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东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都市耕牧人 收藏:2 回复:2 点击:4825 发表时间: 2011.01.21 11:13:32

朋友,支你几招练写作!


  朋友,支你几招练写作!
  朋友,你是中小学生中的一员吗?你对写作感到打怵吗?
  朋友,你是家长吗?你对你的孩子怵于写作感到束手无策吗?
  别怕,我给你支几招,练一练,很快就能入门的,慢慢地写作水平就会提高的。
  第一招:家庭纪事。你是家长,不要強迫孩子天天写日记,沒兴趣即使写也是磨洋工在点卯,你要郑重其事地开个家庭会,把记录家庭中、大事的任务当作家务分给孩子,你并且要加以指导:什么事记什么事不记,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当时的神态、心理、语言,当时的环境(场面、景物)如何等等,给予提示并要求详尽写出。你是学生,要自觉承担写家庭纪事的重任,这是一项家务劳动,既光荣又艰巨,按家长要求来写详细。这样,既记录了家庭中中、大事件,有案可查,更主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第二招:订几本杂志买几本书共读之。订杂志,如《读者》、《关注》、《散文》之类纯的无乱七八糟的,买书,如《全国短篇小说获奖作品选》之类精品,要中短篇的不要长篇的。家长可先读再推荐给孩子,孩子读完,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家长也可读完后,择某篇或某段中的若干词、句来做让孩子练习写一段或几段话的游戏,然后将孩子的习作与原文对照比较,肯定各自的优点,让其领会“千古文章无定法” 、“各具千秋领风骚” 的妙处。有美文,千万要求孩子背下来默写下来,积少成多,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诌来也会溜” 之道理,实际上还是个积累的问题。
  第三招:家庭游戏。双休日、节假日闲下来时,家庭成员轮流当先生命题:即选择一定数量的词,或十个或二十,写一段话或是一篇短文。每人都写,先生批阅讲评优缺点。让孩子多当几回先生。这是练习写作的有放方法之一,可惜现在初中早已不用了。
  第四招:扩写短文。这种练习最能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搞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需逻辑思维发达,而搞写作或文学创作需形象思维发达,而想象力是形象思维的核心,沒有想象力是永远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这个想象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来说就是虚构的问题了,文学是既高于现实生活,又反映现实生活的,故用想象用虚构都要不脱离现实,鼓励孩子进行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想象,从而提高其想象能力。
  例如:中国古代最短的小小说、世界上现代最短的小小说等,你可以让孩子把它扩写。扩写,即是在原文基础上通过合理合情的想象,加上一些情节、内容等,从而拉长了原文的篇幅,充实了原文的内容。这是练习写作的又一重要途经。
  你可扩写下列三段文字,以作练习,试试看能否引起你的兴趣!
  1. 先将杜牧的诗改为戏剧(系别人改的),然后你根据这短小的剧本提供的内容去进行扩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 儿新婚之夜按乡下老传统妈要去偷听新人的话儿,她蹑手蹑脚来到洞房窗下。“明儿把喜钱都交给妈!”儿媳说。“不”“为啥”“留着分开过”臭小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她暗骂道。“干啥”“俺走,你自个过,你不是好人”"骗你考你哩"洞房里飘出儿媳的嗔怪声。她抺抹泪暗骂道:臭小子活像那老东西鬼哩!
  3. 除夕,婆欲祭祖,翁曰:“人活着善待之,死后祭有何用?”俩人意见不合,遂争吵,继而一人持擀面杖一人持烧火棍相殴。东屋媳来劝:“爹,过年哪有打仗的?”翁将眼一翻道:“许世友过年还打万第的赵保元哩!”媳被噎得掩面而去。婆骂翁道:“真不是人玩意!”翁曰:“你是人玩意能跟我过?”
  (2.3两段文字系笔者的两个微小说。你可扩写一下就成了短篇小说了,写好后也可以发帖给笔者,咱们共同享受你扩写的乐趣和成果!)
  以上给你支的几招,在家练习写作之用,你千万别等着学校的老师来做这些工作,他们沒有“空闲” 来干这些“不正经的事” ,因为笔者太熟悉学校那些事儿了!
  2011.1.21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朋友,支你几招练写作! 回复时间: 2011.01.21 18:57

    很有受益。问好!

------------------------
人老了 什么也做不来了 只但愿还能够学习着写写文章 于是我就成了文学青年

回    复    

回复人: 绛珠仙草 Re:朋友,支你几招练写作! 回复时间: 2011.01.21 22:26

    一定认真学习!谢谢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