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且听风吟版主:空灵飘逸    绿暗红嫣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梧桐书屋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61 发表时间: 2008.04.04 04:27:45

清明时节欲断魂


  清明时节欲断魂
  
  又是清明。窗外霏霏细雨。脑子里不由得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古诗句。
  
  午夜之前,连续读了好几篇清明节诗文。
  
  李齐坚的诗作《唱给父亲的悲歌—— 清明缅怀父亲》开头一段写道:
  
  如果是一盏灯熄灭了,
  用我的血去点燃吧;
  如果是一棵树枯干了,
  用我的泪去浇灌吧;
  可是,父亲,您在哪里,
  我哭喊着,攀爬着寻遍天涯……
  
  这真是一曲清明悲歌,凄婉而昂扬,令人感动,引人共鸣。情真意切的缅怀,已故的父亲必定会冥冥而知,欣慰而笑。
  
  透视眼的诗《带着几只酒杯上山去祭奠父亲》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们带着几只酒杯上山去祭奠他
  在他的坟前,一杯杯斟满
  天上飘着清明细雨,飘着酒冷清的香味
  老父亲来了,坐在我们对面的山石上
  将我们斟满的酒起杯喝完
  什么话也没有说
  转身
  迈着他的平脚板
  走了
  
  剑胆琴心YAO的诗《我们是一群蓑羽鹤》有一段小序:
  
  这是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每年十月蓑羽鹤从欧亚大陆中部迁徙到印度北部地区越冬,次年三月返回。6000只的鹤群到达目的地时往往只剩下1500只。她们飞过草原、戈壁、沙漠。更是要飞越喜马拉雅山!——珠峰上的强烈气流和天敌金雕,使得她们的飞越在一周内要有五六次的尝试,没有任何食物的补充,只有零下40度的低温,她们也从不放弃。这么一种对生存的执著跟我那500多战友们那种对情感的追寻是何其相似……
  
  而在诗中描述的“最后一次对生与死的/考量”,何尝与清明无关?
  
  诗人周家海则用他的《怀念海子》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
  
  惟有春天和日光依然故我
  旁若无人地在倾听着
  诗人用灵魂的呓语吟唱
  
  ……
  
  麦苗暂停生长
  葱绿爬满忧伤
  
  ……
  
  挽弓射月的《某某,也许是一九二七》用洗炼的文字,概括地讲述了一个不知姓名者的人生命运。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他说:“清明节,纪念这个不知名的烈士”。
  
  新来的朋友康包生发表的第一个帖子《你不要悲哀》,讲述了“一位盲人”总在路边“拉着二胡嘴里哼着”《血染的风采》的故事。问他为啥老拉这首曲时,“俺想俺的兄弟”。“原来这盲人的兄弟长眠在祖国的南方,两滴浊泪挂落在盲人的腮颊,这沙哑的嗓音又唱出: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我相信,如同那位盲人忘不了他的兄弟一样,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魂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小小的故事》的作者心之约,在“父亲走后的第一个清明”发表了自己的三篇旧作。《白太阳》“是以父亲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篇小小说”;《父亲》一诗表达女儿的期望:“我的父亲啊/终有一日可以笑对/人生”;《符号的意义——纪念父亲》是女儿如泣如诉的散文。我们从这三篇文字读到了一个女儿对被病痛折磨十多年之久终于告别人世的父亲的眷念之情。我们也读出了这位女儿内心的痛苦和坚强。
  
  还有前些日子读到的李贵仁先生四十六年前发表在《陕西日报》秦岭副刊的作品《妈妈》,文中说“这是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可是每每想起来,总觉得妈妈身上有些什么珍贵的东西”,“妈妈是个很平凡的人,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但是知道她的人都十分尊敬她”。读者无不感动地说,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
  
  午夜之后,当我品味朋友们作品的时候,心中油然思念起长眠在江南家乡青山绿水之中的父母。不久前写了一篇《思念已作永恒》的短文,此刻仿佛又听到了父母亲唤我的声音。
  
  我不断翻阅我的文档,一篇《难忘的三月》跃入我的眼帘。打开来看,原来是四年前儿子写的文章,那是他爷爷去世后不到一周发给我的邮件。我又一次细细阅读起来——
  
  今天终于可以安静地写点儿东西。虽然现在心情仍然复杂矛盾,身体仍然有些疲惫,但是我确信已经把要写下的酝酿成熟了。
  
  算上在母亲腹中的岁月,我正在度过的是我的第二十七个三月,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三月。
  
  一切仿佛在梦境般,我们相爱了……爱情到底是什么?许许多多人已经不再追求爱情,他们只说爱情值什么。我不是这样的人,我真的想有人告诉我爱情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没有人能告诉我。
  
  但是,我确实感受到爱了。虽然我无法形容,但她确实一点一滴融入到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照亮着我。使我挥洒自如,无所畏惧。我的自我如泉般一下子喷涌出来。我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热爱生命,珍惜每个日月。我有勇气面对挑战,有耐心解决生活的难题。我要用真心爱所有的亲人。如此,我终于长大成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了。
  
  也是在这个三月,我失去了最后一个祖辈的老人。……人去楼空的时候,我看着爷爷床头挂着的我的学士照,心里如针扎般。即使在病危的时候,爷爷也在身体力行地教导着我们这些后人。连着两个据专家医生称百分之一希望的手术他都顺利地配合过来,那可就是万分之一的几率呀!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尚且如此,我们怎能不珍视自己的生命!亡者享有特权,使我们永远记得他们的好处,忘记他们的过失。因为我们要把他们的好永远延续下去。
  
  这个三月,我有了爱人。
  
  这个三月,我送走了爷爷。令我欣慰的是爷爷见到了我的爱人,令我感动的是她一直陪我照顾病危的爷爷,令我遗憾的是爷爷去世时我不在身边,令我无法释怀的是每个父辈的眼泪。
  
  这个三月,没有了祖辈,我便长了一辈,忽然明白了很多事情,也有了更多的责任落在肩头。
  
  这个三月,交织着喜悦、甜蜜、感动、眷恋、焦急、痛心、哀恸、怀念等等所有这些情感,太复杂难以形容,所以难以忘怀。
  
  就是这个正在进行着的三月。同每个三月一样,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看到嫩叶,闻到馨香。生命之轮不停转动,碾出新的辙痕。
  
  ……
  
  儿子的这篇旧文,又一次激荡起我的心潮。可不是吗?儿子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的吗?我相信,父母的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他们的确能够安息了。
  
  清明时节欲断魂,最是思念已故的亲人。
  
  自今年起,清明节确定为法定假日。恰逢周末,连休三天。无论是谁,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这三天里谈论最多的话题,一定是对已故亲人或朋友的思念缅怀。
  
  当我们以各自的方式祭奠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一定会听到最想听到的声音。
  
  此刻,我在想,好好活着,珍惜身边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对已故亲人最好的怀念。
  
  (2008年4月4日3:17:26)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紫洛城伤 Re:清明时节欲断魂 回复时间: 2008.04.05 21:09

    好好活着,珍惜身边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对已故亲人最好的怀念。
  
  
  平凡的生活着,因为幸福。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