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笔下的拍马术 |
尽管我对《红楼梦》没有半点丁研究,但并不能否认自己一点半丁都没有在思考。
其中一个问题,我确乎思考了很久:红楼真的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吗?如果是,那曹雪芹真是太神出鬼没,一定是一个怪物。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应知道,书中所包罗的内容之广,前所未有,被公认为小说中的巅峰,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当际无愧地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一个人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吗?也许,这些只能成为一迷,让那些红学家们去绞绞脑子吧!咱是没有那份闲功夫。
《红楼梦》中的精神内容,大约是包含拍马之术的,否则曹雪芹是不会花费巨大的笔墨纸砚去描写的,而且描写的拍马术之精、之深、之奇,堪称世界之最,前无古人,后面有无来者,那要看后人们的悟性了。
其中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写到:元妃题名“大观园”并题诗一首,众MM们纷纷露了一手,要知道这可以取悦皇妃的绝佳机会。
当时有六位红楼MM参加题诗:
旷性怡情匾额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景,游来宁不畅神思?
万象争辉匾额 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有光辉。
文章造化匾额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文采风流匾额 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遍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园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细心的读者便会发现,宝钗的拍马屁水平之高,无与伦比。六位红楼MM唯此丫头最有心机,其她五位,心清如水,即便是林MM也只是道了一句:何幸邀恩宠,宫车过住频。一赞了事。还有四位更是想都未想要用诗文来取悦讨好奉承元妃,只是用心去写境罢了。唯独宝钗MM用心良苦,才思敏捷,才艺了得,如果要是能上央视之“星光大道”,我敢恳定,此MM定是金光闪闪,光芒万丈,星光灿烂。
列君请看:“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前两句在为皇帝歌功颂德,恰到好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啊!这大观园当然是修筑于天子脚下,还笼罩着皇恩浩荡的祥云之中。“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这两句把话说到了元妃的心坎上去了,犹其是后一句“修篁时待凤来仪”,更是堪称一绝。无怪乎身后的官员们,为迎接更高一层官员时,所用的脑筋与心思,绝不亚于宝钗MM。“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我想这二句定是把元妃的心里说得痒痒的,心里定在想这丫头怎么这等乖巧,把话说到哀家的心里去了,以后要好好提拔提拔这丫头。“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现为辞。”最后在自谦中不忘了把自已也抬举了一番,却是女子中的奇才。
虽然,最后元妃全都称赞不已,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但最中意的莫过于宝钗MM。这在以后元妃对姊妹的待遇中,可以看出,特别是被称作薛林二妹的林MM,无论是居住,还是以后收到元妃所送的礼品,都要比宝钗MM低了一个档次。
最后,我还是有许多的感慨:这曹老夫子如此暗熟拍马之术,如在当时,稍能用上一二成的功力,也不至于如此的穷困潦倒。唉!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戈壁红柳912 |
Re:曹雪芹笔下的拍马术 |
回复时间: |
2009.04.18 15:43 |
|
果然!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