,琴棋书画也略知一二。父亲家庭则大相径庭.只有爷爷读过几年私塾, 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却又不是勤劳朴实一类,喜抽烟,爱喝酒,好打扮,重享受。还摊上一个婶婶,年纪虽比母亲小,过门却比母亲早,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厉害角色。外公在得知母亲和父亲恋爱以后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父亲的家庭状况,并郑重地和母亲谈了一次。大意是奶奶口碑甚差,不入流品,这样的家庭不适合母亲,希望母亲放弃。母亲却认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父亲对她好就行了。于是坚持与父亲结婚,由此拉开了一场马拉松悲喜剧的序幕。
应该说在这段婚姻的早期,母亲还是很天真的,一门心思想做个好媳妇。不过没多久她就发现父亲家的土壤实在不适合她这颗苗,移栽过去后严重水土不服。首先是老妈接受不了奶奶只顾自己抽烟喝酒却不心疼儿孙,偏偏父亲对奶奶还特别孝敬,经常不顾自己能力贴钱贴东西给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日子日益拮据(孩子次第出生,压力越来越大),这让出嫁前从来没有愁过钱的老妈陷入了严重的焦虑。尝试过让父亲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可父亲依旧我行我素。姨妈心疼母亲一直给母亲寄钱,可惜这些钱免不了又通过父亲的手贴给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而这一切在母亲看来就是自己无能,不但保不住自己的利益还要让自己姐姐贴钱来供养自己并不喜欢的婆家,心理日渐失衡,对婆家的不满与日俱增,而这又是极力想在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前挣面子的父亲最为忌讳的,冲突于是在所难免。奶奶婶婶看准了父亲的立场,又吃定母亲娘家没人(外公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姨妈远在天边),逮着机会就向母亲挑衅,可怜身为语文老师的母亲,站在三尺讲台上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面对泼妇骂街却是张口结舌,满腹诗书全然没了用场,所以在历次婆媳大战和妯娌大战中连遭败绩,本希望父亲帮自己一把,父亲却死活不肯替母亲出头,搞得母亲极度胸闷,抑郁倾向由此发端。母亲自嫁了老爸,就没过过什么轻松日子,在奶奶婶婶面前受了气,免不了要向父亲倾泻。别看母亲面对奶奶婶婶束手无策,可攻击起父亲来,那是一针见血, 哪壶不开提哪壶,伤疤专拣痛的揭.父亲一开始是有些愧意的,但在老妈步步紧逼之下难免怒火攻心,一不留神就忘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试图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下可把母亲惹恼了,立马提出分手,而父亲是绝对不肯放弃母亲的,赌咒发誓愿意痛改前非,让母亲给他机会。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确实对母亲格外顺从,于是家里就会难得地安宁一段时间。但因为矛盾根源并未消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爆发,于是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周而复始,便产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经由他们无数次引用后,连我们都能倒背如流。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父母都是教师,虽然一吵起来就忘了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为人师表,对我们的教育倒是一点都没忽视。 现在想来,父母给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培养了我们对知识的尊重。虽然三个孩子都出生在最不尊重知识的文革期间,我们听得最多的还是知识不会一直没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浪费光阴。家里时不时会召开气氛严肃的家庭会议,我们私下称这种最为正式的教育形式为”洗脑” 。虽然当时有点不以为然,成年以后回头再看时,这些严肃的说教还是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人格养成。不过与同学们想象的不同的是,父母并不会亲自辅导我们功课,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不是忙着备课就是忙着批改作业,或者去教室宿舍巡视.有时晚上要开会只有先把我们哄睡再出去,结果有一次我半夜醒了发现家里空无一人,房门又被锁掉了,于是哭了个天昏地暗,至今记忆犹新。
在别人看来,老爸老妈的分工有些倒挂:老爸整天围着灶台忙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老妈则相对轻闲。其实拿现今人力资源的观点来说,老妈属于那种三年不干事,一干事就值得养三年的帅才,关键时刻都是老妈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她那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是连老爸也要逊色三分的。父母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女儿,老三才是儿子。姐姐和我初中毕业时,成绩还过得去,在当时的环境下,所有的人都建议父母让姐姐和我考个师范或者卫校什么的,一则可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家里负担,二则认为女孩智力有限,趁现在成绩过得去赶紧考个学校可以先捧到一个饭碗,万一放弃这个机会去读高中,到时考不上大学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其实还有没说出来的理由:女孩子是迟早要嫁出去的,犯不着花那么大精力去替别人培养。老爸也这样想, 可老妈不同意,坚持让两个女儿都上高中,这在知道我们家境的人看来即使不算经济上的慢性自杀,也算典型的赔本买卖。因为那时女孩子考上大学的概率微乎其微。也许是老妈慧眼独具,也许是神灵暗中相助,总之学得并不辛苦的姐姐和我,选择了女孩子略显劣势的理科,居然先后考上了同一所重点大学,从此走向了与周围大多数女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这在八十年代的小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没过几年,弟弟也上了同一所高校,那就更有趣了。说起谁谁谁家里三个孩子考上了同一所学校,基本就是说我们家了(补充一句,先生和弟妹也和我们师出同门,所以家里一聚餐就是小规模的校友会) 。姐姐高考临近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妈终于从书堆里爬了出来,一头扎进了招生信息的汪洋大海,整日铺开一桌子材料,翻来覆去的推敲专业前景,招收名额,还有当地气候,物价,饮食习惯等等,嘴里还念念有词。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老妈为姐姐敲定了第一志愿--也就是后来我们姐弟仨就读的那所大学。应该说老妈还是很有眼光的,因为她二十年前为我们选择的行业到现在仍然是朝阳产业,而以前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终于在若干年后见识了母亲的大智慧。
姐姐毕业的第二年,我也毕业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好了很多,弟弟本科毕业后母亲坚持让他读了研究生。在得知弟弟在工作上领导一帮博士硕士时,母亲总是埋怨自己因为当时经济能力不够没能让我继续深造,很是替我惋惜,因为三个孩子中她对我特别偏爱。而我却觉得现在拥有的这一切已经足够,尤其欣慰的是看到清贫了一辈子的父母,在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后,终于迎来了最美的夕阳:送走了爷爷奶奶后,父母随我和弟弟定居上海,居有庐,行有车,一家子其乐融融。姐姐虽不在上海,却是近在咫尺,常来看望。吵了一辈子的父母看到三个儿女个个孝顺,诸事遂意,突然发现他们为之争执多年的恩恩怨怨,真的已经离得好远,好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