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辽宁情感地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一抹幽蓝 收藏:0 回复:2 点击:4728 发表时间: 2009.05.29 20:23:18

一味同心


  在喧嚣的世间,如何才能觅得清静的境界,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这时,总是想到茶。
  品茶如同品人生,茶需浅啜,人生需淡品。
  就说苦吧!人在痛心疾首的时候,是最苦的。而茶味之先,是“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讲的是茶能清火,烦闷之际,沏一壶龙井,泡一杯苦丁。苦能盖涩,涩遇苦后而变甘。但甘与甜大不相同。痛过之后,伤口愈合,回味疗伤的过程,那种感觉是甘,绝无半分甜腻。
  
  佛认为,苦有多样,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之不得苦。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所有物质,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是构成“苦恼”的渊源。佛在菩提树下告诉世人,要相信自己的佛性,“芸芸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惟有偏执与妄想,而不能得证。”于是,他为痛苦的人们指一条生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但又是几人可以堪破生死,大彻大悟呢?现实是,面对那些自己无法控制又无能为力的苦楚,惟有唏嘘感慨,或者静默无语。而心之苦,却未必减得半分。
  那么,这时候,端起茶吧。喝茶的过程,是凉心、静性的过程,所以,许多人喜欢在茶中求悟。
  茶道境界的统一显现的是洁净、雅静、宁静。
  佛也主静,指息心,涤虑,调食,静思,安睡眠。在静中求得“戒、定、慧”。茶与禅,所求皆为一字“无”。
  无我。在茶道中体验无我,去意会生活中的淡泊、世事无一物的和谐。所谓烦恼忧虑,皆是“本来无一物,不去染尘埃。”
  
  聚合在方寸之间的叶叶香片,放弃自我,而共盛于一个杯盏里,在一泓晶莹剔透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壶茶,有勇敢和无我的力量。
  弊议某些不想面对,不得不面对的烦恼,不必言语。就如是一个无聊的访客,客气地,在已经冷了的茶杯里,再添上一滴谢绝的水。
  有时候,茶,是一种文明的谢客令。
  
  将尊崇给茶,还来源于它予以人的那份理智和冷静。
  明月高悬,于窗下品茗,梳理纷繁的思绪,澡雪浮华的心性,绚烂的嫩绿于一壶水中,澄澈的茶汤,荡涤着心灵的污垢,骄奢的甜腻;淡于一杯清香,漂走忧愁和忌恨,迎来翌日坦途。。。。。 当一杯茶慢慢冲淡到了无味的时候,那也就是品茶品到了最高境界——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以茶悟道,以心意禅。茶的升华是佛,佛的禅心是茶。我们都是俗人,习修性情,未必需要了却凡尘的外在形式,在喧嚣的世间,同样可以得到清静的境界,一味同心,味味同禅。
  当烦恼再一次轻扣门扉的时候,不妨请它进来,泡一盏清茶,用平常心,直面声色世界。
  此刻,才更能品味出生活的滋味吧。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胡杨本非树 Re:一味同心 回复时间: 2009.05.29 22:12

    某也喜欢喝茶,只是没喝的这讲究,更不懂以茶悟道。也许没喝对,是那种茶?呵呵。

------------------------
何处汇成林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一味同心 回复时间: 2009.06.02 07:43

    以茶悟道,以心意禅
  欣赏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