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吉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易平儿 收藏:0 回复:3 点击:4451 发表时间: 2010.11.15 18:53:08

我所熟悉的青藤书屋


   “青藤书屋”是绍兴人徐谓的故居,徐谓又名徐文长,他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在我年少时期,曾经是那样熟悉青藤书屋,因为它不仅仅是与我母亲家相邻一条马路,更是我小学五年级读书一年多的地方。
  那年我回老家,跟母亲说想去看看青藤书屋,母亲对我说:“现在青藤书屋要买门票了,是古迹展览了。”我听了尤为兴奋,去看看变样了没有。
  走进熟悉的古巷,往里走到一家黑色的台门,依然是青瓦青墙,一派幽静。门口写着“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青藤书屋”,买门票的阿姨听我解释,对我的想往和好奇尤为亲切:“你看看吧,蛮肃静的小院。”
  进了大门,一眼瞧见了院内的一小片竹林,只觉得竹林比我年少时见到的少多了,稀稀疏疏的,清凉的很。
  我静静地望着这片竹林,眼前呈现我年少时的情景,几个男生在课间休息时,乔装打扮,用白毛巾裹着头,神气活现地在一片竹林里演绎着《地道战》和《平原游击队》,他们天天演练心中迷恋的故事。看合适别致的园林,充分自由的场景,给了他们一番施展演技的梦。
  沿着一条鹅卵石铺就得小路,我在寻找一方小池,池在,好像经过修饰很整洁,池里养着几条小鱼,池上窗旁有一副对联“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其。”池边两株古树依然挺立,一株腊梅,还有一株青藤,相传徐文长爱青藤,所以叫“青藤书屋。”
  进了月亮圆洞门,往里一走,就是徐文长的书屋,也就是我们当年五年级的教室,我徘徊着寻找着我的位子,后边倒数第二排,现在是满屋书香,大幅的字画挂满了一屋;书屋的一侧即是小天井,那里种着古树,摆着花盆。
  我感慨万千地望着这小小的青藤书屋,只觉得是那样地静谧,素雅和清凉。全然没有我年少时所感觉得那样喧嚣、飞扬、多姿多彩,那年少时的一番热闹。
  我记得我们喜欢在小池边,石凳前读书游玩,在一方小天地里,享受那春的芳香,夏的清凉,秋的丰盈,冬的静谧。
  我尤喜欢那曲曲的小径,那一方小池和那一片茂密的竹林。她是那样妩媚幽雅:如阿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不忧也不惧,难掩本色清丽;她是玲珑的景致:那一方小院把优雅和精致写满。
  每每回望,无限依恋。
  夏日里乘凉,总听老人讲徐文长的故事,他好于作画对诗。曾有评价:“他是明朝最伟大的文学家。如果徐文长活在今天,那么他大概可以跟启功比书法,跟黄永玉比绘画,跟余光中比做诗,跟高行健比戏剧,跟余秋雨比散文……在王维和苏轼之后,这样的全能型选手实属不世之才。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诗曰:“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徐文长一生坎坷,非一般落魄文人可比,其才,亦非一般人所能评说。
  唯有这一间青藤书屋依然犹在:看小院里萧竹吐翠,石榴花吐艳,葡萄树绕藤,预示着主人不屈不饶的清高品格。
  青藤书屋,一座小巧精致幽雅的书屋,它既富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又具有文人园林般的特色建筑风采。
  青藤书屋——她是我儿时熟悉的地方,令人回味的地方。


原创[文.在路上]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梧澧 Re:我所熟悉的青藤书屋 回复时间: 2010.11.16 09:18

    羡慕青藤书屋的学子。

回    复    

回复人: 一切皆有规则 Re:我所熟悉的青藤书屋 回复时间: 2010.11.16 20:19

    明人徐渭,文中“谓”字显系笔误。
  
  文字算是清秀些,虽然质朴,但有胡杨林的味道。
  
  文中“因为它不仅仅是与我母亲家相邻一条马路”一句,有两处不明,一是“我母亲家”不知究竟,二是“相邻一条马路”不知如何邻法。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梧澧 Re:我所熟悉的青藤书屋 回复时间: 2010.11.17 17:38

    应改为“与我姥姥家相隔一条马路”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