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辽宁情感地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回眸 收藏:0 回复:0 点击:4087 发表时间: 2009.10.27 00:18:12

九九重阳,忆我生命中的几位老人


   九九重阳,久久难忘。今天是老人的节日,这让我想起自己生命中几个不可或缺如今却已缺失的老人家。突然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想借由这样的方式,将沉睡的记忆再次唤醒;想借由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知道我想他们。
  
   第一个想要提起的,是我的奶奶。提起奶奶,大多数人脑海里也许会立刻浮现出一张慈祥的面孔。可惜我,却连一张清晰的脸都看不到。我未曾见过奶奶,甚至连我的妈妈,也未曾正式见过她这个婆婆。奶奶去的早,我不知道是奶奶身体不好,还是孩子多太过操劳的缘故(我的爸爸有七个兄弟姐妹)。总之,自我懂事起,“奶奶”这个词就是陌生且没有实际意义的。慢慢长大了,懂得跟爸爸打听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可惜爸爸是个不会讲故事的人。我只好,在亲戚家的老照片里,找寻奶奶的影子。依稀记得奶奶是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小脚,瘦弱,没有任何突出的特点。但看着那仅存的少的可怜的几张照片,我还是可以体会到一种亲切、丝丝缕缕的亲情。无论如何,奶奶是重要的人。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又哪里来的我呢?所以,我想说:奶奶,我是您未曾谋面的孙女。我很乖,继承了爸爸遗传自您的聪明与善良。我和爸爸都是好人,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希望您在世界的那一端,也是快乐的。我们想您!
  
   紧接着的第二个,是我的爷爷。比起奶奶,爷爷的印象清晰了很多。虽然他也是在我还小的时候过世的,但我们毕竟有过短暂的相处。好像是因为儿女多反倒缺了养老的人,爸爸去农村老家跟众多兄弟姐妹谈了一个晚上的结果,是把我的爷爷带回了我们在城里的家。后来妈妈说,那时候我还很小,对于已经为了照顾我而忙得不可开交的爸爸和妈妈来说,爷爷的到来,的确给他们增加了不小的负担。但是,爷爷毕竟是爸爸的爸爸,我们的家就是他的家。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是不清醒的爷爷。他出去会走丢,会找不到回家的路。还记得一天的凌晨三点多,爸爸发现爷爷不见了,就顶着星星出去找爷爷,找了好久好久才把爷爷找到带回了家。这似乎是我脑海里记得的唯一一件跟爷爷有关的事。不过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什么叫孝顺。爷爷,我应该是在您已经不太记得事的时候诞生的孙女。我很乖,从我的爸爸的身上学到了宝贵的孝顺。我和爸爸都是孝顺自己爸爸的好人,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希望您在世界的那一端,也是快乐的。我们想您!
  
   第三个,该说我的姥姥了。印象越来越深刻,对姥姥的记忆明显丰富了许多。姥姥是身体不好的姥姥,还不是很老就得了半身不遂。这个病,对病人自己和照顾病人的家人来说,都是不轻松的事。幸运的是,姥姥有好丈夫和好女儿,姥爷和妈妈,让姥姥即使行动不便,也度过了一个相对愉快的晚年。听妈妈说,姥姥年轻时是多才多艺的,画的一手好画,尤其喜欢画荷花。调皮的我,就曾经央求姥姥给我画她最拿手的荷花。姥姥画给我了,荷花果然栩栩如生。我小心地珍藏,放在了家里茶几的下面。可恨的是爸爸的几个公司同事,来家里串门也就罢了,还在屋子里抽烟,在屋子里抽烟也就罢了,居然随便拿起姥姥给我画的荷花就把烟灰弹在上面。可惜了姥姥给我画的荷花,被可恶的烟灰烧了一个大洞,不见了妩媚。事后,我哭着跟爸爸投诉他的几个同事,可惜小孩子的话,又有几个大人会理会呢!可怜了我的荷花,姥姥画给我的唯一一幅画,就那么灰飞烟灭了。时不时地,我还会回想,如果那幅荷花还在,被我裱起来挂在墙上,我就有了姥姥留下来给我的东西。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空落落的。姥姥虽然行动不便,却还是喜欢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记得一年盛夏,姥姥一定要帮妈妈拆一家人穿了一冬的棉衣。于是,那年暑假,我家的小小门洞里,就多了一老一小两个忙碌的身影。老的忙着干活,小的却忙着捣乱。那个时候,夏天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酷热难熬。凉风习习,穿过小小的门洞,吹在姥姥和我的身上,别提多舒服。学着姥姥的样子,我拿着一根锥子拆棉衣上缝得死死的线。一个不小心,线没拆断,锥子从线扣里滑了出来,直插向我的眼。我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姥姥却连魂都被我吓没了。真是万幸,眼皮被戳了一个小洞,却没伤到眼睛,连滴血都没流。我傻傻地当没事发生,姥姥却死也不再让我动锥子了。这样,我就只好在姥姥疼爱的目光下,顺理成章地只剩下玩耍的份了。好怀念那时无忧无虑的日子,好怀念落在我背后的姥姥疼爱的目光。姥姥还是个满肚子故事的姥姥。那时住在我家隔壁的,是个90多岁高龄的慕太奶(爸爸妈妈让我这么叫她)。许多年前,问她年龄就是90多。许多年后,再问起她还是90多。所以在我心里,她是个很老很老的老人家,叫她“太奶”,也再合适不过了。她和姥姥是有共同语言的人,每次她们两个凑在一起,我就美滋滋地贴在她们俩的身边听故事。现在想来,她们俩讲的故事应该算是宣扬封建迷信,因为她们俩说的都是有关什么鬼啊神的。不过小时候的我不懂什么叫迷信,只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比教科书里的有趣多了。可惜后来,姥姥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地脸上不复再有灿烂的笑容。喘息声越来越粗,慢慢地起身都要人家扶了。还记得在姥姥还勉强可以走的时候,姥爷每天扶着姥姥,围着家里院子里那口大水缸,走啊走,转啊转。一米直径的水缸,姥姥却要花上好久才转得完一圈。不过姥爷永远很有耐心地陪着姥姥,搀着姥姥的手始终没有松开过。从他们身上,小小的我懂得了什么叫恩爱,什么叫相濡以沫。姥姥临走时,妈妈带着我去了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姥姥,靠着呼吸机沉重地喘息,对死亡还没有概念的我,只是傻傻地在旁边看着。直到妈妈似乎和舅舅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们允许姥姥走了,允许她安详地走。后来他们告诉我,那样就代表姥姥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还是没有哭,那个年纪的我,还不懂得为生离死别难过。只是会有些不习惯,不习惯生活里再也听不到姥姥沉重的喘息声;只是有点后悔,后悔当初竟然没能抓回姥姥最喜欢的小猫。姥姥,我是没能照顾您的外孙女。我很乖,有听妈妈跟我讲她梦里的故事,有您的故事。我和妈妈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希望您在世界的那一端,也是快乐的。我们想您!
  
   接下来想到的,是我的姥爷。在这四位至关重要的老人家里,姥爷是陪我最久的,也是感情最深的。从姥姥还在世的时候开始,姥爷就轮流住在我家和舅舅家里。但我们大家都知道,姥爷最喜欢住的,还是我家,因为在我家,姥爷得到的是最贴心的照顾和最温暖的亲情。姥爷老了,耳朵不灵光,他又喜欢听收音机,每次都把声音开得大大的,弄得我们在客厅里看电视都听不清楚。但没有人怪他,我们都用心包容他,就像他曾用心包容我的妈妈和舅舅一样。姥爷老了,上完厕所不记得冲马桶,妈妈会跟在他后面为他冲;姥爷老了,晚上起床找不到灯也找不到门,一个人在漆黑的屋子里乱摸,妈妈听到了,会赶紧穿衣起床为他带去方向和光明。在我放暑假的日子里,当我坐在电脑前忙自己的事,姥爷会慢慢地走到我的房门前,客客气气地问我,可不可以带他去楼下散散步。哭笑不得的我,一面告诉姥爷不要对我这么客气,一面赶紧披上衣服扶他下楼。姥爷走得很慢,因为人老腿脚无力的缘故。我们就走两步歇一歇。休息的时候,我会给姥爷找一块阳光晒得到的干净地方,扶他坐下。有暖洋洋的阳光照着,姥爷会给我讲他年轻时打狼的故事、给地主干活的故事,还有我舅舅小时候姥爷如何督促他读书乃至后来舅舅终于成材的故事。其实,很多故事,姥爷已经不是第一次讲给我听,但我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每当看到姥爷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时脸上绽放的神采,我都仿佛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姥爷的青春正一点一点地回到他身上。姥爷是话不多的人,每年过年我们和舅舅两家凑在一起过年的时候,姥爷也只是安静地看着我们欢笑。可唯独有一年,是我舅舅家的小妹妹也考上了大学的那年除夕,姥爷竟破天荒地在吃年夜饭时举起酒杯要讲两句话,这可让我们大家伙儿受宠若惊。姥爷的话简短也并不富有文采,但听得出来他很高兴,也看得出来他很高兴。他为我们家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学生骄傲,为自己当年重视子女教育骄傲。到了今天,我仍清晰地记得,那天绽放在姥爷脸上的红光。能让一位老人家,因为你而高兴成那个样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我本以为这股喜气,会支撑姥爷快乐几年,可惜,那却是姥爷最后一次那么快乐了。后来,姥爷便越来越不认得人,终于在一次不小心摔断了骨头之后,姥爷也离不开床了。妈妈、舅舅和两个姨,轮流照顾卧病在床的姥爷,寸步不离。姥爷因为长期卧床,生了大片的褥疮,大家看了都忍不住流泪,后来舅舅不知道从哪里淘来了灵丹妙药,看着姥爷的皮肤一寸寸再长回来,大家虽然还是流泪却笑了。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折腾,姥爷也终于去了,用上了妈妈应他的要求早就为他准备好的寿衣。姥爷和姥姥葬在了一起,逢年过节,妈妈、舅舅和两个姨都会去他坟前拜祭。去年过年前夕,妈妈第一次带我去到姥姥和姥爷的坟前,我用自己的钱买了纸钱烧给姥姥和姥爷,心里默默地说:姥爷,我是您引以为傲的外孙女。我很乖,从没放弃上进的理想。我和妈妈都是积极进取的好人,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希望您在世界的那一端,也是快乐的。我们想您!
  
   最后一位念念不忘的老人,是我的姑奶。问了爸爸很多次我才记住,姑奶是跟我爷爷同一个爷爷的关系。由于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在农村,忙不过来的妈妈便把我交由姑奶照顾了三个月。姑奶有四个女儿,据说最小的女儿在我小时候喂我奶豆吃,却一不小心把我噎了个够呛,吓坏了姑奶,这个小插曲也成了我长大之后她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姑奶住得离我家很近,离我的中学更近。也因为如此,她天天吵着要我去她家吃午饭。小时候倔强的我,只一心想着跟同学一起玩,很少听她的话去看她,害得她每次看到我都骂我。可我从小就知道,她的骂,是她独特的表达爱的方式。所以每次她骂我,我只是傻笑,惹得她也只是小骂我几句,就笑着把我拉过去摸我的头了。姑奶做得一手好菜,她做的红烧肉是我的最爱。姑奶也知道我喜欢吃,我去的时候总是做给我吃。还记得自己曾经因为贪恋姑奶做的好吃的,一口气吃了七小碗大米粥,害得自己吃过了晚饭连站都站不起来,只好躺在炕上让姑奶一个劲儿地给我揉肚子。现在想来,真是幸福啊!可惜,我们家的老人似乎到了晚年身体都不好,一次跟子女生了气之后,姑奶竟然再也站不起来,连话都不会说了。可怜的姑奶,脸上再没了笑容。我上了大学,每年只能回家两次。可我不忘每次都去看看她,可每次看到的她都比上次又瘦了一圈。骨瘦如柴,两腮都塌陷了下去,看得人揪心,看得人陪着她一起落泪。她不会讲话了,所以每次从我们走进房门,她就用一双由于消瘦而尤显得大的眼睛盯着我们看,一眨不眨,似乎要把我们深深地刻进她的脑袋里,生怕遗忘。每次走进她的房门,她都会兴奋地比手划脚,我们要走了,她的眼泪就一串接一串,看得人心疼。每次一边陪她说话,我和爸爸会一边帮她按摩僵硬的手脚,虽然明知即使怎样按摩她也无法再次站起来了,我们还是努力着,似乎总是不忍将心里那丝微乎其微的希望完全抹杀。后来的一天,我还在西安的学校,妈妈打来电话,告诉我,我的姑奶也离开我们了。我大了,知道了死亡的意义,所以我哭了,因为我曾经一直想赶快大学毕业,之后努力赚钱,也许,我还可以帮助姑奶再次找回活下去的勇气。可惜,我还是晚了一步。事隔多年,我只能说:姑奶,我是你一直吵着要吃我喜糖的小佳音。我很乖,以前努力学习,现在努力工作。我一直鞭策自己做个好人,这样便可以问心无愧地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和爸爸妈妈希望您在世界的那一端,也是快乐的。我们想您!
  
   写完了。直到把我生命里重要的老人过了一遍,才意识到原来他们从来都不曾走远。我把他们珍藏在心里的一个角落,那里该是我心灵的养老院。在那里,他们永远快乐安详,永远长生不老。像我曾经在姥爷刚去世后写过的,逝者已矣,悼念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延续他们赐予我们的生命,认真地延续。做个好人,自立于天地之间,我相信是他们对我的共同愿望。对他们,我总有遗憾,由于年纪尚轻,由于力不从心。但现在我长大了,可以把对他们的遗憾转化成孝顺爸爸妈妈的动力,让这两个还不算老人的重要的人,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我的努力下,活得一天比一天快乐。这是我可以做到的,也是我愿意做到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奶,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在朝我点头吗?
  
   九九重阳,久久难忘。谨以此拙文追忆我的长辈们,愿他们可以获得永久的安详。我会带着他们的爱上路,并用这爱温暖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