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且听风吟版主:空灵飘逸    绿暗红嫣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醉玉如雪 收藏:0 回复:0 点击:4414 发表时间: 2010.07.17 13:24:06

成长在好时代


  
   一直想写有关感激或感恩的文字,对我生存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所给予我的些许,可是,标题想好了、文档建立了,文章的题图也制作完成了,文字却千呼万唤地始不出来。
   一切,都变得无比模糊,连影都抓握不着。
   怎么就被这样一篇命题作文给卡住了,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敲打出来的文章,却难上加难到即便休息在家也一改原先的爱时如命,一方面是宁愿没完没了地看网络电影也无心写出一字半行,另一方面是只要不写,做什么都可以,甚至,竟有那样一种感觉,文字离我越远,心境越能得到安宁,可时不时还要想起的心理重负又让我忘记不了也割舍不下地心不甘情也不愿地不想眼睁睁地与一篇已经有头有脸的文字擦肩而过,缘分,终归还要自设自找地自寻自觅,可即便我懂得又无奈意念上的想望终究代替不了文字,便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抱着心爱的狗狗走出家门,到处闲溜,不管不顾地徜徉花前月下,不紧不慢地彳亍街头巷尾,仿佛从不知文章为何物且来日方长地一任大好时光在我的悠闲自得中如顺水之流,白白逝走,尽管如此,可以替代文字的一切无聊之举,在我,却都可以先入为主地得到青睐,这才知道,写字为文实在不容易。
   站在路边,远远地看着大排档里人踪攒动的不停不息,无法想象又清楚明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秋凉叶落时,眼前的一切会怵然中断,也仿佛无知般地被木然给阻隔到不再拥有丝丝点点的意念纷呈。偶尔,也邀出家人投身其中,感觉和感知上却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这才了然《人生是什么》中的“无聊说”为什么要将人生给阐释成乏味的白开水。只是白开水虽然缺乏滋味又确实是世间决不能失缺的珍宝,不然,各色饮料和各种咖啡怎没让白开水夭折到失踪绝迹。
   近处,树影斜横中的参差不齐,只要留心便能发现别样景致,哪怕是一棵小草或一朵野花,甚或是一只爬虫,都能将我的注意力给赚走十之八九,这在从前完全是可望也不可及的奢侈,现时,却变得如此随意且多得。只是,回到家,依然不想写文章,毫不犹豫地将家中所有衣物翻倾到地板上,长长久久地坐守在衣服堆里,在几乎是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视生活的琐琐碎碎也不觉得是任何意义上的浪费。
   我不认识自己了,第一次因为一篇文章让我了然了自己的狼狈。
   难道是我错了?不该画地为牢地为自己设下这个不尴不尬的断章棋局,从立意到索图,从框架到内质,周遭那永不停歇的抱怨牢骚及飞涨的物价和人们对前途未来的心猿意马,种种的种种,或许,这时代果真没什么可圈可点的,诚如那句“谁活着都不容易”的流行语,我想起了网络里正在传着的怪异声,说有钱人也属于弱势群体。
   时代果真不同了,打麻将赢着钱还嫌闹心。
   或许,我也身在其中,这倒让我觉得如此因为一篇文而难为自己的原因所在了,毕竟,我也同众人一样地劳碌着、奔波着,为了活着,水深火热在无知无觉的困扰中,失去了问花看草的无忧和自得,也失掉了赏星望月的悠闲和自在。
   虽然眼下也有一种“无忧和悠闲”但那是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逃避或躲避,因了一篇文章的困扰,为着一种心态的滋生蔓延。
   如此这般的生活或许根本不用感激,可我还是放不下最初的固执,这才想起,不久前,在单位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无意间看到的那位朋友的如花笑容,开始,还以为是因为对方看到了谁,后来才弄明白是因为见到了我,时过境迁后的许久我还在想,生活中确实少见的那般笑容,虽然出现在炎热的夏季,却足以让我的生命随时都可以避开燥热与难耐,且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轻易释怀。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某些时候,就是靠着这一脸的笑容给无限铺展开来的,值得留恋也令人回味。当然,还有不经意间接到的朋友来电,虽只字不多,熟识的声音却足以将过去的所有历史,画卷般地一一再现并无穷无尽地展渗到年复一年的淡泊生活中,让我怀念的同时,也让我有生发出足够的勇气来超越一个又一个岁月堆积累进的艰难。
   成熟,总是带着说不清的隐忧和伤痛,和着岁月的匆匆无奈,给我聊以自慰的欢欣与喜悦,而我,也确实需要这些。虽然,有时也硬着头皮只视自己的坚强和果敢,并忽略不计地藐视那些与生俱来的脆弱,但更多时,我也会与众人一样地抱怨自己的生不逢时,怪怨周遭的势利小人,埋怨纷扰杂事不可避免,到得头来,我还是觉着自己很幸运。
   没有网络,我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知道的如此多,上至天空宇宙,下至地球的另一端。如果没有电脑,千字万言的表达,不仅要一字一句地抄写,更少不得一页一页的手工勾描,点灯熬油自不在话下,单是涂涂抹抹的辛劳,不仅望尘莫及更会让我望而生畏,是电脑成全并成就了属于我的那些容易敲打的字字句句,只是,这样的好,早在触手可及的便利中熟视无睹到让我麻木。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随处可见的症结,处在巨大的社会变迁洪流里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位置,却不得不身不由己地被时代无情地践踏、残忍地愚弄,甚至是绝情地抛弃,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又非常幸运地被医治、被拯救、被升华洗礼,靠着自身的顽强和坚持,靠着微不足道的自勉与自救,虽然女性的坚强不再是可望不可即,而看上去确实柔弱温和的女人,发起威来,也是骇人又吓人的一番鬼模样,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必然而仅仅属于偶然,当然,脆弱内敛的男人也再不是世间罕有,小鸟依人在某些时刻也会成为某些男人的特质及听之任之的乖顺,社会被史无前例地颠覆了,一切都从少小时就被灌输的所谓高尚和必须遵守的戒律教条给曲解成陌生的模样,甚至给瓦解到幽悄成尘,直视现实并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种能力,这,或许就叫挣扎。
   改革或叫变革,早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谁还有不随波逐流的力量和本领呢。如果不是因为房价的一涨再涨,我不可能买了一处又一处地贪心不足;如果不是因为计划生育的特有国策,我或许生了很多儿女,且早已头发花白脸色晦暗地整日忙碌于灯下灶旁及院里墙外,太多的如果,就是因为没有或是有,才造就了我今天的生活,上班不必过于担惊受怕到压力缠身,下班也不必过于关注一日三餐的是否及时,即便夜里醒来,月色星光的明朗也会一扫梦境的迷蒙混沌,生活,抑或是活着,总会成为一种只有过后回想起来才能体味得到的惬意与美好,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种种忧烦,但让我就此罢手于现实,又千千万万的舍不得,这应该就是我原本立意这篇文字的真正动机和动力吧,只是搜罗起相干的文字,又一番苦熬苦寻的不容易,好在,这样的生活,又绝对应该是好生活。
   只可惜,人们还是有着那么多的忧烦,不仅是别人也包括我自己。
  
   这样想着念着,便不由自主地跑到腾讯读书的小说散文,发了刚写不久的那篇《生命如此脆弱》,感觉上,在这样的时日必定要用这样的形式来配合我的某种心境以示我的思虑重重,或许,只有这样的日子才真正属于我。
   没过多久,版主“采颦”回贴道:第一次看这篇字时,心中汹涌,却找不到适当的话。于是,便静静走开。再次看,文中的言辞仍准确的击中内心某些脆弱的地方。有些地方痛,有些地方陷下去,有些地方思索着前行。只有亲临自己最爱的人站在生命边缘,深深领悟生命的人,才可以写出如此沉静有力的文字。”
   这评价,超越了我最初所有的表达。
   我心怀感激,要说的话有很多,却无从说起地情愿不言不语地看着显示屏上的图文不想回说一句。
   两小时后,“茶有虚无”又跟帖道:“智慧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才学,学问精深,妙笔升华;其次是注重操行修养,善辩正邪,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我以为你是两者皆占,因为,你的文章我看的也不少,妙笔已不在话下,今天读此文,感觉你是很善良的人。善良是人的根本,其他均属技末。”
   见此这般,我更不知用什么文字来表达了,我只好依照先前那种状态对着那些文字,默默地想着一路走来的些些许许,庆幸的同时,又在感知,如果不是这个迅捷的网络时代,千里遥遥的不相识,又怎能如此及时贴切地相互了然。
   还有什么不知足或不能满足的呢。
   没有!
   一切都那么尽善尽美到无法挑剔,虽猝不及防却比想象中的细致深入,这样想着、想着,熟悉又熟知的感觉渐渐复苏并得以还原,仿佛被命运引领,我终于打开了尘封多日的“新建”文档,并将这些文字给一一敲打成天马行空,虽然有些不着边际,好歹在停停歇歇中将心愿给逐一显露出来。
   这很重要,因为,我明确了我内心真实的东西,除了感激,还是感激,虽然忧郁的心态和寂寥的生活仍会一如从前那般地卷土重来,内心的不安却早已在平和的状态下,如准备偷袭或冲向战场似的做好了种种准备。
   该来的自然会来。
   躲又能躲到何时呢,倒不如纵观和风的轻吹、静看喜雨的酣畅,把春光秋红的隽雅和夏日冬雪的严冽肃然巧妙地嫁接到生活的每一羹和每一碟中,好在,身体好、心情就好。
  
   我总算完成了自己给自己添加的这个砝码,也总算完成了夙愿般地将一种难以分解的心情给留落于笔端。
   “不再讲,人须经过甚么会更加强壮,何妨任阴影压下来,心晴朗……”古巨基的歌声隐隐地从音箱中传来,是一种声音,更象是一种号角。
   时代,终会大浪淘沙地埋没那些或因为恐惧或因为胆怯或因为气馁而失去的力量和激情,但也绝不乏滚滚红尘暗涌中奔突而出的一匹匹烈马以及骑于马背上的将帅,而我们自己,或许就掩藏潜伏于某一不为人知的角落终日在养精蓄锐地等待出发,或,早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投身于其中了。
  
  

------------------------
以文字的形式活着

原创[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