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心中有恨怎么办?恨..............!!!
般若草回答:
若家里供有观音,就焚香磕头,向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发问,请她解除你心中的恨。如果没有,就每天晚上在房间里面对西方跪拜,心中想像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样子,磕头、发问求救。同时,戒食肉。坚持一个月,心中的恨就慢慢消失了。
最好还要戒大葱、小葱、大蒜、韭菜、洋葱这五辛。灵验不灵验,就看你信不信。效果快慢,就看你信的虔诚度深浅。关键是你相信观音菩萨吗?相信她能救你吗?
这是从宗教的角度,用宗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形而下道的方法之一。如果从形而上道心识上来讲,“恨”是因为一个人的慈悲心被“我”这个意识所淹没,而显现的一种极端的自私自利心,凡是如我意便好,不如我意便恨。这样不仅自己烦恼痛苦,而且与人不亲,造成人缘冷清的局面,从而更加孤独怨恨。试想,如果在这样境界中度过一生,岂不太可悲?
要消嗔恨心,必须修慈悲心。慈悲心乃父母般的爱心。慈为父爱,悲为母爱。真正纯朴的父母之爱无私无欲。所谓无私,是无丝毫“自我”的好恶。过去父母生七八个孩子,不论孩子聪明美丑、健康残缺、伶俐愚钝,都是宝贝,一样疼爱;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不生怨恨和嫌弃,皆悉心帮他改正,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而由衷地欣慰。我们把这种慈悲心扩展到社会人生的层面,就形成一种宽厚温和的为人处世态度,从而亲和众人,和谐万物。慈悲心本质上就是谦卑无我、尊重一切、关爱弱小、同情困苦、包容同异、宽恕罪过等这些天道良心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有先天所禀赋的劣根性和后天环境所养成的不良习气,修掉和修正它们,慈悲心就慢慢显现,随着自我完善功夫的日益加深,慈悲心量也自然而然不断扩充。
那么,怎么修慈悲心呢?修菩萨行。怎样修菩萨行呢?
菩萨的宗旨是“自度度人”。自度,是修正完善自我人格缺陷的功夫;度人,是自己功德圆满而感化别人的情操和济世救苦的能力和功德。所以,自度又叫因地菩萨行;度人,又叫果地菩萨行。这个因地果地,就是说:有自我完善的因,才能结出感化别人和救度别人的果。我们所有发心修菩萨行的人,都是从因地起步的。至于何时成菩萨,不必太关心,功到自然成。这也就是“菩萨无所求”的意思。
在实际修行过程中,如何把握菩萨行呢?从禅宗的角度,有达摩的菩萨入道二加行——理入和行入。“理入”既研读经文,领悟佛理。“行入”则是言行举止的修正。达摩的“行入”包含一个“四行观”:①报冤行、②随缘行、③称法行、⑷无所求行。
报冤行————今生为人,是来给前生的冤家债主还债的。
随缘行——做力所能及之事,尽人事,听天命。
无所求行——不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无为而行。
称法行——言行与佛法相称。
达摩这“四行观”,实际就是菩萨入红尘的人生观。有了这个人生观,我们就比较容易在红尘修菩萨行了。
菩萨行最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十善。五戒——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十善——身清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清净不妄语、不恶语、不绮语、不两舌;意清净不贪欲、嗔恨、痴迷(偏邪之行)
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龙王!比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的安住,一切草药卉木丛林亦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天神)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以上这些道理很好懂。我们的无奈是知道做不到。
我曾感叹:“天地之间有大道,凡人知道做不到。仙佛也是有情人,只是知道能做到。”如果我们把知道的都做到了,那就成佛了。有一侧短信,把我们的理智与欲望幽默了一把:“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然而信仰,可以让我们以无上崇敬的情怀,皈依在佛前,以无比谦卑的心,像孩子那样去遵守佛教的戒律。戒律可以慢慢地修正我们生生世世累积的人格缺陷,还原纯朴完美的心性,从而开启自己的智慧库,破除人生的各种烦恼,获得一个无忧愁烦恼的真正自由快乐的人生境界。那就是佛在涅槃经中说的真正涅槃境界。
朋友,开始修行吧! 南怀瑾大师说:“修行从忏悔起步,从持戒下手。”今晚就开始忏悔检点自己的毛病,明天就开始诵读五戒十善,以它来约束自己。你准备好了吗?当你的心修养得温和柔软,就宽容慈悲了。慈悲的心田不生怨恨的杂草,开满的清莲。
------------------------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清静为天下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