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灾区小学(连载6)
——四川雅安名山新店镇新坝村小访问纪实
5、教育经费不能用作吃喝经费
跟王校长小马老师聊着聊着,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小马老师告诉我,梁校长来电话,先出去到街上吃了中午饭再到新坝小学,新坝学校食堂没有营业。我说,好啊。于是,小马老师把学校的工作安排好之后,就和王校长陪我去吃饭。
这家饭店看上去在镇上可算档次较高,店后是三层楼房的客房,院落供过往汽车夜间停车。老板娘很热情地上来招呼。就这么个小镇,他们彼此都很熟悉。
点菜的时候,我给二位说,不要跟我抢,这顿饭我请客。王校长写道,李老师您是客人,不要您掏钱。
我说,出来之前女儿就对我说不要给灾区带去麻烦,我回答说,放心,我不会吃灾区一分钱。这是我的原则。我又对二位说,这顿饭,第一不能让学校掏钱。学校的教员经费本来就不多,这点我很清楚,所以,决不能花在吃吃喝喝上。第二,不能叫你二位掏钱。你们在山村小学教书,本来就很不容易,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呢?再一个,你们跟老板娘说一下,菜不要多,够吃就行。他们看我执意如此,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菜上来之后,小马写给我问道,天气热,要不要喝杯啤酒?我说,不喝。我没有喝酒的习惯。
吃饭时,我问他二位,你们说,中国出那么多贪官,咱们老百姓有没有责任?他们相互看了看,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他们似乎感觉意外,或者没有想过,或者也没有人这么问过。
我边吃边说,应该说咱们也有责任。试想,每次来了什么官,尤其是大一点儿的官,我们是不是都很毕恭毕敬,小心谨慎,还要好吃好喝地招待一番?他们很肯定地点点头。我说,这就把位置搞颠倒了。官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儿子。这样做就等于人民把自己的孩子宠坏了,宠的反把父母当奴仆了,宠的自以为可以理直气壮吃父母了。不要小看这一顿饭,当官的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从不掏腰包,其结果必然会越吃越贪,越吃越远离人民群众。
我随兴而说,看上去他们二位倒也十分赞同。不过我在想,话是这么说,真正要改变也不容易。
这里的米饭是每人两元钱,吃多吃少都一样。我吃一碗就饱了,他们二位都吃了三碗。我不断地说,把菜吃完,吃不完打包带回去,不要浪费。说到这儿,我给他们讲了一段真实的故事。
八十年代中期,我所在的学校有一位老师,家在农村,老婆是农民,还有四个孩子都在上学。有一天,我偶然发现他晚饭时分走二十多分钟到西安饭庄,手里提了一个铝锅。去做什么呢?原来,他走进去,把别人吃剩下的各种剩菜倒进铝锅带回家去。饭庄的服务员还帮他,说明他常去,已经很熟悉了。我没有觉得他丢人,我理解他的困境。
现在,在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即使是到很高档的饭店吃饭的人,也都养成了吃不了兜着走的风尚。当然,那些公款吃喝的人恐怕不会。
说话间,饭吃完了。我抢先站起来去给老板娘付钱,她用计算器摁了一会儿,给我看,45元。嗯,还不算贵。
然后老板娘和他们二位陪我去看房间,安排住宿。老板娘先打开一间带卫生间的客房,给我写道,每晚60元。我对王校长和小马老师说,最好找一家便宜点的。老板娘一听,又打开另一间给我看,不带卫生间,每晚30元。我说,好吧,就住这间,能省就省。
下午一点多,王校长带我来到新坝村小。本来打算请王校长陪同我一家家去拜访村小的另外六位老师,没想到他们下午都到学校来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来卸车的,因为下午将送来两车搭建活动板房教室的材料。
车还没来。我把带来的书送给他们每人一本,老师们都很高兴。我说了送书的意思,面对灾难要有一种胡杨精神——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虽然,全国各地都在踊跃支援灾区,但是任何外援都是有限的,只有我们自己拥有了这种胡杨精神,就能够充分挖掘出自身的能力,战胜灾难留给我们的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在跟老师们交谈中,我还说了怎样爱护每一个学生。我在退休前曾对年轻教师们说过,一个孩子,在你的班级里可能只占百分之几,在全校甚至连千分之一都占不到。可是,对于孩子的家庭,那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即使这个孩子成绩较差,做老师的也绝没有忽略甚至放弃这个学生的理由,都要精心呵护和教育,帮助他健康地成长起来。
我看到老师们都很赞同地点头。王校长则很认真地在我的本子上写道,我们学校老师都知道凯迪网友援建这所学校。您讲得非常好,我们每个教师很受感动和教育。我们今后一定会照您说的去做,不辜负全国网友们的热情支持。接着,王校长给我写道,下午我们没有其他什么事,就是下活动板房,等一会儿到,您就在办公室休息,因为我们怕把您累倒了。
车来了。老师们一个个都戴上手套,开始卸车。我用相机拍了一些照片,留作资料。随后便和老师们一起卸车。一位老师马上把手套递给我,我不要。司机见此情景马上拿出一双手套,我才戴上。我和王校长站在车上,往下传送的时候,一不小心,衣服刮破了两个口子,头顶也划了一道印痕,还好我头皮硬,没有划破。老师们关切地看了看,用手比划着要我去休息。我说,没事,不要紧。
第一车卸完,大家回到办公室休息。这时梁校长赶来了。他36岁,看上去很壮实,也很纯朴。在跟我交谈时,他也很耐心地一字一句写给我看。主要的内容是,我们老师和我们的孩子为有您这样一位长者朋友特别高兴,特别欢迎您的到来。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趟过现在的难关。凯迪网友们援建新坝小学,也给了我特大的压力。上万网友关注的学校,我们要确保建后满意。压力是动力,促进我们内部的自我提升,更大的跨越,将是我们年轻人的生存之力,也是新坝小学每位老师的最大动力。我们一定会从各方面都给网友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的话很真诚,也很实在。我对梁校长说,还有一个难题摆在你的面前。什么呢?就是怎样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应酬。我把中午吃饭时对王校长小马老师讲的内容又说了一遍。特别强调将来新校建成之后,可能会有各级领导及随行人员来视察,来关心,也许还会有记者来采访,那时候面对的应酬怎么处理?你那点很有限的教育经费经得起多少应酬?新坝小学经得起吗?那样肯定会被吃垮的。
我说,试想一下,全国公款吃喝的钱如果省下一半来,能盖多少座希望小学?在座的老师们频频点头,流露出十分赞同的神情。
我对梁校长说,我也理解你的难处,你很多时候不得不违心地去做。但是,你可以采取巧妙的方法,把不必要的应酬降低到最大限度。不得不应酬的时候,你在酒席上尽量不喝酒,你完全可以找出许多不能喝酒的理由。我还给他说了一些方法以及在酒席上自己不喝酒的三大好处等等。最后,我说,至少你要想办法把可能发生在新坝小学的应酬挡住,揽到中心小学去。
梁校长听罢写道,李老师,您用您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终于领悟到今后怎样巧妙地周旋于各种难以应酬的场合。他没有写完,手机响了。看得出来,他确实很忙。
这时,恰好第二车活动板房也拉来了。由于材料很多,而且超出车身宽度,汽车开不进校门。大家只好先在校门口卸车。顶部卸完后才开了进来。我还是跟老师们一起干活,直到卸完车。
干完活已经傍晚七点多,王校长给我写了一句说,请中心小学的宋老师送我去镇上。
宋老师也要请我吃晚饭,我依旧坚持我付钱,两个人吃了24元。干了一下午活,出了两身汗,肚子早就饿了。跟宋老师一边吃一边聊,不知不觉吃了三小碗饭。
(2008年8月19日0:39:18)
(未完待续)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