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人歌》管窥古人的性取向(续) |
其实,同性之间互相爱慕的事情是古已有之,据说大汉天子汉武帝刘彻就有断袖之癖,在位期间有相当多的男宠,比如韩嫣、李延年。说起这位李延年,不能不提《佳人歌》。
《汉书》:李延年性知音律,善歌舞,武帝爱之。延年起舞而歌云云,上叹息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妙丽善舞,由是得幸。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音乐家,不仅能歌善舞,还会作曲填词。曾受过宫刑,姿容柔媚,深得武帝宠爱。或许是感觉自己势单位贱吧,于是歌而进女弟,从此平步青云,当上了专为他设置的乐官协律都尉,并与皇上同卧起。
我初初了解这一段诗歌背后的故事时,颇为沮丧。你说,如此美妙的《佳人歌》竟然是这样出炉的,我不仅对所谓的文人学士不屑起来,而且对自己识字并爱好文学非常懊恼。后来随着年龄渐长,逐渐明白:其实人生不是黑或者白,它有很多灰色地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好或者坏来评判。就如同窦玄不得不休妻而娶公主一样,一个人是无法跟皇权对抗的。而且到了汉代,先秦时代的士人那种相对独立的人格已经瓦解了,文人的地位已经和倡优一样,成为帝王取乐的工具。
既然古已有之,为什么东方人对同性恋的态度远没有西方人开明呢?
首先,跟历史有关,就如同蒋玉菡在忠顺王爷面前毫无地位一样,如果是宝玉跟蒋玉菡,那么情况将大大的不同,所以在国人的眼里,同性恋的一方肯定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一方,所以难以接受。
二 跟中国人的传统子嗣观念有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背何意?断背就是无后。父母可以容忍你在外面胡来,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家庭的稳定和子嗣的繁衍。所以,有时候同性有情在大家的眼里是一种风流逸事,但是它登不了大雅之堂。我看过一篇美国人写得小说,大概意思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家中独子是同性恋,他的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后代,但是儿子就是不配合,他始终不能背叛自己的价值观和爱人。最后,母亲在临终前给了儿子祝福,将祖传的戒指戴在了他的爱人手上。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有其事,反正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忠贞不渝的感情和一生等待的执着都是同样的的美好,同样的令人动容!
三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感情没有什么好结果。其实很多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也不见得就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地生活,文君夜奔到后来不也有白头吟之叹吗?风光旖旎的金屋藏娇到后来不也是咫尺长门吗?有多少故事是爱上你的时候你一贫如洗寒窗苦读,离开你的时候你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当然这是在古代,那个时候女子的地位比较低,现在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所以不管是那一种价值观或者性取向,在真实的尘世爱情里,没有完美无瑕的爱情童话和完全对等的爱情筹码,有的只是尽量去经营和完善,举案齐眉相看两不厌固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更加需要守护和等待。
从《越人歌》扯了这么多,再说说前面说的屈原,尽管《楚辞》读得我昏头涨脑,但我还是很崇拜屈原,尽管有学者考证“屈原是对怀王怀有特殊感情的文学弄臣”,也丝毫不影响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和文学上的伟大影响力。即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情,也不过是所托非人罢了,没有什么大惊 小怪的。
其实,公平的来讲,那些有自己的思想的真正地同性恋者(不包括那些为了出名刻意制造绯闻的伪同性恋),为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惜身后无主,愿意一生守候的人更值得尊敬。
在此,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愿所有的等待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文学青年 |
Re:从《越人歌》管窥古人的性取向(续) |
回复时间: |
2009.07.05 00:02 |
|
有条有理,阐述清楚。问好!
|
|
回复人: |
海云轩主 |
Re:从《越人歌》管窥古人的性取向(续) |
回复时间: |
2009.07.23 08:02 |
|
方语予先生知道明代嘉万间的“同男之好”和“娈童之癖”么?那种观念,不亚于西方呢!
曾有位台湾学者国豪先生问鸿鸣,“有西方学者说,现代文明的源头要追溯到万历时期,有没有道理”鸿鸣说“有道理!”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