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南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余堂 收藏:0 回复:2 点击:3679 发表时间: 2009.02.13 10:42:16

中小学也要“瘦身”“减肥”


   学校哪来这么多的官
  
  最近,一首打油诗在某中学不胫而走,诗曰:“学官何其多,官多事冗繁。不事教科研,‘瘦身’何其难。”老师们在争相传诵的同时,暗中也在心里发泄着对学校“衙门”众多,“官事”冗繁的不满。
  这是一所城区初中,46个教学班,2500多名学生,180名教职员工,还有长期在学校后勤部门做事的10余名临时工。
  学校的规模确实很大,但更大的还是各种机构设置,部门之多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科室、行政办、工会、团委、勤工俭学办,还有三个年级组、七个教研组。这是常设机构。临时性的机构还有基建办、采购办、“人防”办、“防非”办(“非典”期间所设)。有这么多部门,必然还有相应的管理人员。每个部门至少“一正一副”两个领导,有的还有“二副”、“三副”。最奇怪的是,总务处本来就是负责学校各项后勤工作的,已经有了“一正三副”四名管理人员,却又另设了一个事务长专管学校食堂。
  叠床架屋式的机构设置令老师们备感困惑。有个老师说:“我们学校的管理模式,是校长从外地学来的。校长在省城参加了校长培训,又去江浙沪等地考察了一番。回来后就大谈强化管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学校一下子增设了四五个部门,原来只有四个教研组(语、数、理化外、综合组),去年起分科目设教研组,又另设年级组。这么多部门,看来管理更细更严格了,实际上是官多事冗,该管的却没人管了。我当班主任,班里有学生违纪,或是与外班学生闹纠纷,原来只要送教导处,教导主任可以帮你协调,帮你管理教育,甚至还会以学校的名义打电话给家长。自从教务和政教分设后,又有了年级组,再有学生纠纷,你报教务处,他不管,要你送政教处,政教处又说,你先在年级组处理一下。年级组长没能耐管不下,最后还是我们教研组几个同事共同协商处理了。”
  初中尚且如此,高中就更不要说了,只是高中的部门分得更细更规范,除了上述处室,他们还有单独设立的校长室、书记室,甚至还有信访室、“计生”办。一块块精致的牌子醒目地钉在门框上,置身其间,俨然一个“小政府”。小学呢,人数少一些,规模小一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样是处室齐全,分工明确。
  一位校长说:“校长的事情太杂了,我就是三头六臂也应付不过来。各部门分一分工,各司其职,不仅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而且管理更加科学、有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的做法是充分放权,所以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大调动起来了。”说到为什么要设得这么细,有的部门是不是可以合并,甚至撤销,这位校长说,有的部门确实没什么用,譬如信访办之类,这都是为了对应上面的部门和工作,现在各级的检查特别多,你没有这个部门,他就说你没抓这项工作。上学期公安部门来我校检查综治工作,我说综治工作由我亲自抓,学校也没出什么治安问题,可检查组的人说,还是要设一个综治组,并且一定要挂牌子,没这个牌子是不合格的。我好说歹说,解释了又解释,保证来期一定设立综治组,才没给学校“黄牌警告”。
  
   用行政模式管理学校不是好办法
  
  “不知是从书上搬来的还是哪里学来的,现在的校长太爱开会了。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说不上有什么事,反正一开就是一两个小时。校长说了一大通,其他头头也要说。老师们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校长来训话。’虽然没什么紧要事,不去是不行的,会扣目标管理分。”有个老师说起学校的管理,不无调侃和嘲讽。
  学校的管理层是两级,校级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人员。上面提到的那所城区初中,管理人员一共59人,接近全校教职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正副校长4人,党支部书记1人;中层干部正职21人,副职26人;另有7个工会小组长。校长喜欢开会,上行下效,各部门的头头也把开会当作日常工作,“以会议贯彻会议”。这下苦了老师们,刚刚在政教处开了班主任会,年级组又要开会,接着教研组也要开,有时一天开三四个会。
  开会也就罢了,反正当老师得服从领导。老师们意见最大的是,领导们课上得不多,工作量普遍比任课老师多。翻开学校的《管理手册》,所有职务都换算成了工作量。校长1.0、支部书记0.9、副校长0.8、教务主任0.8、政教主任0.7、总务主任1.0、教科室主任0.6、年级组长0.4、教研组长0.3、工会组长0.15……中层副职一般在0.3~0.6之间。职务工作量合计23.6。也就是说有23.6个编制是不必进教室的。难怪有老师颇为气愤地说:“领导们实际上是在‘剥削’我们。你说真的需要那么多领导吗?他们真的做了那么多工作吗?领导多了,无形中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不说别的,原来教两班语文是一个标准工作量,现在只有0.9了。上课是最吃亏的。很多人都削尖脑壳想往上爬,挂个一官半职,就可少上好多课。”
  领导的职位毕竟有限,一些人就想方设法往后勤岗位、辅助岗位靠,这些岗位清闲,又没有教学压力。可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了。
  领导多了,管理起来难免有碰车的时候。就说年级组和教研组吧,年级组是块,教研组是条,条块分割,这样的管理如果认起真来,必然发生冲突。一个教师既属年级组管,又归教研组管,没有协调好,是不好开展工作的。如果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不和,教师夹在中间,其感受可想而知——年级组要上公开课,教研组长却不支持你,多别扭啊。
  “官”多了,矛盾也多了。“官”与“官”之间、“官”与老师之间,矛盾在所难免。老师们尤其受不了的是,有个别半大不小的领导,喜欢拿腔拿调,在老师面前充大。“什么屁大的官,这点子事谁做不了,偏只你有能耐?神气什么啰!”
  
   精兵简政势在必行
  
  西方的中小学校几乎没有管理层。几百名学生,二三十个教师,就是校长一个光杆司令。一般的学校看不到这处那室,校长没有副手,连秘书也没有,里里外外一把手,忙前忙后,忙上忙下,教学管理一肩挑,有时连敲钟打铃这样的事也得校长亲自干。
  对他们来说,管理其实很简单,校长的任务就是协调,协调课余活动,协调学校和社区的关系,平衡教学工作,使学校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校长管教师什么?你只能建议教师怎样做,至于怎么上课,相信教师自己会安排好的。
   不仅中小学没有管理机构,大学也是如此。校长都不是专职的行政人员,既要上课,还要搞研究。校长的任期满了之后,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了,所以,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专职的管理者。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所以,大学的机构非常精练,行政人员少而精,数万人的大学,专职从事管理的职员就那么几个人。 
  外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中小学干部队伍过于庞大,容易造成职责不清,人浮于事,工作中互相推诿的现象时常发生。管理层过多,乍看上去环环相扣,实际上增加了工作运行期,降低了工作效率。本来三五人可以研究解决的问题,结果十多人参与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往往议而不决。
  学校要发展,班子很重要。发挥班子的作用不是靠人多势众,关键还是看素质、看能力,人员精干、能力突出、工作踏实,肯定能干出成绩来。正如有的老师所说:精干者,一人可以顶两人干;扯皮者,两人做不了一个人的事。
  精兵简政,提高管理效益,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要给学校松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不要随意干预学校事务,更不要替校长行使管理权。学校有学校的特殊情况,不要老是把学校当作政府的一个部门来管,什么事都要一竿子插到底。有个校长对记者大吐苦水,校长难当啊,政府也好,部门也好,喜欢叫一把手开会,什么事都要一把手负全责,收费啦、治安保卫啦、计划生育啦、文明单位评比啦……烦不胜烦。一把手开了会还不够,还要有机构、有章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穷于应付。机构和管理人员就这样膨胀起来了。
  其次,校长要转变思路。校长姓什么?校长不姓“官”,校长要姓“教”。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搞好学校的教学和教研,所以不要刻意在管理的形式上搞花样,管理出效益不在于机构的重重叠叠。更不要把学校看成是自己的独立王国,靠发号施令树立的权威是靠不住的。管理即服务,校长要树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首先是一个思想的领导者。”校长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方面经常为教师领跑,学校才有活力,教师才会进步,校长才能真正树立权威。
  第三,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要因事而设,不能因人而设,要以有利于教学为原则。工作量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利益,所有大小管理人员都要把服务摆在第一位,不要和教师争利益。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奖金也好,报酬也好,都要和教学挂钩。要知道,没有教师的努力和劳动,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中小学也要“瘦身”“减肥” 回复时间: 2009.02.13 18:47

    精兵简政,提高管理效益,中小学也要“瘦身”“减肥”,这些问题都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真的是很值得好好地想一想呢.
  问好作者!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中小学也要“瘦身”“减肥” 回复时间: 2009.02.19 01:06

    “瘦身”“减肥”,提得好!符合实际,一线教师太辛苦了,官太多,不干活,等于摆设。是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教育管理模式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