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18) |
散记(18)
每一代人都需要有一场新的革命。
如果
如果你爱一些人胜过爱另一些人,那么你的爱就是一种不平等;
如果你心里没有装有天堂,那么你就永远走不进天堂;
如果你确信自己是在追求真理,那么你就不必在意他人的质疑;
如果生命可以重新开始,那么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是完人;
如果……
但是,仅仅有“如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活永远大于现实。
——你必须心存梦想!
人性的优劣往往是制度与环境使然。好的制度助人为善,坏的制度纵人为恶。西方的富人热心公益,中国的富人却往往为富不仁,这是制度的差异造成的。但是,再慈悲为怀的资本家也不会改变其嗜钱的本性。巴尔扎克有言在先,他说资本家不论是就教徒还是新教徒,他们唯一的上帝就是金钱。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比起发达国家那些文明程度较高的资本家,中国的富人在进化的层次上的确是更加低级和血腥。
真相
肮脏的事物总是秘密存在着;
每一个组织都有一套游戏规则(潜规则)
雄辩有许多,事实只有一个;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进口变得强大的;
人类的所有努力都不可能再导向上帝。
“丧家犬”孔子
鲁定公13年,孔子因为开罪了鲁国执政季桓子,被迫离开了故土鲁国,开始了他后半生长达十四(?)年“惶惶如丧家犬”的生涯;孔子先是去了齐国,又遭齐国执政晏婴的排斥;十个月后孔子又离开了不得志的卫国,想去曹国推行他的政治理想,却被曹国拒绝入境;他打算借道宋国去往陈国,却遭到宋国人的攻击,险些丧命,靠化装狼狈逃出宋国;鲁哀公六年,吴国进攻陈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为了躲避战火,准备到蔡国,未曾想蔡国官员闻听楚国要聘用孔子,惟恐于己不利,就发兵把孔子围在野外,断粮七日,孔子一干人等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直蔡国听到楚国派兵来接孔子才放过。孔子到了楚国后,以为可以有所作为,却不知楚庄往听信左右的谗言,认为孔子有野心,生怕养虎贻患,不敢任用孔子,无奈之下,孔子只好再返卫国。鲁哀公11年,六十八岁是孔子回到鲁国后,直到去世。孔子的大半生都在我他的“仁政德治”而奔走呼告,却惶惶然如丧家犬一般吃尽闭门羹,受尽嘲讽,到最后还是落落寡和、郁郁而终。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年表,请注意核准,本文所述不足为据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kongzixnbiao.htm
http://www.hexinnet.com/documents/200307/kongzi.htm
http://www.yok.com/go.php?Key=%BF%D7%D7%D3%C4%EA%B1%ED&NO=8
杂记
1、人的祖先是草食性的?从生理构造上比较一下,草食性动物无爪,而肉食性动物有;草食性动物无尖锐突出的犬齿,而肉食性动物有;草食性动物由皮肤散热,而肉食性动物皮肤上没有毛孔,只能靠舌头排热;草食性动物的唾液里有许多酵素(用于初步消化谷类),而肉食性动物没有;草食性动物胃酸少,而肉食性动物的胃酸是草食性动物的二十倍……等等,这就是说素食主义可能是有些根据的。再从血液功能、疾病观点、环保角度甚至心理健康方面,素食都有些值得提倡的含义;
2、 汉字有六法: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自固定,发音却因地而异,即方言纷纭。旧谓: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汉字亦有通假,字不同, 取其音转。这种情况在上古时尤多见。举几个人名通假的例子:伏羲=疱牺=宓羲=包羲 皋陶=皋窑=咎繇=许由 伯益=伯翳=后益=化益 舜=俊 纣=受 荀况=荀卿=孙卿等等。此外,传说中的人物的姓名似乎皆可以望文生义,如有巢、燧人、神农、女娲、炎帝、黄帝、尧、舜等。尧字,《说文》:“堯,高也。从垚在兀上,高遠也。”舜字,原为“隼”,隼,大鸟也,转训为“大”等等;
3、中国工业合作化 “工合运动”是在抗战时期出现的,在当时曾起到“经济国防线”的巨大作用,生产军需物资,克服根据地经济困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工业技术人才(在新中国油田开发上起到技术骨干的作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从历史观察,欧洲工业合作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工人自觉的组织;而在中国所提倡的工业合作是民族战争的产物。工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合作事业。工合是推动中国落后经济向前发展的一种有力工具。由于工合可以把小规模的、个别而零碎的工业生产组织起来,从而提高了生产率,扩大了接受生产技能的范围,使之成为一种较适当而有效的发展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工合章程很类似五四时期的“新村主义”“工读互助社”等无政府主义,但是“工合”是得以实现的乌托邦(如果有乌托邦的话),需要注意把工合与后来的农业合作社,尤其是人民公社混为一谈。工业合作化在当代应该具有崭新的使命;
4、文明的冲突 如果东西方文明的冲突能够追根溯源,那么,特洛伊战争可能是最早见于记载的东西方文明的冲突。有历史学之父之誉的学者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在其巨著《希腊波斯战争史》时中也把东西方的仇隙上溯到特洛伊战争。其后的文明冲突依次可用几个标志性事件标出:伯罗奔尼撒战争(即希波战争 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的世界大战)、十字军东侵(进行了200多年)、中东战争(1948~1982)。我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一个缩影。有趣的是,文明冲突之源的特洛伊战争是由一位美女海伦引发的,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载,事后海伦还是被高高兴兴地接回了家园,而没有被视做是“红颜祸水”,这个现象或许可以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人之所以有所不幸,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本是可以幸福的。我们总是在索求,却很少满足;总是在计较,却很少奉献;总是在渴望别人的承认,却往往迷失了回到自己内心的路。人生的本质是平凡的,如果我说得不错的话,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如果我们能翻越自己这座大山,就会发现天底下其实没有什么是高不可攀的。不管我们活得有多沮丧、输得有多惨痛,至少我们的生命还在持续、至少还能最低限度地憧憬未来、至少还可以去关心比自己更卑微更渺小的那些事物……也就是说,至少我们还有感恩的心,而这就是所有幸福的泉源!
墓志铭——在我所写的文字里,我谨愿重复下面这两句话,如果某天我很庆幸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么它就是我对人世的告白:我不求别人理解我,惟愿世人判我无罪!
古井,一面镜子,深陷其中。(引自独化的作品,以志此际的心情)
2008/07/10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胡杨林边的看客 |
Re:散记(18) |
回复时间: |
2008.07.21 11:34 |
|
“人之所以是不幸的,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换成“人之所以有所不幸,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本是可以幸福的”,也许更符合社会的心理状态吧。
驱向内敛,不一定是达到幸福的全部进路。文化心理可说,亦不可说,说于个人可以,宣于大众则应该慎重。
问好!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