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广东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有梦空幽 收藏:0 回复:0 点击:4277 发表时间: 2009.07.22 08:48:23

悼念李伯功先生


   昨晚惊闻李伯功先生因心肌梗塞仙逝,与先生共事及交往之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脑际。嗟先生之命途多舛,叹先生才华之惊人,感先生性格之卓尔,竟夜不成寐。
  
   李先生命运坎坷,磨难重重。据本人所知,李先生祖籍湖南长沙,出身望族。解放初期,李先生考入湖北武汉一所大学,两年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满怀热情奔赴广东农垦战线,投身于建国初期的垦荒建设洪流中。由于出身及个性等因素,在反右运动中自然难于幸免,被下放到阳江偏远地区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20余年,并在当地娶妻生子。至七十年代末期文革结束,才调回湛江农垦局机关工作,成为本人同事。历任高级工程师、副处长及湛江市政协常委等职。八十年代中期他主编了《湛江农垦志》。于九十年代初退休,后到湛江海洋大学担任教师,直至前两年才卸任。
  
   李先生学识渊博,嗜书如命,买书藏书甚富且博览群书。读书成为他人生的重要内容,常听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病不求药,无聊就读书。还有一句话就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大学读的专业应该是农业,但是对国学、历史、哲学、勘察设计、工程建筑、计算机等学科都有相当造诣。曾经在偏远的农场劳动时,由于需要农场自己修建公路,当时农场就让他就自行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公路桥梁,据说居然到现在还在使用。常常和我开玩笑说:假如有一天失业没饭吃了,就回到那座桥搭个棚子收费去。历史知识是他的强项,修志期间他大量阅读史料;如果你和他说国学,从诗经到孔夫子,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纳兰性德,可以天花乱坠滔滔不绝。且不说那些名句,就是一些很荒僻的诗词,他也能脱口而出,无人不佩服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八十年代初期,当国内刚刚引进苹果286计算机的时候,他就开始自修计算机语言了。他是个语言大师,在阳江呆了20多年,阳江土话自然说的连最正宗的阳江人也没话说。除了英语外,对日文、印度文及马来文等也有所涉猎。退休后他到湛江海洋大学教授的居然是与他所从事的业务毫无相关的计算机英语。
  
   李先生在性格上孤高自傲,我行我素。经20余年的劳动改造,李先生脱胎换骨,由一个纨绔子弟脱变成为一个地道乡下人的形象,尤其是穿着非常的不讲究,甚至是不修边幅,乍看没有人会相信他是个处级领导。最经典的是有一次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到湛江最豪华的海滨宾馆参加会议,门口的保安由他的穿着打扮和交通工具,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农民工,硬是不放行,最后先生不得不出示湛江市政协常委的身份才得以通过。或许长期以来政治斗争造成的心理阴影,尽管他的许多亲戚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等,在改革开放后欲来探他都一概被拒绝,这一点很难让人理解。他生性刚直,数次见到他与顶头上司因为工作问题拍桌子吵架,而且丝毫不留情面。由于自视甚高,目无下尘,更不圆融人情世故,因此他一生结交朋友不多,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来闭门读书。唯独和本人还算说得上话,他常称我为“小弟”,我则称其“夫子”,算是忘年之交。他也有幽默风趣的一面,尤其开起玩笑来便像个孩子一般可爱。自从我2002年调离湛江后,每次回湛江必去拜访先生,且投契甚欢。
  
   李先生生活非常简朴,甘守清贫。家里除了汗牛充栋的各种书籍外,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他在家里是绝对的权威,任何家务事一概不理;每月的工资收入多少,他也根本就没过问过,全由妻子打理。除了抽烟和买书外,几乎很少用钱。家境本来不富裕,但当长沙市政府将解放时没收的一批房产归还给他的时候,据说他却毫不犹疑地全部捐给了国家。到九十年代中期,其大儿子、儿媳都面临下岗失业的时候,他不得不在退休后还去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以补贴家用。
  
   李先生关心国事民疾,在担任市政协常委期间积极为当地政府施政献计献策,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但愿先生一路走好!
  
  
   附词一首,悼念李伯功先生:
  
   桃花源忆故人
  
   曾经沧海天才种,
   报国抛家英勇。
   命运堪嗟谁宠?
   未了曾经梦。
  
   悠悠岁月沉沉痛,
   有道恃才无恐。
   蕊冷香寒谁懂?
   清格梅花共。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