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常识”》 (广东高考作文仿真版) |
“常识”是指在某一领域里应该了解或掌握的最平常的知识或技能。如生活常识、文学常识、化学常识、天文常识、航海常识……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最广泛最重要的莫过于“生活常识”。如蚊叮虫咬,头痛腹泻,擦一点“万金油”或“保心安油”之类的东西,可以止痒止痛。上火了,煮一剂凉茶,或冲一包“黄老吉”,可以去肝火,人也就神清气爽了。夏日里,乌云骤起,大雨就要来临了,请把室外的东西收拾好,或注意带上雨具外出,以避领“薪水”当个“落汤鸡”。“欺山莫欺水”,如果你不会游泳,请不要逞强到深水处“玩花样”,而“欺山”则未尝不可,即使“欺”不了,起码不会有性命之虞……如此林林总总的“生活常识”,如果你掌握并会运用,那么你就可以活得聪明、活得快乐、活得畅顺。
有人把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收集整理,编成集子出版,以满足普通百姓的要求,还很畅销呢,相信赚了不少钱吧?——“投其所好”这也是一个“常识”啊!
至于专业领域里的“常识”,有些是行内人士必须知道的。如“文学常识”,如果你是个读书人,或者从事与文学有关的职业的,你总得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吧?你总不可以连鲁迅是个医生还是作家都搞糊涂吧?如果更“专业”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你都要涉猎,甚至连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代表作、艺术成就都要了然于胸。如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曾“弃医从文”,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开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和奠基人……等等。
而有些行内的“常识”却渗透到了“生活常识”这个范畴里了。如“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人知道它是《曾广贤文》里的“名句”,老百姓知道“读书是可以升官发财”的。以前伟大的领袖也不知道“吸烟危害健康”的道理,现在却是三岁孩儿都知道的“常识”了。至于孔圣人的名言成为百姓们的生活常识则更多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常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生活或工作,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如别人帮助了你,你须微笑致谢。你无意间冒犯了别人,应诚恳道歉。懂得“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学会尊重别人”这个“常识”,那么你就会待人彬彬有礼。你不懂得“钱不是万能的,而没钱万万不能”这个“常识”,还在滔滔不绝地大谈“金钱的罪恶”,别人就会说你“惺惺作态”或者“幼稚至极”。至于“没有国何来家”这样的常识,很容易激起爱国之情。如近段时间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接见达赖、南中国海被沿海邻国“侵占”等,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义愤填膺,进而利用网络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群起而攻之”,从而敦促当局作出反应,对“敌对国”也起到震慑作用——这也符合了“众志成城”这一“常识”吧!
有些“常识”却会令人不安甚至恶心,却又无可奈何。如“求人先送礼”,到了官场“进化”为“潜规则”,成为“官场文化”中的“常识”。如贾雨村手中的“护官符”,还有近来娱乐圈中曝出来的不少“丑闻”,都是“潜规则”这个“常识”惹的祸。
至于“胆大心细面皮厚”是不是追女孩的“常识”,我不敢说,但在当下的中学校园里却是可以“常常见识”的,只因许多人把“中学生不准谈恋爱”这个“常识”置之脑后罢了!
既为一介中学生,自然见识肤浅,“常识”不多,所以此“漫谈”其实是“浅谈”,更有点“笑谈”味道了——你看,又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不懂不要装懂”啊!
打住,就此搁笔!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