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记事 |
这次住院接触到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妇女,她得了心衰,肺心怔。我俩住在一个病房,她很建谈,愿意把心中的事一吐为快。她说;她自己单过,没有老拌,六年前死于脑血栓。但她有俩个儿子,俩儿媳,俩孙子,一个女儿。一女婿,一个外孙子。按理说她多么幸福啊!可是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整天为她后半生没人照顾发愁。我说;你大儿子这不照顾挺好的吗!可她说,大儿媳脾气不好,整天胡骂乱决,三七嘎瘩话不断,儿子不当家。因为他比媳妇小八岁,所以他怕她。到医院来照顾她,还给八十快钱工时费,医药费和来回路费还有吃喝费全是自己拿,以前攒下几个钱有这场病也所剩无几,二儿子,儿媳不管她,二儿子又去外地打工。因为她的4,7亩地,和房子是写了文书,通过亲属公证给大儿子了,大儿子吃红本,没工作,只分了2,7分地。她自己 遗属抚恤费每月80元,底保55元,自己平实不花攒着买个零药和生活必需品等。她为了老有所依。尽可能的讨好大儿子,可大儿媳胡搅蛮缠不讲理,打不起,骂不起,自己怕儿子受夹版气,只好忍气吞声,在说儿子就要外出打工,没人给她拎水,抱柴。柴垛在村外离家有一里地远。出了医院回到家,家里又冷又潮,又没柴烧,因今年雪大,下的又早,苞米杆都梧在地里,再说;也没多少,农民大多数都种花生,花生杆又都喂羊和牛了,家家缺柴烧。我听了后,真是悲从心升,气不打一处来。她太可怜了,69岁的老人,把儿女们抚养大了,自己却没人关心,体贴照顾,一切琐事都得自己打理安排。就这样的儿子媳妇有没有都无所为,我让她找女儿去,可她说;女儿,女婿走了13年一去无音讯,没地去找。我听了心中很震惊,是走失了,还是被人害了,还是跟本不想和他母亲联系,但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她教育子女有缺失,不然三个孩子怎会这样待她?
她说;她丈夫是教师,他活着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他每月开资把钱交给她,她当家,管理家中的一切事情,她省吃俭用,攒下钱,给两个儿子买了房,取了媳妇,没欠外债,这在农村以实属不易了。自老拌走了,我怎么就挺不起腰了,说话也不仗义了呢!俩儿子,大儿子行,儿媳不行,二儿脾气不好,二儿媳行,这要换一下多好。大儿媳长的漂亮,又比儿小八岁,仗着这点优势,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整天东游西逛,不知心疼丈夫。丈夫在村里打工挣钱,她要过来就买零嘴吃,儿子敢怒不敢言,怕媳妇和她离婚。在也说不上媳妇了。她每天和我叨咕家里的事情。我同情可怜她,却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想做他儿子的工作,就有一搭无一搭的找话和他唠磕说;当妈的可真不容易呀!把你们抚养大就是为了老了有个依靠。妈就一个呀!要尽可能做到儿子的本份,尽孝,尽忠,你是你媳妇和你妈的沟通纽代,好好的说服她,宽容理解老人的唠叨。谁都有老的一天,要给孩子们树力榜样才对呀!可是这个孩子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就是什么话也不说,把我们一个病房的几个老太太气的背后都说不理他,什么王八犊子孩子,没见过这么不懂人语的人。这下我们可真但心这位大姐的后半生可怎么过了,大家七嘴八舌的给出主意,有的说;上托老院,可每月600元的费用谁出啊!有的说;在走一步找老拌,这么大岁数,老病秧子,谁敢要呢!还有人说;榆树县五龙县有一吃斋念佛的地方,每月135元钱,可以去,按她的收入够了,但有一条件,等老了有病得接回去,没人侍奉。议论到这,大家傻了眼,怎么办?
|
|
|
|
回复 |
|
|
|
|