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东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都市耕牧人 收藏:1 回复:1 点击:4811 发表时间: 2010.11.30 16:03:41

初中生三大文体文章阅读与写作系列讲座(之四)


  (四)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通俗地说,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
  
  1. 具体的论证方法(方法):
  
  (1) 例证法:列举典型事例做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只是列举出事例即可,而是先列举事例,然后针对事例紧扣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这才是完整的例证法。例如:我们在写《说时间》这篇议论文时,论点确定为“时间是宝贵的,我们想要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所成就就必须珍惜时间” ,在具体论证时就采用了“例证法”如下:
  
  三国时的董遇以采樵为业养家糊口,终日辛劳,不能说他有多么充裕的学习时间。但他善于利用所谓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勤学苦读,持之以恒,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学者。
  
  宋代欧阳修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终日政务系身。但他勤于抓紧“马上、枕上、厕上” 的“三上”零星时间考虑问题,构思文章,终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
  
  宋代的方仲永,“五岁,作诗立就” 可谓神童天才,可惜他父亲和他都不知惜时如金,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荒废了学业,最终“泯然众人矣” ,成为千古笑柄。
  
  董遇能成为名重一时的学者,欧阳修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固然与他们的勤奋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他们视时间如生命,惜时如金,争分夺秒,没有虚度光阴,才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恰恰相反,方仲永及其父由于沒能珍惜光阴,就受到了时间老人的惩罚,最终一事无成。
  
  以上四段文字中的一、二、三段是列举的典型事例,有代表性且知名度高,是众所周知的。第四段是针对第一、二、三段的事例紧扣论点的分析论证。这样,就叫完整的例证法,只罗列事例,沒有针对性紧扣论点的分析,那不叫例证法。千万注意这一点,至关重要!
  
  (2)正反对比法:一般先从正面入手阐述“如果这么做”,会出现什么样的好结果;然后从反面入手去阐述“如果不这么做” ,会出现什么恶果。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道理自然就讲清了。(拿到论据看,这就是道理,就是理论论据。)
  
  也可以先从正面列举事例并针对其分析,再从反面列举事例并针对分析,这样既是例证法,又是正反对比法。例上文“例证法”讲座列举的四段文字,也可看作是正反对比法。(拿到论据看,这就是亊实论据。)
  
  (先从反面论述、举例,再从正面论述、举例,也可以,同样是正反对比法!)
  
  我们还以《说时间》为例,来看正反对比法的运用: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从不给你的多,也不会给他的少。珍惜时间,做到争分夺秒,那么你在学业和事业上就会有所建树;反之,视时间如粪土,虚度光阴,那你在学业和事业上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此为理论论据,是讲道理。)
  
  (3) 引证法:引用伟人语录名言、名人名言、警句格言、成语俗语、诗句等做论据来论证论点,叫做引证法。(引用的內容可看着是理论论据)
  
  (4) 喻证法:就是用打比喻的方法来阐明论述论点的方法。例如:把学习要打好基础比喻成盖房子要打好地基。
  
  具体的论证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因果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分层论证法等等,因初中生要求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即可,所以不再一一介绍了。
  
  2. 整体的论证方式(过程)
  
  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方法,前边已介绍了例证法、正反对比法、引证法、喻证法等。过程,亦即方式,我们认为有三种:讲道理、摆事实、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
  
  (1)讲道理:这种论证方式,整个论证过程中都在讲道理,亦即“通过讲道理来论证论点”,运用的论据全是理论论据,使用的论证方法绝不是例证法。
  
  (2)摆亊实:这种论证方式,整个论证过程中都在摆事实,亦即“通过摆事实来论证论点”,运用的论据都是事实论据,使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例证法。
  
  (3)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即“通过既讲道理又摆事实来论证论点” ,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用,各种论证方式综合运用。
  
  用这些方法和方式将理论论据、事实论据组织起来来证明论点的正确,这就是论证的过程,也就是论证。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初中生三大文体文章阅读与写作系列讲座(之四) 回复时间: 2010.11.30 22:47

    问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